在边际推进中构建智慧课堂

2016-06-12 17:20王安琴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

摘 要:课堂是由一系列教学环节组建而成的教学链,环与环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怎样的教学投入才能获取最大的教学产出,一直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经济管理学中的“边际效应”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把握课堂的观察点和契入口。笔者尝试运用边际教学的理论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策略新探,在边际推进中构建智慧课堂。

关键词:美术教学 边际推进 智慧构建

美术是走在“图像时代”前沿的一门时尚学科,然某些展示课中频频使出各种新招、怪招来实践新理念和新教学的同时也夹带着一些“负效应”:如在事先进行知识渗透的“虚假风”,为增强课堂效果不断催促学生作业提速的“急躁风”,为凸显课的深度而安排过多的形式和内容的“奢华风”等等。

其实一节课很短暂,浅近而微小的教学目标,才是每堂课的真实面貌,学生的成长是由无数次微小的教学成果积累的。《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怎样的教学投入才能获取最大的教学产出,一直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经济管理学中的“边际效应”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把握课堂的观察点和契入口。

一、边际教学的概念界定

边际效应(Marginal Utility)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这里举一个“吃苹果”的例子:乐乐到外婆家做客,外婆给乐乐削苹果吃。吃第一个苹果时,带给乐乐的“使用价值”最大,当他吃完第二个时,他已基本吃饱,边际效益达到临界点。如果这时外婆再递给他第三个苹果,他是很难下咽了,这时苹果的边际效益越过了临界点,成为累赘。(《一本书看懂经济学》庆裕)

边际教学:其实在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同样存在“边际效应”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量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吸取会慢慢转化为饱和,教学效益的产出是低开高走又逐渐降低的。我们暂且将这种运用边际效应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边际教学”。

二、边际教学的认知探索

(一)美术课堂理念的边际性视角认知

教学中的边际主要包含教“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只有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产生更快更好地融合,才能推升教学的有效峰值。美国经济学家柯克兰德在《宏观经济学》一书中举了个教学的例子。他认为如果以讲授经济学为例,所谓“边际成本”,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付出的成本,例如学习时间、学习精力等等。而所谓“边际效益”是指教学之后自己的收获,如果课堂知识是自己以前学过的,那么边际效益就是零。这给了笔者以启发,教学的意义并不是让学生用超负荷的精力去获取无效益的“知识”,不是让孩子反复“炒知识冷饭”而没有取得丝毫进步,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所得而无“课堂外”收获,而是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这个提高不包括以往的经验、知识和能力——这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边际指的是,课堂投入变化引起的教学效益的变化。这个效益必须表现为增量才是有效的。

(二)儿童美术学习的边际性现象探析

如果说经济行为中有“蚀本”的风险,那么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教坏”的可能,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边际教学涉及儿童智慧的边际发展,是一种培养儿童智慧的教学方式。儿童智慧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智慧。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孩子才能自由地表达,幸福地展示,尽情地交流。如何培养儿童的智慧?了解儿童,遵循教育的规律是培养儿童智慧的主要方法。如图所示:儿童智慧的培养,必须以儿童的原有智慧为核心。途径必须包含方法,方法必须包含策略,它们互为一体,但是范围不同。由此可见,儿童智慧特征决定了儿童学习的“边际”特征,儿童智慧的自我觉醒是儿童学习的“边际”路径。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边际性预设实践

1.教学目标的边际呈现——多维交集

教学是一个意识流动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将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目标、教师教学目标三者交集起来。教学目标是由边际“逼”出来的。教学目标往往是一个个分目标构成的链条,相邻的分目标之间形成了边际关系,它们共同推动着阶段性目标的完整构建。因此每一个分目标所占据的内容、结构、评价等要素,会形成一个合理配置,有节奏地推动着教学过程。如图中的所学知识边际的线条,它的“斜率”不同,最后完成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人教版《节节虫》一课中,以学习层次、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层次递进为坐标,并以一系列生活化、自主化的情境作为整合目标的线索。这样的教学目标呈现能够达成预期教学效益。

教学目标还会受到课程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等因素制约,因此教学目标不是一个绝缘体,而是由环境推动教师,推动学生,推动学习,一个个边际多维交集相互推动的过程。

2.教学内容的边际设计——连通区域

教学内容的边际设置应该是一个开放连通区域。开放是指教师将教材结构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认知方式。连通是指学生在教学内容的连接中,前一个环节对后一个环节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它表现为,能够对区域中的内容、结构、标准、动作进行掌握,是对每个教学环节结构的完全的围绕。(以新浙美版第五册《中国彩陶》一课为例):

有效课堂结构的边际效应预设

当然,不同教学设计形成的连通方式是不同的。有层层递进的,有曲径通幽的,有重在复习巩固的,有意在突破创新的等等。纵使连通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对于边际的把握是其重要标准。

三、边际教学的模式构建

(一)边际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课堂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建而成的教学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影响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达成效果。如果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些许发展,那么这节课是无效的,只是浪费时间而已。由此,边际教学直指学生发展的问题。教学要塑造有为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地向终点行为靠近,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可见,边际教学是一种直指教学实践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惊奇之心,催发孩子的智慧种子。教师智慧的教学方法就是用最轻松的方式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师的教、学生的付出和所得之间保持适度的教学张力,是边际教学需要最基本的常态特征。

综上所述,教师在践行课堂边际教学时应谨记要合理确立学生发展区域,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行为,并适度保持教学动力特征,如下图:

(二)边际教学的实施要求

边际设计从人文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教学思想,它兼顾学生、文本和教学等诸多要素,不仅仅局限于细枝末节,同时它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率,科学地把脉教学环节的最合理设置,实现教学利润的最大产出。如下表:

边际教学把课堂的观察聚焦于每一个相邻教学环节,这种把握与切入能够从微观的教学单位中发现教学的规律和效率。如果说教学理论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和跨越度,那么教学实践必须是全程式渐变型的,师生要从一个个局部、一次次经历中寻找教学的意义。

结语

“边际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本文中,笔者尝试运用边际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美术教学的“潘多拉魔盒”进行开启,在边际推进中构建智慧课堂。让我们用一颗守候的心去关注,用一种充满希望的眼神去凝视,用一种培植的满足去眺望,那么,当有一天看到鲜花绽放的时候,就是儿童的智慧在阳光下灿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骆建钧 《美术教学36策》[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2

[3]崔允漷 《有效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薛志英 《35岁以前要活学活用的62个经济学通识》[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5]于家太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10)

[6]张 维 《边际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18)

[7]常立美 《让边际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8(18)

[8]李重芬 《“斯金纳箱”的边际教学效率分析》[J] 时代经贸 2010(20)

(奉化市锦溪小学 浙江宁波)

邱积钏点评:

在大数据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永远都有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王安琴老师从经济管理学中的“边际效应”入手,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益进行策略新探,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首先这是跨界的研究,跨界是一个时髦话题,也是一个创新话题,很多金点子都是在跨界研究中产生。王老师从经济学领域跨界到艺术教育领域,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都在文中闪现。

其次这是接地气的研究,王老师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积累丰富的第一手素材,通过理论指引提升为课题和论文,从而避免了无病呻吟和空对空的文字堆砌。一篇论文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思想,一种教学思想可以看出教师的学科定位和专业价值,王老师始终专注于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策略,是我市中青年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能手。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议新课标下美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体验时间沉淀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