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香椿生长特性及栽培分区研究

2016-06-13 08:28王延茹侯广维彭培好杨世之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长特性

王延茹,侯广维,彭培好**,林 林,杨世之,周 琼

(1.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四川成都 610081)



四川香椿生长特性及栽培分区研究

王延茹1,侯广维2*,彭培好1**,林 林2,杨世之2,周 琼2

(1.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四川成都 610081)

摘 要:通过树干解析及样地实测资料拟合四川香椿生长模型,对四川省香椿的生长特性及栽培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椿树高具有明显前期速生特点,5 a~12 a树高生长迅速,香椿树高生长速度盆周山地最快,川西南山地次之,盆中丘陵最慢。5 a~20 a,胸径生长速度较快,21 a~30 a胸径生长速度减缓,胸径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盆周山地次之,盆中丘陵最慢。香椿材积在10 a~30 a生长迅速,四川香椿的材积生长潜力大,材积成熟年龄在20 a之后,材积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盆周山地次之,盆中丘陵最慢。川西南山地较其它区域香椿生长状况最好,该地的宜林荒山发展香椿人工林前景广阔。本文重新划分了四川省香椿地理栽培区,目的是为定向培育四川香椿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四川香椿;生长特性;栽培分区

香椿(Toona sinensis)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快、材质优、适应性强、用途广和效益好等优良特性。香椿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海拔可达1 800 m。目前,我国对香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寒试验[1]、立地条件[2]、光合生理机制[3~4]、栽培管理技术[5]、生物生态学特性[6~7]、化学成分[8]、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材性对比[9]、经济效益[10]、生长规律[11]和生长特性[12]等方面,但关于香椿生长特性及栽培分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四川香椿生长特性及栽培分区进行研究,旨在为扩大四川省香椿的人工造林面积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97°21′E~108°12′E,26°03′N~34°19′N)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西部为高原,海拔多在3 000 m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 m ~2 000 m之间。东部属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东部年平均气温14℃~19℃,西部年平均气温谷地为15℃~20℃,山地为5℃~15℃,年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 h~1 600 h,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 000 h~2 500 h[13]。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本文所用样本分别采自盆周山地的广元市元坝区大朝乡、盆中丘陵的遂宁市大英县通仙乡和川西南山地的西昌地区自然生长的香椿树,其生长环境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香椿生长环境状况

2.2 方法

对样木I和Ⅱ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对样木Ⅲ则根据实测的年龄、树高和胸径构建树木生长模型。以2 a树龄为1个龄阶对3个地区香椿的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表2),并根据3个地区香椿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绘制其生长过程曲线。

表2 四川香椿树干生长过程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椿树高生长过程

对香椿的树高生长过程进行分析(表2与图1)。结果表明:香椿树高具有明显前期速生特点,5 a~12 a树高生长迅速,香椿树高生长速度盆周山地最快,川西南山地次之,盆中丘陵最慢。盆周山地30 a生香椿树高可达22.15 m,树高平均生长速度为0.74 m·a-1,树高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24 m~3.7 m,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73 m~3.70 m,树高连年生长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年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生长期间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之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两者相交之前平均生长量连的值大于年生长量的值,相交之后则相反,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26 a左右相交,表明树高生长的数量成熟龄约在26 a,在此时对林分进行适当的间伐疏伐等经营手段能够维持林木的继续快速生长。

盆中丘陵30 a香椿树高可达17.50 m,树高平均生长速度为0.58 m·a-1,树高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20 m~1.70 m,树高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58 m~1.70 m,第24年时树高总生长量最大达19.03 m;川西南山地30 a生香椿树高可达18.44 m,树高平均生长速度为0.61 m·a-1,树高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61 m~2.83 m,树高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17 m~2.83 m,两地区树高的连年生长量表和年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生长期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两者一直未相交之前,且平均生长量的值大于连年生长量的值。

图1 四川香椿树高生长曲线

3.2 香椿胸径生长过程

对香椿的胸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表2与图2),结果表明:5 a~20 a,胸径生长速度较快,21 a~30 a胸径生长速度减缓,胸径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其次是盆周山地,盆中丘陵最慢。盆周山地30年生香椿胸径可达34.66 cm,胸径平均生长速度为1.16 cm·a-1,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1.05 cm~1.50 cm,胸径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1.16 cm~1.50 cm;盆中丘陵30 a生香椿胸径可达29.50 cm,胸径平均生长速度为0.98 cm ·a-1,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71 cm~2.13 cm,胸径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98 cm ~2.13 cm;川西南山地30 a生香椿胸径可达60.41 cm,胸径平均生长速度为2.01 cm·a-1,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1.95 cm~2.21 cm,胸径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2.01 cm~2.21 cm。在2 a~10 a,香椿胸径生长速度快,11 a~20 a,胸径生长速度较快,21 a~30 a胸径生长速度减缓,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平均生长量一直高于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下降趋势比较平稳,这与香椿生长的环境变化有一定关系,且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一直未相交。

3.3 香椿材积生长过程

对香椿的材积生长过程进行分析(表2与图3),结果表明:香椿材积在10 a~30 a生长快速,材积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其次是盆周山地,盆中丘陵最慢。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一直高于平均生长量,且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变化特点,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尚未相交,表明四川香椿的材积生长潜力大,材积成熟年龄在20 a之后,材积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盆周山地30 a生香椿单株材积可达0.64072 m3,材积平均生长速度为0.02135 m3·a-1,材积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56 m3·a-1~0.04063 m3·a-1,材积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56 m3·a-1~0.02136 m3·a-1;盆中丘陵30 a生香椿单株材积可达0.63551 m3,材积平均生长速度为0.02118 m3·a-1,材积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56 m3·a-1~0.04025 m3·a-1,材积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56 m3·a-1~0.02118 m3·a-1;川西南山地30 a生香椿材积达2.38237 m3,材积平均生长速度为0.07941 m3·a-1,材积的连年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79 m3·a-1~0.18175 m3·a-1,材积的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00156 m3·a-1~0.07941 m3·a-1。

