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的结果分析

2016-06-15 14:54崔雪平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步法组织化学原发性

崔雪平

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的结果分析

崔雪平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的结果。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组织的患者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28例癌旁组织、10例肝硬化肝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的GP73蛋白的表达。结果 GP73蛋白表达主要位于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肝组织的细胞中,其细胞质会出现黄色、棕黄色、黄褐色的着色颗粒。在肝癌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93.5%(29/31);在癌旁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92.9%(26/28);在肝硬化肝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40.0%(4/10);在正常肝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27.2%(3/11)。在G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方面,肝硬化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相比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肝硬化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G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蛋白是肝癌组织病理标志物,可以作为肝癌诊断的标记蛋白。

原发性肝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GP73蛋白;表达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很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在我国,原发性肝癌的致死率一度超过45%[1],且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高,欠发达地区发病率低,男性患病率高,女性患病率低的特点。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并未确定,但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献报道,在发生病变的肝细胞中,GP73表达会明显升高[2],相对于AFP,GP73诊断肝癌更加灵敏和准确。本研究以3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28例癌旁组织、10例肝硬化肝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为例进行论述,分析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尉氏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组织的患者35例,其中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5例,该组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证实,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诊断标准[3],31原发性肝癌组织,并于肝癌组织2cm以内取癌旁组织,癌旁组织镜下未见癌细胞,共28例。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例肝硬化患者,取肝硬化肝组织,共10例;选择

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取正常肝组织,共11例。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利用10%甲醛溶液、石蜡,经过一列的处理,把新鲜组织制成4μm厚连续切片。具体步骤如下:(1)用二甲苯和梯度乙醇对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并进行自来水清洗,PBS清洗3次;(2)利用微波炉和

EDTApH=9.0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处理,然后在常温环境下冷却0.5h,最后PBS清洗3次;(3)去离子水孵育在3%H2O2中进行,10min后用PBS清洗3次;(4)37℃烤箱孵育;(5)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放入烤箱,调至37℃进行孵育,2/3h后取出并用PBS清洗3次;(6)使用DAB显色液进行显色处理;(7)使用自来水洗涤干净后,然后进行复染、脱水、胶封;(8)利用PBS进行阴性对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是阳性细胞百分数和细胞质染色。细胞质染色:黄色得1分,棕褐色得3分,无色不得分,棕黄色得2分。阳性细胞百分数:≤10%不得分,11%~50%得1分,51%~75%得2分,≥76%得3分。两项得分相加:4~6分为强阳性,2~3分为阳性,0~1分为阴性。

2 结果

2.1 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 GP73蛋白表达主要位于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肝组织的细胞中,其细胞质会出现黄色、棕黄色、黄褐色的着色颗粒。

2.2 不同组织中的GP73阳性率比较 在肝癌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93.5%(29/31);在癌旁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92.9%(26/28);在肝硬化肝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40.0%(4/10);在正常肝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27.2%(3/11)。见表1。在G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方面,肝硬化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相比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肝硬化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G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阳性例数阳性率(%)肝癌组织312993.5癌旁组织282692.9肝硬化肝组织10440.0正常肝组织11327.2

3 讨论

转移早、手术后复发率高、进展快、生存期短、预后差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我国是肝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肝癌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已经给我国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原发性肝癌可历时20~50年,由慢性肝炎慢慢发展成肝硬化并最终恶化成肝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早诊断、早发现非常重要,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在之前,甲胎蛋白(AFP)是肝细胞肝癌的主要血清标志物,但是其敏感性并不是非常理想,在报道中由39%~65%,平均水平大约在50%[4],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医疗中,部分早期肝癌患者仍然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有研究发现人巨细胞性肝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编码基因全长达3042bP的跨膜糖蛋白[5]。该蛋白本身位于高尔基体顺面膜囊上,在细胞质中呈点状分布,其编码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是7.3×104,所以该跨膜糖蛋白被命名为GP73。最初的研究指出,GP73很少在正常的肝细胞中表达,多见于人类正常组织的上皮细胞。后来有学者指出,病变或癌变组织的GP7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将可能成为更好的诊断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6],因此而成为GP73开始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肝硬化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GP7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2%、40.0%、92.9%、93.5%,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正常肝组织、肝硬化肝组织处于一个轻微表达的阶段,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处于一种高度表达的阶段,也可能是因为原发性肝癌与GP73之间有一个相互促进机制。

相关研究表明,GP73的表达多发生于正常组织的上皮细胞中,而在正常肝脏组织中,除了汇管区周围的胆管上皮细胞,肝脏组织的其它细胞是不会表达GP73的[7]。而表达GP73的胆管上皮细胞也是非常少的,呈点状分布于细胞质中。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发病的或者癌变的组织细胞中,GP73的表达率是非常高的。在McMahon的研究中[8],相对于肝硬化及健康两个对照组,实验组PHC患者血清GP73水平明显升高,说明GP73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在国外,由于受到苛刻的道德伦理限制,国外很少使用人体肝癌组织进行GP73蛋白表达的研究,对肝癌组织和肝硬化肝组织中GP73蛋白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即使是有所研究,也大多都局限于免疫组织化学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肝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还有正常的肝组织中GP73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面的报道,也没有相关研究报道GP7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还有预后等方面之间联系的研究,除此之外,也没有相关研究来阐明GP73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肝癌的因果关系等方面。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的细胞中GP73的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并在癌细胞质中能发现黄色、黄褐色的染色颗粒,占总数的93.5%(29/31);在26例癌旁组织的细胞中GP73的表达呈阳性,并在癌细胞质中能发现以黄褐色为主的染色颗粒,占总数的92.9%(26/28);肝硬化肝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染色阳性更弱。也就是说,相对于肝硬化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GP73表达阳性率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GP73蛋白表达,GP73蛋白对肝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能有效地标记原发性肝癌组织细胞。

[1] 高万军,祁楠.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2):60-61.

[2] 邓菲丹,郑定容.GP73、AFP-L3在原发性肝癌腹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72-137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0):929-946.

[4] 叶佩灵,何欣欣,吴晓蔓,等.原发性肝癌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J].广东医学,2014,35(2):234-236.

[5] 胡劲松.血清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实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 高万军,祁楠.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2):60-61.

[7] 赛文莉,陈雯,姚登福,等.联合检测Ang-2和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的临床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5):4032-4040.

[8] McMahon B,Block J,Block T,et al.HePatitis-Associated Liver Cancer:GaPs and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Care[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6,108(4):104-1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19

河南 475500 尉氏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崔雪平)

猜你喜欢
步法组织化学原发性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
品味“翻译六步法”
中外女子网球运动员相持阶段的步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