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6-06-16 09:15于天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家旅游者旅游

于天

乡村旅游是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市的乡村旅游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对遵义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便对遵义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 遵义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现代都市人民休闲度假、娱乐、放松身心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提升。

(二)遵义乡村旅游现状

根据遵义市旅游局发布数据到2015年8月,全市已有近1000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开门迎客,共接待游客600来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60亿元;解决农民就业2万多人,就业农民收入近6000万元,受益农户4万多户。“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是遵义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遵义市按照“小青瓦、坡面屋、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的七要素建设黔北民居,目前全市已新建和改造黔北民居38.46万栋,覆盖农户57.7万户230.8万人。其中开展创业经营的1.43万栋。今年,遵义市将完成以黔北民居为主要标志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两个省级整县推进示范县、19个整乡推进示范乡镇及122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的建设。

二、遵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遵义乡村旅游虽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其发展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没有将乡村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做到位,对遵义乡村旅游盲目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明晰使得现在的遵义乡村旅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诿,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比如在遵义的乡村旅游管理中政府监管应该做到,让旅游者放心旅游、放心消费、放心享受服务。比如乡村旅游的旅游纪念品包括农副产品及部分农副产品的加工或深加工,安全性、绿色环保性是旅游者是否放心购买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但是这些旅游纪念品的安全性还不能完全得到旅游者的认可。但是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完成相关工作

(二)经营模式单一“乡村性”气息缺失

乡村旅游主要是围绕乡村而开展的,这就导致当地村民成了乡村旅游接待地的主要经营者或接待者。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甚至简单的培训,因此它们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大部分经营者是通过模仿别人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在进行经营,而这种短见的经营形式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另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原本正常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形式在发生改变,“乡村性”气息逐渐消失。受利益及效率的驱使多数经营者将“城市性”的物品或者娱乐形式照搬到乡村旅游接待地,让其具有所谓的“乡村性”的性质渐渐改变。

(三)旅游三大效益没有获得平衡发展

旅游业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如何将三者之间的利益统筹协调发展使其旅游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是旅游业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前遵义乡村旅游还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虽然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但那只是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下产生的。作为现代发展的乡村旅游应该是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服务业。从产品本身出发通过其开发方式的转变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遵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问题。

遵义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乡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对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接待地进行生态保护、让生态环境已被破坏的乡村旅游接待地得以恢复,这都是目前遵义乡村旅游开发应该解决且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遵义乡村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目前遵义地区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多数只有少量的参与性活动,如麻将、垂钓、果蔬采摘,有个别接待点有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体育项目,而这些并没有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色。真正的乡村旅游应该是以乡村田园风光、农事生产、农家生活及民俗文化等为主要特色并加入多种参与性元素在内,让旅游者充分体验“享在农家”。也只有这样所获得的效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效益,否则一切偏离于这一主旨的乡村旅游即使是发展起来,显然也是不成熟、不健康的。乡村旅游的特有性质决定其必须是参与性强的,只有参与性强的旅游地才能在广大的乡村旅游市场上获得一个长远的发展。由此深入挖掘富有乡村特色旅游参与活动、开展具有主题文化的乡村旅游接待示范区、加强相邻旅游接待点之间的合作,从而开发出参与性强、吸引力大、“乡村性”氛围浓郁的现代乡村旅游接待地成了遵义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选择。

三、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旅游的类型之一,也是乡村旅游发展最终目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旅游活动行为模式优化,以避免对乡村旅游地生态和文化造成破坏,从而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它强调旅游发展与乡村环境的协调、旅游者与居民利益的协调、资源的当代与后代需要的协调,从而保证乡村旅游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遵义市乡村旅游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呢?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一)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1、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及信息平台

