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危化品救援处置

2016-06-16 15:19毕文婷
劳动保护 2016年5期
关键词:氰化钠危险品化学品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涉及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情况复杂、不确定危险因素众多,救援处置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06秒,一声巨响炸醒了已进入梦乡的天津市滨海新区,而31 s后的二次爆炸,相当于430 t TNT当量的能量,让这次事故成为了2015年救援工作最复杂的涉及危化品事故。

事故发生后,天津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事故救援处置总指挥部,确定了“确保安全、先易后难、分区推进、科学处置、注重实效”的原则,动员现场救援处置人员达1.6万多人,动用装备、车辆2 000多台,其中安全监管部门危险化学品处置专业人员243人,并先后调集北京、河北等8省市的公安消防部队化工抢险、核生化侦检等专业人员参与救援。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下简称“‘8·12事故”)的现场处置清理工作于9月13日全部完成,累计搜救出有生命迹象人员17人,搜寻出遇难者遗体157具,清运危险化学品1 176 t、汽车7641辆、集装箱1万3 834个、货物1万4 000 t。

确认风险源以利救援

在“8·12”事故发生的第一周,由于现场危险货物底数不清、种类未知,救援处置进展缓慢。事故救援处置组只得先对现场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化学品性质、爆炸前的位置、包装储存方式等进行探查,派遣防化、环保等专业机构对现场进行取样和检测工作。

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总工程师王如君介绍,由于“8·12”事故存在危险货物品种多、数量大、种类未知,且在处置过程中不断发生小规模的着火、爆炸等情况,条件复杂,与以往的危化品安全事故救援非常不同。因此先了解事故现场的风险源情况十分必要,以避免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根据事故爆炸中心点现场水体取样检测结果显示,爆炸中心点残留硫化物和氰化物,水体呈强碱性。

事故救援处置组组织来自辽宁、内蒙、湖北、山东、山西、安徽6个省(自治区)的9支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队,共130人,参加了现场氰化钠等危险化学品的清理工作。

应急救援队对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氰化钠进行捡拾收集和清理。对核心区和万科新港城等外围小区的所有楼房的氰化钠进行了3次捡拾清理。最终,共捡拾收集散落氰化钠170 kg,疑似含有氰化物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废弃物约3 t。

虽然氰化钠散落后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潮解反应,生成了甲酸钠等物质,毒性已逐步降低,但由于现场散落分散,污染区域较大,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氰化钠进行处理。

救援人员需佩戴全面罩、防氢氰酸型滤毒盒,身穿连体式轻型防化服,并随身携带防氰化氢型便携式监测仪。

对于洒落的氰化钠采用帆布或塑料布遮盖的方式,以防止其遇雨溶解、潮解或经暴晒后挥发出有毒气体。对收集的泄漏物运回生产企业回收或交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业处理。对于受污染的包装物直接用双氧水或漂白液浸泡处理,检验合格后进行焚烧处理。污染区用适量双氧水、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乳液喷撒、浸泡进行洗消处理。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危险货物,应急救援小组建立了现场应急处置专用场地,按照集装箱内可能存储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对集装箱进行分区和分类堆放,并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根据集装箱体上的编号和危险标识,查找出箱体海关报关的装箱单,找出各种货物清单。

现场处置“八字方案”

8月20日左右,最终确认事故所涉及危险货物共111种,1万1383.79t,其中包括氰化钠800 t、硝化棉229.37 t。事故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直接原因为硝化棉燃烧,火焰蔓延至邻近的硝酸铵存放处,引发硝酸铵爆炸。

为妥善、安全地处置“8·12”事故现场,王如君提出“一探、二查、三封、四堵、五消、六洗、七移、八埋”的危化品处置方案。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通过探明、查清危险货物在爆炸前的形态、品种等,以确定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

按照“确保安全、先易后难、一物一策、各个击破”的原则,入场勘查与清理工作分东侧4个工作面、西侧1个工作面展开。每个作业面由厂家作业人员与一名专家、一名防化兵共三人组成,实行三班倒,每45 min一班。

“在爆炸之后,现场还有很多集装箱是没有完全被摧毁的,处置时有可能会产生次生灾害。”王如君告诉记者,“因此,事故救援处置组紧急调用了中石油管道抢险中心的氮封车,对未破损的集装箱按照识别、氮封打孔、箱体充氮的操作流程,在取样时和洗消前进行惰性保护,以确保其不再发生着火爆炸。”根据取样分析结果,由专家辨识残留危险品品种、性质,提出处置措施,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性,选用沙子、水、干粉、泡沫等进行有目的的处置。

按照方案,现场洗消清理出的集装箱体,检测合格后直接运往钢厂处置。对需要现场暂时放置的危化品,按特性分类存放,并搭建防雨措施。为减少核心区外的污染,所有救援人员、车辆、设备在离开核心区后均需进行化学洗消。

“现场爆炸后,还有1 000余吨的危险货物没有被炸掉。”王如君说道,“对于这些危险货物要对其登记造册,让生产厂商拉回企业处置,做到来去有向,不能随意处理增加风险源。”

根据救援处置工作,天津市安监局对需要转运的危险货物和处置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并开具转运单。由公安部门负责全程押运化工品车辆至接收单位,并到接收单位开具接收单,当地县级以上公安部门(负责剧毒品)、安监部门(负责化工品)开具确认证明,返回后立即交现场联合办公室,做到危险货物的可追溯处理。

对于事故现场实在无法处理的废物,则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填埋处理。

应急救援离不开信息化

“8·12”事故调查报告表示,此次事故存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事故直接责任单位——瑞海国际物流公司没有开展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应急预案流于形式,不具备初起火灾的扑救能力。

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没有针对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准备相应的预案、灭火救援装备和物资,消防队员缺乏专业训练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能力不强。天津市公安消防部队也缺乏处置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案以及相应的装备。天津市政府在应急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工作一度安排不周、应对不妥。

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不足,无法满足处置种类众多、危险特性各异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需要。

对于“8·12”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王如君建议,可以参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于危险品事故的应急预案。在危险品仓库申请牌照时,香港消防处就会派专人检视需储存危险品的分类、性质、化学名称、最大库存,确保其仓库选址符合规定,并将相关数据录入信息平台。

在危险品储存仓库发生事故后,信息平台会及时发布位置、牌照类别、危险品仓库信息并提示通讯中心人员将相关信息通知前线人员。

与此同时,所有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辆可以在赶赴现场的途中查阅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涉及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包括参考相关的包装、标记、卷标、物料安全数据表、托运通知书等,从而根据不同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制订相应的灭火及救援策略。

编辑 毕文婷

猜你喜欢
氰化钠危险品化学品
这些标志带你了解九大危险品
氰化钠片剂冷却系统分析
高氰耗金矿矿浆浓度条件试验氰化钠浓度控制方法探讨
氰化钠及其处置的十问十答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
基于ARM的危险品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