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林业产业转型探讨

2016-06-13 08:28健,银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林业产业转型问题

何 健,银 丽

(马边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马边 614600)



马边林业产业转型探讨

何 健,银 丽

(马边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马边 614600)

摘 要:本文针对马边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学管理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发展不足、林业三产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体系不全等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和明确绿色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加大要素投入、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与三产融合、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等八项措施,促进马边林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林业产业;转型;问题;对策

马边县是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高山河谷相间,海拔差距大,最高海拔4 042 m与最低海拔448m高的差为3 594 m。由于海拔和地形的特点,马边县立体气候明显,地形面貌多样,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很多珍稀动植物。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 560 km2,其中有林地总面积1 235 km2,活立木总蓄积1 462.8万m3,其中用材林蓄积47.7万m3,境内林木有40科109种,优势树有冷杉、香樟、丝栗、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马边槭等,森林覆盖率达53.6%。2014年林业总产值12 012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2%,远远低于农牧占比,林业产业规模小,同时林业产业发展成本高,产业发展质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支撑弱,林业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1 马边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以林业特色基地为依托的林业规模化种植成效明显,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44.67 km2,建成绿色有机茶叶原料基地100 km2以上,投产茶园118.67 km2,全县鲜叶总产量4.1万t,同时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马边马儿山林业开发公司建成0.33 km2珍稀树种造林示范基地,马边马儿山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高质量建成林下竹示范基地0.13 km2,高标准林下种植重楼药材示范基地0.02 km2。截止到2015年,马边县建立465.3 km2商品林、260 km2用材林和72.7 km2有机竹笋林特色基地(表1)。

表1 截止到2015年马边县建立的各类基地面积

1.2 林产品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马边县成功引进嘉美木业、华兴贸易等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马边嘉美木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柳杉出口墙板、指接板和细木工板,现有木材初加工生产线4条、精加工生产线两条,年生产能力为30 000 m3,年产值现达到2 000万元,生产的主要产品——墙板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和成都、重庆、上海等地,年创汇额达50万美元,是马边县首家出口创汇企业。华兴贸易有限公司是马边林业产业竹笋加工的龙头企业,2014年公司的“玉米香味”大风顶牌清水笋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公司采取“工厂+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建成了年加工竹笋1 000t的生产线,公司自主研发的“笋衣脱衣机”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倍,“竹笋清洗机”可节约劳动力50人,极大提高竹笋生产加工效率。马边金凉山公司是一家集经济林种植、畜禽生态养殖、农林畜产品保鲜储存、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农业公司,公司栽植柳杉、桤木面积超过13.33km2,核桃面积超过13.33 km2。目前建有良种核桃苗圃3个,总面积超过0.67 km2,年可生产核桃良种壮苗100万株,公司拥有四川唯一通过国家良木木品种审定的核桃品种——“川早1号”的生产权和经营权,培育川早系列苗木30万株,2013年公司营业总额超过5 000万元。目前全县有机竹笋、竹木加工产品等品牌产品已初具规模。

表2 马边龙头企业情况

1.3 生态旅游初步发展

马边县林业旅游景点包括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莲山万亩人工林、规模珙桐林、特色彝家新寨等。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在10%以上。

2 马边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学管理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成本高

全县林业产业基地规模大,但生产管理落后。村民缺乏科学经营管理意识,苗木种下之后疏于管理,出现种植后核桃苗未挂果、挂果率低等现象。林地管理仍然依旧靠人工巡视,人工成本高,林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全县各乡镇设立林地管理信息员1名,聘任兼职林地管理信息员达20人。森林防火工作也是主要依靠人工,火灾高发季节采用24 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配有专职巡查人员进行拉网式巡查防范。

2.2 精深加工发展不足,产业发展质量低

全县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不足,仅一家木竹材加工企业符合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其他现有的林业龙头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规模化生产程度低,缺乏产品精深加工,竞争力不强,对县域内其他企业带动作用弱。以马边嘉美木业有限公司为例,始建于2006年8月,是四川嘉美投资集团在马边县的重大投资项目,然而在138名固定员工和临时工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9人,缺乏高层次人才,企业竞争力不强。同时,全县林产品加工体系尚未完善,仍存生产工艺不高、规模小的企业,点式加工多,链式加工少。林产品加工业产业链不完整,生产、包装、销售的一体化系统远未成熟,产业链短。