高效管理团队是高收益及有序运营的保证,是乡村旅游发展规范化的基础。可以由政府牵头,在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及游客中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一定奖励,促进其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对其个别有思想的个体可适当进行资金扶持使其先发展起来,通过其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发展;在乡村旅游接待点与政府及旅游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让问题及时反馈,并通过一定的程序解决,始终贯彻执行,最终形成高效良性可持续循环的信息管理系统。

2、多方合作建立乡村旅游培训层次系统,增强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层次

应该对乡村旅游的一切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引导,提升其乡村旅游综合知识,让当地经营者与人民群众有意识并为之不断向真正的乡村旅游氛围而努力。根据当地旅游接待点的具体情况,定制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次进行分层培训,通过分等级培训,形成服务质量的差异化,同时强化可持续观念的培训,最终达到服务形式及消费档次的多样化,从而完善旅游消费层次,实现各接待点交叉竞争,提升可持续发展力。这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进行乡村旅游宣传、乡村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及乡村旅游深入开发不断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等得以实现。

(二)多形式多手段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各地视自身条件,根据实地考查为依据。政府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实现各乡村旅游地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1、政府应加大旅游财政投入

通过财政扶持不断完善旅游接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公路、住宿、公共区域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不断挖掘乡村原生性文化,重现原始乡村农事活动、生活方式来提高乡村旅游的真正内涵,从而改善其乡村旅游氛围,增强地方乡村旅游吸引力;并结合地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接待地。

2、加强遵义乡村旅游理念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

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对乡村旅游“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开展乡村农事活动竞赛、参与乡村旅游产品等形式引导旅游者去了解真正的乡村;通过对乡村旅游接待地居民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使旅游者感受浓郁的乡村旅游文化氛围;开发者正确的开发理念、经营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严格控制与执行及旅游者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与良好的监督,四者之间的真正有机结合才是乡村旅游开发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3、各地联合开发形成规模

将乡村旅游接待地通过有效的交通设施链接起来,进行统一的策划、宣传、营销等,建立共同的管理机构,如某乡村旅游综合管理处或某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所有该线路上的接待点必须全部参与其中以保证其组织的有效管理,该线路上的一切乡村旅游相关事宜均由此部门统一处理或决定。以此让乡村旅游发展走向规范化,实现乡村旅游多部门、不统一的管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让遵义乡村旅游对外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因地制宜发展可持续的乡村旅游

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差异竞争,通过合理的竞争才能真正使乡村旅游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并最终创建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接待地,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开展地区旅游特色吸引物,力求将每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地打造成具有高知名度、强吸引力、富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民风民俗具有区域知名度及以服务等形式上的差异化将乡村旅游地进行分类建设。打造突出地方特色、拥有自身深厚文化内涵,富有地区资源优势的乡村旅游品牌。如:可以依托附近环境的优美打造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旅游接待点;附近有河流、湖泊(人工湖)亦可打造以垂钓、水上活动为主的“渔庄”;亦可将土地、农事、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发掘,形成综合性乡村旅游接待地。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市场上,都应该是有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旅游对外更有竞争力。

(四)开发参与性、可持续性强的旅游项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薪阶层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到乡村旅游地更希望回归到真正的乡村生活层面上,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让旅游者“食在农家”、“住在农家”、“行在农家”、“游在农家”、“购在农家”、“娱在农家”等形式全面深入地开发乡村农事参与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当前农村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多数农耕土地无人耕种的契机大力开发与耕地相关的乡村旅游项目。如,将土地租给旅游者或者利用农用工具结合传统的耕种方式让旅游者真正的参与到旅游中去,其参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旅游者之间、家庭之间、团队之间等。总之就是想方设法将乡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起来,带动旅游者使其深刻感受乡村旅游文化为其带来的享受,让其产生回游的潜在可能。“统计表明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和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

四、小结

遵义市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及旅游业兴起的产物,虽然当前显现出一些问题,但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及乡村旅游开发的成熟,乡村旅游会在旅游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是遵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助推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选择、是拉动农村就业的重要途径,将为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农家旅游者旅游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