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2016-06-15 14:54熊凡冯姗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尿量感染性肌酐

熊凡 冯姗

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熊凡 冯姗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以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为基础,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尿量变化以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与尿量分别是(2.1±0.4)mmol/L、(86.2±15.7)mL/min和(0.7±0.3)mL/(kg·min),ICU入住时间是(10.3±1.2)d;对照组治疗后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与尿量分别是(3.2±0.5)mmol/L、(56.5±9.9)mL/min和(0.5±0.2)mL/(kg·min),ICU入住时间是(21.3±6.8)d。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与尿量以及ICU入住时间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价值显著,患者血乳酸水平明显降低,尿量和肌酐清除率则显著增加,且入住ICU时间较短。

糖皮质激素;感染性休克;血乳酸;尿量

感染性休克,指的是感染患者补充足够液体后,血压水平仍保持持续偏低症状,又称为内毒素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1]。感染性休克高发于ICU患者,其死亡率高至30%[2]。患者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可使其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多个器官受损,诱发脑功能、肾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等。然而,常规治疗无法快速、有效控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因此探寻其它高效疗法仍旧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为明确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价值,对6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常规治疗,现将2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6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为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且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4例和3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4~48个月,平均年龄(18.5±2.9)个月;致病原因:重症肺炎13例,胃肠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12例,腹部手术7例,其它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60个月,平均年龄(15.4±3.0)个月;致病原因:重症肺炎14例,胃肠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11例,腹部手术9例,其它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致病原因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治疗,即接受正性肌力药物、液体复苏、抗菌药物、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等,同时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L:6U,10支/盒;生产批号:150923),静滴速度为

0.03 ~0.10U/min,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5mmHg及以上。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即取50mg氢化可的松(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L:25mg,5支/盒;生产批号:150403)溶入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3次。2组患者均坚持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和尿量,并记录其ICU入住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和尿量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与尿量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血乳酸水平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肌酐清除率和尿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和尿量对比(x±s)

2.2 对比2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 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是(10.3±1.2)d,对照组ICU入住时间是(21.3±6.8)d,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指的是机体因感染微生物、毒素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生血流分布异常、动-静脉短路等生理病理变化[3]。同时,内毒素与患者体内某些受体相结合后,能够激活一些炎性基因表达,从而开启生化级联反应,引发血管扩张、乳酸酸中毒、循环衰竭等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患者多个器官与组织的灌注量,且不断累积乳酸。当患者乳酸浓度累积至4mmol/L及以上时,即形成高乳酸血症[4]。高乳酸血症会严重干扰患者内环境稳定,并影响其机体氧代谢和心功能,导致患者组织低氧症状进一步加重。根据感染性休克的致病机制可知,其治疗原则应为纠正低压状态、增加血管活性[5]。而临床常规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效果不明显,即使增加药物剂量,也无法有效纠正患者低血压症状。因此,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案不能作为感染性休克首选疗法。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种甾体激素[6],也可经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源于胆固醇,主要是皮质醇,具备调节人体脂肪、血糖、蛋白质生物合成与代谢等作用,同时还有免疫抑制、抗毒、抗休克和抗炎等作用[7],可显著增加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合成量,抑制炎性介质如TNF等,从而缓解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其中,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8]。其中,氢化可的松能够抑制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将其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可维持患者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同时增加其平均动脉压,并增加患者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血管对于缩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恢复患者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最终改善休克。同时,氢化可的松还具备排钾保钠功能,因此可降低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和肌酐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CU入住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充分证明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在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提升其肌酐清除率和尿量方面有积极作用,且可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出院,可作为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1] 任宏生,蒋进皎,楚玉峰,等.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和肺泡-动脉间氧交换影响的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9):609-614.

[2] 薛露,张敏,赵平,等.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1):741-746.

[3] 胡卡利,吴惠毅.早晚期炎症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54-157.

[4] 张鸣号,王秀玉,何沿虹,等.氧化苦参碱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草药,2012,43(11):224-226.

[5] 吴玉霞,吴大玮,彭苗苗,等.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影响及其肾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7):426-429.

[6] 常红霞.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6,22(1):164-166.

[7] 王芳,高占成.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59-62.

[8] 牛吉瑞,王旭东.糖皮质激素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3,48(9):8-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43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儿童医院(熊凡 冯姗)

猜你喜欢
尿量感染性肌酐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