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6-06-13 01:50陈彬涌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垫江4083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陈彬涌(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通心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陈彬涌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摘 要]目的:观察通心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活血汤治疗,7天为一疗程。结book=455,ebook=64果: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7.56%、95.12%,对照组80.56%、71.1%,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10.92±1.98),对照组(16.03±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活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心活血汤;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1]。笔者采用通心活血汤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7例,均为2008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制定,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55~75岁,平均63. 3岁;病程5~15年,平均7.9年;每年无定期的较严重发作(需急诊或静脉用药)5次以上12例,3~4次11例,1~2次18例。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57~70岁,平均67. 5岁;病程3~18年,平均7. 7年;每年反复发作5次以上14例,3~4次9例,1~2次13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每日10~20mg,分2次口服。

治疗组加用通心活血汤(自拟)治疗。黄芪30g,人参30g,薤白10g,丹参20g,檀香15g,砂仁10g,紫石英25g,三棱10g,莪术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的变化,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反应。

4 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好转: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休息时心电图或运动试验ST段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1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指南》[1]。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T波基本恢复正常,运动实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无好转。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根据证候积分变化判断。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证候积分无减少。

5 治疗结果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1  21.59±2.12  10.92±1.98△对照组 36  22.11±2.61  16.03±1.73

6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由此可知,本病病情危重,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阳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浊瘀血多见,治宜理气豁痰﹑活血化瘀﹑通阳安神。通心活血汤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薤白滑利通阳﹑行气止痛,丹参﹑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通络,檀香调理气机,砂仁温胃畅中,紫石英镇静安神﹑引药入心。

药理研究显示,黄芪[2]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黄芪对缺糖缺氧条件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所致的乳酸脱氢酶及细病变有保护作用。在加有黄芪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糖原颗粒丰富,而糖原颗粒是细胞的能量来源。因此,黄芪可因加强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而加强其功能。黄芪多糖可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响。人参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其制剂可有效地对抗窦性心率失常。人参皂苷可加快脂质代谢,并具有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活血药丹参﹑三棱﹑莪术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尚能抑制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系统功能,并通过降血脂和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即通过正性肌力的作用来增加心肌排血量并改善心功能。因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4一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21.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54-02

[收稿日期]2015-12-14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HbA1c与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