图2 四川香椿胸径生长曲线

图3 四川香椿材积生长曲线

3.4 四川香椿适生条件分析

香椿适合生长在年均气温13℃~20℃、年均降水800 mm~1 600 mm、海拔300 m~1 800 m、坡度<30°的山体中下部及平坝区,且阳坡较阴坡好。香椿适合生长在pH值5.5~8.0、土层厚且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立地条件下。川西南山地香椿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盆周山地和盆中丘陵,在各生境条件中,气候条件对香椿树木生长的影响很明显,川西南山地气候条件最好。气温高的地区,生长速度相应快,气温低的地区,生长速度相应慢。随着气温的变化,南部较中部的生长量高,中部又较北部的生长量高。川西南山地20 a生香椿单株材积平均超过0.90 m3,而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20 a生香椿单株材积仅为0.28 m3,因此川西南山地的宜林荒山较其它区域更具有发展香椿人工林前景。

3.5 四川省香椿地理栽培区的划分

根据以上分析及有关学者的研究[14],笔者对川北、川西盆周山地和西南山地香椿分布及生长状况调查,结合在四川各地栽培的自然地理要素、生态条件、分布情况和生长情况等差异,重新划分出香椿3个一级栽培区和4个亚区(表3)。

表3 四川省香椿栽培区划分

4 结论与讨论

香椿树高具有明显前期速生特点,5 a~12 a树高生长迅速,香椿树高生长速度盆周山地最快,川西南山地次之,盆中丘陵最慢。5 a~20 a,胸径生长速度较快,21 a~30 a胸径生长速度减缓,胸径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其次是盆周山地,盆中丘陵最慢。香椿材积在10 a~30 a生长快速,四川香椿的材积生长潜力大,材积成熟年龄在20 a之后。材积平均生长速度川西南山地最快,其次是盆周山地,盆中丘陵最慢。盆周山地、盆中丘陵和川西南山地是发展香椿人工林的适宜区域。川西南山地香椿生长条件最好,该地中部的安宁河谷及海拔1 800 m以下的周边地区具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且水热状况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香椿芽蔬菜和香椿用材林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玉珍,彭方仁.不同种源香椿抗寒性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42~45.

[2] 赵鹏志,蒲静.遂宁地区香椿人工林数量化立地指数的编制及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4,35(6):69~72.

[3] 杨玉珍,张云霞,彭方仁.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1):44~48.

[4] 张军,李贤伟,范川,等.林窗面积对香椿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4,34(3):355~361.

[5] 陈立祯,张光明,王翠花.冬暖大棚香椿芽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新技术[J].北方园艺,2002,(5):20~21.

[6] 彭方仁,梁有旺.香椿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3~6.

[7] 杨玉珍,彭方仁,岑显超,等.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的生理生化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24~28.

[8] 陈玉丽,阮志鹏,林丽珊,等.香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315~317.

[9] 骆嘉言,林金国,李大岔,等.香椿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材性的比较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77~79.

[10] 陈铃光.不同立地条件营造香椿用材林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5,07:11~13.

[11] 管磊,周桂香,朱琴,等.四川盆地香椿生长规律初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2):100~103.

[12] 贾晨,侯盛昌,辜云杰,等.蓬溪县乔木型香椿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108~112.

[13] 郭琳萍.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的建立[D].西南师范大学,2002.

[14] 周桂香,朱琴,陈厚仁,等.四川盆地香椿生长过程及速生丰产林栽培区的划分[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48~52.

Research on the Growth Characters of Toon sinensis in Sichuan and the Division of Cultivation Areas

WANG Yan-ru1HOU Guang-wei2*PENG Pei-hao1**LIN Lin2YANG Shi-zhi2ZHOU Qiong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00,China;2.Sichuan forestry cadre schoo,Chengdu 61008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em analysis and measured sample data were used to fit the Toona sinensis growth model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studies were made of Toona sinensi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zones in Sichu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nese toona tree had obvious early fast-growing characteristics,from 5 years old to 12 years old its tree height growth was rapid.Chinese toons tree height growth rate was the fastest in mountain regions around the Sichuan Basin,the next in Southwest Sichuan mountain and the slowest in the hilly areas.In 5 years~20 years its DBH growth was more rapid,in 21 years~30 years its DBH growth slowed down.The average DBH growth rate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 Sichuan was the fastest,followed by mountainons areas around the Sichuan Basin,and was the slowest in the hilly areas.The toon a tree volume in 10 years~30 years showed a rapid growth.its volume mature age happened after 20 years.Its volume average growth speed in southwest mountainous regions of Sichuan was the fastest,followed by the basin mountain,and was the slowest in the hilly areas.In Southwest Sichuan mountain areas,the growth of Toona sinensis was the best.Toona sinensis plantation in the

barren hills had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this paper,the cultivation areas of Toona sinensis in Sichuan were redivided,aim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oriented cultivation of plantations.

Key words:Sichuan Toona sinensis,Growth 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area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16)02-0066-06

doi:10.16779/ j.cnki.1003-5508.2016.02.013

收稿日期:2016-03-18

基金项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2015年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延茹(1991-),女,在读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通讯彭培好(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方面研究,E-mail:peihaop@163.com。

猜你喜欢
生长特性
梨的生长特性及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黔西北优质蜜环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魔芋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土壤盐碱性对3个树莓品种生长特征的影响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探索分析
提升柠檬品质的措施
堆肥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五强溪太湖新银鱼春群和秋群生长特性比较
勃利县菊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