2.3 林业三产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县林业主要是以木材卖方的原始经营方式为主,林业产业结构中原料提供仍占较大比例,林业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旅游刚刚起步,主要景区接待旅游人数及收入在乐山旅游收入中没有明显贡献,尚未形成林业会展、林业物流这种现代产业业态。2.4 现代服务体系不全,产业发展支撑弱

全县未形成长效的林业服务体系。科技服务虽然有开展请专家现场讲解的活动,但缺乏长效培训机制,林业可持续发展得不到智力保障。缺乏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信息化管理落后,病虫害信息、林业气象等林业公益性服务信息发布不普及,林农的管理水平低。同时,全县林业属于传统生产方式、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抗风险能力弱,社会投资林业的力量不够,林业发展缺乏现代金融支持体系保障;林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不足,全县仅引进裕达物流这样一个规模物流仓储项目,林产品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3 马边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对策

3.1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描绘发展蓝图

一是完善前期研究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全县林业产业建设,对现有林业资源状况、特色林产品种类、林产品加工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的摸底,深入研究国内外林业产业的新技术、新方向,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以核桃为主导产业的绿色经济,推广良种核桃栽植,规范核桃栽培管理技术,以金凉山公司核桃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辐射全县10余乡镇和农民,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前,拟投入资金1.76亿元建成核桃产业基地100 km2。项目建设投产后,解决劳务用工222.9万个,核桃干果年产量达2万t,年产值达4亿元,果农户均年增收1.1万元,人均年增收2 350元。

三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围绕“打造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县和林业产业强县”目标,以“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集中成片、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力争到2020年,建成核桃基地100 km2,建成生态林基地670 km2,商品林基地530 km2,人工笋用林基地30 km2,林下经济(种植养殖)发展基地20 km2。

表3 到2020年马边县力争建立的各类基地面积

3.2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林业产业投入,宣传示范点效益,鼓励林农加大投入,积极向上争取林业产业建设项目尤其是核桃产业项目,争取国家、省、市林业部门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尤其加大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加快林地流转,引导民间资金投入。

二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整合各部门、乡镇涉林资金,统筹资金重点投放项目和地区,避免资金分散投放导致的效率低下。建立长效投入保障体制机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3.3 大力发展互联网+林业,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

一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逐步稳妥推进智慧林业建设。马边林业生产方式粗放,林业培育的人工成本高,应抓住“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机遇,积极引进林业龙头企业与电信、移动等技术公司合作实施“智慧林业”,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对林业基本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大数据分析打造林业信息资源数字化、林业系统管控智能化,适当补贴企业购买智能化设备投入,争取建成智慧林业。

二是大力发展林产品交易电子商务。提升马边林业市场价值。利用互联网搭建林产品销售平台,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包括“基地+专合社+农户+电商+物流”“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平台”等模式,采取实体店销售与互联网销售相结合,通过网络营销等方式加大对“马边绿1号”“马边春茶”等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拓宽销售网络,扩大销售范围,提高电子商务年成交额占比,加大林产品品牌打造力度。

3.4 着力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整合现有林产品加工企业,逐步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污染大的加工工厂和作坊,引进大型精深加工企业,把分散加工整合为集中加工,将产品粗加工转型为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优势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竹笋加工龙头企业马边华兴贸易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继“笋衣脱衣机”成功研发后着力解决竹笋清洗技术问题,鼓励研发机械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技术创新,示范带动乡镇竹笋加工厂的发展,形成以华兴贸易公司为核心、镇乡竹笋加工厂为补充的竹笋加工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增加木材精加工生产线,实现嘉美木业等龙头企业的生产线智能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支持马边嘉美兴隆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基地和产业效益。争取引进竹产品、木材深加工大型企业2-3家,开发竹地板、竹纤维、生物质燃料、竹炭、竹沥汁、竹编工艺、高端旋切单板、胶合板、木地板、木地板基板、刨花板、家具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

