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T、MPV和PDW水平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6-06-15 14:54弋莉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白血病受试者血小板

弋莉

PLT、MPV和PDW水平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弋莉

目的 探讨PLT、MPV和PDW水平在急性白血病(AL)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3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白血病组(A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8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B组)。比对2组受试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评估差异,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评估A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不同疗效患者血小板参数差异。结果 初诊时,2组受试者在PDW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受试者PLT及MPV等血小板参数均显著低于B组受试者(P<0.05);在为期12个月的随访中,A组患者完全缓解22例(26.5%),部分缓解36例(43.4%),未缓解25例(30.1%);完全缓解组患者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患者(P<0.05),除MPV指标同B组受试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LT及PDW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受试者(P<0.05)。结论 临床可将PLT、MPV和PDW等血小板参数作为诊断及评估AL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血小板参数;急性白血病;诊断;预后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普遍存在贫血、出血、感染及浸润等临床征象[1],其发病同电离辐射、化学接触、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2],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是促进病情转归、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发现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诊断及评估AL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用于临床中[3],对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本次研究以此为方向,分别选取83例AL患者及83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受试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3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白血病组(A组);此组患者均通过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19~68岁,平均(39.5±4.4)岁;疾病分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将同期入院体检的8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B组),B组受试者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0.3±4.8)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1)符合AL相关诊断标准者(A组);(2)体检指标正常者(B组);(3)临床资料完整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预计存活期超过12个月者。

1.1.2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血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2)中途转院、死亡或随访期失联者;(3)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或听力障碍者;(4)未成年或年龄超过70岁者;(5)检查或治疗依从性不足者。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此次入组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小板参数检测:(1)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肘前静脉血3mL,EDTAK2200g/L抗凝,4℃下及时送检;(2)使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记录PLT、MPV和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1.2.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初诊后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具体内容参考《血液病诊疗规范》[5]中相关要求实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2组受试者初诊时PLT、MPV和PDW等血小板参数评估差异,行为期12个月随访,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4]中相关疗效评估标准将接受治疗的A组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未缓解组3组,记录不同疗效患者各血小板参数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诊时各血小板参数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初诊时,2组受试者在PDW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受试者PLT及MPV等血小板参数均显著低于B组受试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初诊时各血小板参数评估结果对比情况(±s)

表1 初诊时各血小板参数评估结果对比情况(±s)

组别例数PLT(×109)MPV(fL)PDW(%)A组8344.1±16.26.3±1.116.6±1.5 B组83215.6±35.98.8±1.316.5±1.5 t值39.67013.3750.429 P值0.0000.0000.668

2.2 预后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在为期12个月的随访中,A组患者完全缓解22例(26.5%),部分缓解36例(43.4%),未缓解25例(30.1%);完全缓解组患者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患者(P<0.05),除MPV指标同B组受试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LT及PDW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受试者(P<0.05)。见表2。

表2 预后评估结果对比情况(s)

表2 预后评估结果对比情况(s)

注:与B组对比,aP<0.05;与完全缓解组对比,bP<0.05;与部分缓解组对比,cP<0.05;与未缓解组对比,dP<0.05

组别例数PLT(×109)MPV(fL)PDW(fL)A组完全缓解22268.8±35.5acd8.1±1.2cd17.9±1.3acd部分缓解36165.2±30.3abd6.7±1.0ab16.0±1.1b未缓解2544.9±16.0abc6.5±1.0ab16.3±1.6bB组83215.8±35.3bcd8.5±1.1cd16.4±1.3b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PLT、MPV和PDW等血小板参数对临床诊断、评估AL患者预后水平的应用价值,分别选取83例AL患者及83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受试对象,发现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PLT及MPV等血小板参数检出值均较普通受试者低,同茅蔚等[6]研究者报告内容基本一致。相关临床研究表明,PLT能反映血小板生存状态,机体内血小板水平过低易引起出血症状,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证实,AL患者多存在PLT急剧减少表征,3成以上患者出现早期出血症状,近7成患者因颅内出血致死,于其健康安全威胁极大。陈玉兰等[7]研究者也在报告中指出,AL患者以PLT及MPV减少者居多,血小板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细胞,可通过聚集凝血因子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AL患者机体内白细胞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使得骨髓巨核细胞功能受限,难以维持体内血小板浓度,从而诱发出血症状。临床筛查及诊断中,医师可将PLT水平异常者列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提高AL早期检测的检出率及有效性,达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的目的。韩日成等[8]研究者也在报告中得打类似结论,其认为,血小板大小能代表其活性程度,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多为新生血小板,致密颗粒丰富,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而体积较小的血小板则为老化血小板,止血功效不及新生血小板突出。MPV作为反映血小板大小、活性的重要指标,能显示患者骨髓增生功能状态,AL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阻,其MPV水平也较普通人群低。本研究也在报告中对上述结论予以认可。除此外,本研究还针对各血小板参数在A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展开讨论,发现AL症状完全缓解组患者PLT、MPV和PDW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患者,仅PLT与PDW水平高于普通对照B组,同王静等[9]报告内容基本一致。PDW作为常见的血小板参数,能反映血小板均一性,其示值越大则均一性越差,提示医师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依据用于诊疗工作中,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予以PLT、MPV和PDW等血小板参数评估,可有效提高其临床诊断及预后水平评估准确性,对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蔡静怡,杨志刚,谭健烽,等.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0):935-939.

[2] 郭霞,李强.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7):690-693.

[3] 金莱,胡慧仙,何芳,等.血小板参数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84-85.

[4]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3-175.

[5] 王建祥.血液病诊疗规范[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76.

[6] 茅蔚,刘佳.3种伴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77-2478.

[7] 陈玉兰,卜辞.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165-167,172.

[8] 韩日成,钟彩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09,15(8):903-906.

[9] 王静.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22-6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25

辽宁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弋莉)

猜你喜欢
白血病受试者血小板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相关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