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与透明质酸用于隆鼻的Meta分析

2016-06-15 17:13李俊岑陈显钰程华龙陈山伟王仕文康春雨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5期
关键词:隆鼻透明质硅胶

朱 玲,李俊岑,陈显钰,程华龙,陈山伟,王仕文,康春雨,高 亮

硅胶与透明质酸用于隆鼻的Meta分析

朱 玲,李俊岑,陈显钰,程华龙,陈山伟,王仕文,康春雨,高 亮

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美容整形外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对固体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用于隆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收集固体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的临床报告,进行Meta分析。结果 隆鼻术后1年内使用固体硅胶与透明质酸的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硅胶的感染率、移位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透明质酸(P<0.05)。结论 透明质酸与硅胶假体各有优点和缺点,应根据不同患者需求,作出合适的选择。

硅胶;透明质酸;隆鼻术;Meta分析

鼻子不仅是重要的呼吸通道,而且还是构成面部美学的重要结构。因此,人们对鼻子美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单纯的隆鼻手术就是鼻部整形中较常见的一种方式。隆鼻术有多种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的治疗效果也不同[1]。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固体硅胶和透明质酸隆鼻。这两种材料在隆鼻术后的临床效果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因每篇报道的样本量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数据统计,难以解释其临床结论。因此,本文采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收集固体硅胶与透明质酸用于隆鼻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为其临床结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观察指标

本次纳入的研究为随机对照实验,实验对象的性别、年龄不限。试验组为硅胶假体隆鼻,对照组为透明质酸注射隆鼻。两组间隆鼻术后1年的鼻部满意度和并发症的例数及百分比为评价指标。

1.2 排除标准

患者为隆鼻术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代用品或自体组织移植材料。

1.3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词为“augmentation rhinoplasty”,“ silicone implant”,“restylane”,“hyaluronic Acid”,检索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词为:“隆鼻术”,“硅胶假体”,“透明质酸”。1.4 文献资料提取

评价者初步独立阅读文献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如有意见不一致,则由第三位评价者介入或相互讨论解决。

1.5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 Handbook5.0推荐使用的评价标准(见表2),对每一项研究结果,作出“是”,“否”和“不清楚”的判断。纳入试验的质量通过两位评价者交叉核对,若有意见分歧,则由第三位评价者协助解决。

1.6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Revman5.2进行Meta分析,对术后满意度和并发症进行分析,计算95%可信区间。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检验:若P<0.05或I2>30%,说明纳入文献之间同质性差,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反之说明文献同质性好,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对合并效应量检验:若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本次文献检索(截止到2016年3月21日)共检索相关文献229篇,经筛选后,最终纳入4篇,共481例患者。

2.2 纳入文献的数据列表。

表1 . 纳入文献的数据列表

表2 .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总结

2.3 处理结果

(1)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术后1年满意度的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3项研究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P>0.0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硅胶组与透明质酸组无统计学差异(Z=0.71,P>0.05,图1),尚不能认为硅胶与透明质酸在隆鼻术后的满意度有差异。

(2)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术后1年感染率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4项研究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P>0.0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硅胶组与透明质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Z=2.82,P<0.05,图2),可认为隆鼻术后硅胶与透明质酸的感染率有差异,硅胶的感染率高于透明质酸。

(3)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术后1年移位率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4项研究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P>0.05, 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硅胶组与透明质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Z=2.81,P<0.05,图3),可认为硅胶与透明质酸在隆鼻术后的移位率有差异,硅胶的移位率高于透明质酸。

(4)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术后1年总并发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4项研究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异质性(P>0.0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硅胶组与透明质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Z=6.63,P<0.05,图4),可认为硅胶与透明质酸在隆鼻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硅胶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透明质酸。

图 1 隆鼻术后1年的满意度分析

图 2 隆鼻术后1年的感染率分析

图 3 隆鼻术后1年的移位率分析

图 4 隆鼻术后1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3 讨 论

3.1 研究质量

本研究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4篇,全为随机对照试验,临床报告共481例患者。因临床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基础疾病,隆鼻术中采用的切口入路不同,以及植入的硅胶假体外形、厚度及位置的不同,注射用透明质酸的颗粒直径不一致等,使其存在系统误差。此外,因所用的数据库有限,可能出现文献检索不全,产生选择性偏倚。

3.2 患者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隆鼻术后1年的患者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这与部分学者的报道结果相一致。纳入本次的文献显示:应用该两种隆鼻治疗法,患者均可达到较高的满意度,术后鼻外形美观满意度和鼻尖俏挺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且在术后1年的效果维持率未见差异[3-4]。这可能是因为短期内降解剩下的透明质酸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子以维持总体积不变,在一定的降解期内可达到有效的术后效果维持[7-8]。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透明质酸将会被逐渐降解,隆鼻术后的效果将会改变,由于本次纳入的文献回访时间较短,因此,两组间术后长期满意度还有待调查研究。