3.5 引导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林业会展业。鼓励优势企业、龙头企业携带特色林产品积极参加林业会展,争取达成订单,实现不同企业之间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林业会展打造马边林业品牌,争取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继而争取承办林业会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开发利用林业景观优势,结合基地建设,发掘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做好珍稀树种造林示范基地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结合,提升生态旅游品质。未来力争将该基地打造成高质量、高规格的人工桢楠种植示范基地;抓好林区道路建设,力争2016年5月建成通车,并在基地内规划建设好漫行步道,并行当间种部分彩叶树种,提升生态旅游品质和形象。结合特色的彝家新寨与马边良好的生态本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注重打造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以“烟峰旅游文化节”活动为载体,加大宣传,积极培育开拓客源市场,实现特色生态休闲旅游规模化、产业化,未来,马边将规划0.712 km2新寨,总投资2.6亿元,打造锅庄广场、文化长廊、民俗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配套建设,提高马边旅游目的地旅客集散功能,加强景区间的联系,打造完整的旅游线路,继续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小镇以及新农村综合体,加快发展“新寨+旅游”模式,推动新寨旅游提档升级。

3.6 加大招商引资,完善林业产业生态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招商。围绕智慧林业、林产品精深加工等林业产业,结合马边实际和发展需求,以引进大型龙头企业为重点,集中力量招大引强、沿链引进,生态引进,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林业项目,力争通过“以商招商”,将林业产品(森林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引进来,要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林产业。

二是突出重点项目招商。马边共包装推出20个招商项目(含13个PPP项目),涉及旅游、城市建设、水利等领域,其中旅游项目包括了总投入3亿元的生态乡村游项目和总投入20亿元的大风顶旅游开发项目。加强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动向的研究,建立目标企业信息库,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发展软环境,为目标投资企业定做招商方案,协助企业做好项目选址、促进落地等相关事宜,并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确保项目快引进、快落地、快建设。

3.7 构建服务体系,强化产业技术支撑

一是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县林业局技术指导,在重点乡镇成立林业科技服务中心,构建林业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科技服务新体系。选育林木良种,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良种引进,加强“校地企”三方合作,聘请农、林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提供智力支持,聘请专家教授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林业主体进行技术培训,形成长效培训机制,培养乡土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以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病虫害信息、林业气象为重点的林业公益性服务,探索发展现代金融支持体系,发展政策性林业保险,鼓励民间资本、集体入股形式增加林业资金供给,形成集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林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扶持林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培育林产品流通中介机构,加强林产品商贸物流体系建设。

3.8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供给侧改革

一是深化林权改革。继续全面深化马边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以农户为中心,稳妥推进全县的勘界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大宗林地勘界45宗林地,面积13.089km2。林权的确权登记需按照《森林法》《四川省集体和个人林权登记发证实施办法》进行,加大对重复林块的审核,做到依法保障真实林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培育壮大以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林场等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企业与专合社的合作,重点发挥专业合作社在产业组织化的作用,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效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

4 结语

本文针对马边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学管

理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发展不足、林业三产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体系不全等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明确绿色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加大要素投入、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与三产融合、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等八项措施,促进马边林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伏文强.苍溪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4):105~107.

[2] 张旭.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76.

[3] 陈品.跳出林业看林业[J].中国林业产业,2015(7):30~33.

[4] 孙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J].林业经济,2008(1):44~49.

[5] 郭子武等.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竹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竹子研究汇刊,2007,21(5):46~49.

[6] 自贡市林业局.四川沿滩区多举措并举助推林业产业发展.中国林业网,2015-11-24.

[7] 夏爱萍.生态旅游正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川林业网,2014-12-03.

[8] 杨金海.大力发展楠竹产业力推林业升级转型.湖南新闻网,2013-08-06.

[9] 王海鹰.攀西地区米易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4,06:120~122+90.

Discuss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bian Forestry Industry

HE Jian YIN Li

(Forestry Bureau of Mabian Yi Autonomous County,Mabian 6146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regarding 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Mabian County such as low scientific management,insufficient intensive processing,lagg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plete service systems,scientific plann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In detail,8 measures are adopted,including large investment,boosting forestr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cultivating and introducing leading enterprises,advocating the merg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fore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building modern service system and intensifying supply refor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est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in Mabian County.

Key words:Forestry,Transformation,Problem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16)02-0119-04

doi:10.16779/ j.cnki.1003-5508.2016.02.027

收稿日期:2016-01-14

作者简介:何健(1971-),男,汉族,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退耕还林、林业产业、林业枝术管理等工作,E-mail:1815539678@qq.com。

猜你喜欢
林业产业转型问题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沣芝转型记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