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与回归: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审视与优化路径

2016-06-13 05:23胡蓉易晓冬覃兵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偏离审视技能竞赛

胡蓉 易晓冬 覃兵

摘 要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长期以来只是作为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的附庸存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概念进行梳理,明确其应有之义,分析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存在的偏离现象,包括竞赛目的功利化、育人功能缺失、校园资源重叠浪费。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优化路径在于使其真正回归校园,即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应做到全员参与,奠定育人价值的立足点、以赛促教,构建“教证赛”一体化的竞赛内容、课内课外结合,实现竞赛平台多元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偏离;回归;审视;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6-0049-04

目前,谈到技能竞赛,很多高职教育从业人员都会想到全国技能大赛,省级技能竞赛活动,研究人员也对此类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却探讨较少,忽视了其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价值与地位。

一、概念梳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应有之义

技能竞赛由于分类标准的差异,可以分成不同类型,如国际性质、全国性、地方性的技能竞赛,预选性质和非预选性质的技能竞赛,等等,每一种竞赛都有自己的目标、形式、内容和评判方式。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技能竞赛的一种类型,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学生实际情况而开展的常规性、全员化竞赛活动。通俗地说,就是高职院校所举办的,纳入高职院校日常工作范围的,学生全员参与的竞赛活动,是一种普适性、全员式的校内竞赛,是具有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竞赛。

这种竞赛不同于省级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种选拔比武式,倾向于评比的竞赛,有着为省级或者国家级技能竞赛预选的作用,但其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此。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高职学校内促进全体学生成才的平台,目的是提高高职全体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其参赛对象是高职院校全体学生,竞赛的基本要求是切实联系学生实际水平,以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挥评价检测高职院校内全体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激励学生走向成功的作用。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主要是以学校独立举办为主,也可以由学校之间联合举办以及校企合作举办。

二、现实偏离: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问题审视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作为学校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不仅是检测高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更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一种手段。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本体功能被忽视了,往往被作为国家竞赛的附属活动,“为赛而赛”,背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一)竞赛目的功利化:“为赛而赛”窄化竞赛价值

当前,高职院校对于技能竞赛的关注重点大多放在省级和国家级的技能竞赛上,高职院校参加省级或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一个隐性指标,很多学校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组织选手和确定指导教师、赛前动员到赛后表彰,等等。参加省级或全国技能竞赛,不仅是学校当下显现的政绩,也是学校荣誉与招生的筹码。

长期以来,学校举办技能竞赛目的被定位于主要为省级或国家级技能竞赛选拔优秀苗子而服务,导致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只注重技能竞赛的选拔性而忽视竞赛的普及性,校内技能竞赛偏向预选类型,组织形式单一。学校将大多数教育资源投入在少数几个参赛选手上,而其他普通学生的技能教学却被忽视。作为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活动之一,技能竞赛与技能比武的价值被极大窄化了。

(二)育人功能缺失:参与力度弱成为少数人的“游戏”

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短,底蕴积累还有所欠缺,社会评价还不够高,加上“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导致其生源质量有所欠缺,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成就感比较低,学习动机比较弱,其他非智力因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作为教育的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高职教育不能回避的目的,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最终就是要把前来求学的适龄青年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发展,掌握技术技能,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的应用型人才。这既是挑战,也是使命。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实现高职教育使命的方法之一,是高职学生锻炼和应用技术技能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由于学校层面对此不够重视,定位错误,探索与运用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育人价值并没有真正得以发挥。由于参赛门槛过高,评价标准趋向国家大赛标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少数精英的“游戏”。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技能竞赛。即使是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也将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归结于可以为就业增加筹码,参加技能竞赛可以被优待等,在参赛认识与动机上走入了利己性误区。这种认识偏差既源自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热衷学校举办的活动,也与当前高职院校对于校内技能竞赛的错误导向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可以说,目前高职院校还并未搭建出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人人参与、人人成功的竞赛平台。

(三)校园资源重叠浪费:竞赛与教学的二元分离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作为校园内的一种活动,既是一种评价和检验工具,又是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技能竞赛,可以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诊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可以判断高职学生是否达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利用技能竞赛,可以使高职院校教学形式多样化,改变过去教师讲授过多,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状态,从而使技能竞赛成为教学的延伸,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教学是脱离的,是一种服务于省级或者国家级技能比武需要的活动。这种二元分离从竞赛内容上来说,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所教/所学的联系不紧密,高于高职院校日常教学难度,是精英之间的竞赛。从组织形式与管理来说,很多高职院校针对省级或国家级的职业技能竞赛颁布了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并由相应部门负责,然而,对于学校校园内技能竞赛,缺乏相应引导与建设,既无明确的管理部门主导技能竞赛,也缺乏常规化的制度建设,更缺乏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竞赛方法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训体系,导致教学是教学,竞赛是竞赛,二元化现象明显。有些教师只看到技能竞赛是为预选服务,认为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忽略了技能竞赛的教学价值。从评价体系来看,作为基层选拔性活动存在的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其评判标准大多来源于省级或国家级技能竞赛,未能结合所有学生现有水平来制定高职院校内的竞赛评价标准,难以发挥竞赛评价对教学的重要反馈作用。导致高职院校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难以培养高职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偏离审视技能竞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