3.3 术后感染率

术后感染是隆鼻术后并发症之一。本次统计结果显示:硅胶假体与透明质酸隆鼻术后感染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硅胶的感染率高于透明质酸。可能是由于固体硅胶隆鼻需要切开皮肤黏膜,鼻腔又属于污染通道,手术切口有被污染的可能,可增加感染的风险。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术后只留下细微的注射针孔痕迹,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除此之外,透明质酸分布于人体各部位,皮肤含量多,拥有良好的相容性,使其与皮肤组织能更好的融合,降低了术后排异、炎症、感染的风险[9]。当然,透明质酸隆鼻术后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肿胀、疼痛、过敏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使用时应密切观察[10]。

3.4 术后移位率

本次纳入文献显示: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存在假体移位现象。其可能原因如下:(1)假体植入后没有进行固定或位于骨膜浅层。(2)硅胶为无活性的惰性材料,与骨界面的结合不紧密。(3)术中剥离腔隙过大,假体与鼻部骨面贴合不良且软组织不能长入硅胶假体,假体容易移动、外露。本次统计结果显示:硅胶假体隆鼻术后的假体位置偏移率明显高于透明质酸(P<0.01)。这可能由于透明质酸注射隆鼻采用多层次,交叉注射方式,使其与鼻部组织融合良好,减少了填充物的移位率。

3.5 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

隆鼻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感染、过敏、移位、异物增生等等。本次统计结果显示:硅胶假体隆鼻术后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透明质酸(P<0.01)。这并能说明透明质酸作为隆鼻材料比硅胶假体更优。因为透明质酸可被组织吸收,很难保持术后的长期效果,并且注射后患者也可出现肿胀、疼痛、水肿等不适。因此,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条件综合考虑。本次纳入的文献报道:感染、移位是硅胶假体隆鼻的主要并发症,且明显高于透明质酸组[3-6],这可能是硅胶隆鼻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透明质酸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因硅胶假体取出时方便,易于补救,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易取出、易改型是硅胶假体的优势。

单纯隆鼻术操作依赖医师的审美和经验。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不错的选择[11]。但因其能被自身降解,效果维持上逊于硅胶假体。故透明质酸与硅胶假体各有优点和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应当根据患者不同需求而作出适合选择。

[1]熊宜文. 隆鼻材料的优缺点及生物学性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15):1121-1123.

[2]李静,李幼平.不断完善与发展的cochrane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9):742-743.

[3]欧阳黎平,王铭,李亚飞,等.透明质酸注射隆鼻与硅胶假体隆鼻的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2):2188-2190.

[4]李弋.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26):120-121.

[5]Liang C,Sbi-Rong L,Pan,Y,et al.Comparison of Artecoll,Rstylane and silicone for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 in 378 Chinese patients[J].Clin Invest Med,2014,4(37):203-210.

[6]董彭涛.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5, 14 (36):3059-3060

[7]Rhoda SN,Paul HB.Injectable skin fillers[J].Clin Plast Surg,2005,32(2):151-162.

[8]刘英,毕金刚,吴昊,等.疗程法注射透明质酸隆鼻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3,12(22):2269-2270.

[9]刘淑梅.浅谈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填充鼻尖降低隆鼻术并发症的有效性[J].中国医疗美容,2014,4(6):12-14.

[10]Friedman PM,Mafong EA,Kauvar AN.et al.Safety data of injectable nonan imal 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 gel for sott tissue augmentation[J].Derm atol Surg,2002,28(6):491-494.

[11] RaoJ,Chi GC,Goldman MP.Clin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wo hualuronic acid-derived fillers in the treatm ent of nasolabial folds:hylaformversus restylane [J].Dermatol surg.2005,31(11):1587-1590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SOLID SILICONE PROSTHESIS AND RESTYLANEON FOR AUGMENTATION RHIOPLASTY

ZHU Ling,LI Juncen,CHEN Xianyu,CHENG Hualong,CHEN Shanwei WANG Shiwen,KANG Chunyu,GAO Lia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Aesthetic Surgery,Milanbavii Medical Aesthetic Hospital,Chengdu 610000,China

ObjectiveTo the systematic evaluate of solid silicone prosthesis and restylaneon for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Methods Used computer to search PubMed literature database , China hownet database in Chinese and wanfang database,to collect all the relevant clinical reports of u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on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then using the Meta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system.Results (1)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ilicone group and restylaneon group(P>0.05).(2) the occurrence rate of silicone group is higher than restylaneon group in removal, infection and complication. ( P<0.01).Conclusion As each restylaneon and silicone prosthesis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so different situa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patient needs for adaptive selection.

猜你喜欢
隆鼻透明质硅胶
线雕隆鼻:一场关于美丽的赌局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透明质酸的应用进展
无线光电鼠标
隆鼻术失败原因分析与再手术时机选择
线雕技术,你了解吗?
硅胶刀具清洁器
功能隐形眼镜盒
透明质酸酶在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