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研究

2016-06-16 09:50陈昱璋韩琪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岫岩县龙潭满族

陈昱璋 韩琪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已开发的少数民族村寨体现着浓郁的商业气息,大大背离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向。为此,以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探求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

一、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内部条件

1、资源吸引力条件显著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地理位置良好,有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满族文化历史,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又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开发价值高,非常具有吸引力。

2、基础设施渐趋完备

岫岩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也日渐便利。龙潭镇的旅游商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旅游商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外部环境

1、宏观市场态势良好

民族地区旅游业凭借着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岫岩县地方政府主张形成以“玉都岫岩、温泉养生、满族文化、清凉生态”为主题的四大系列旅游产品体系。

2、未来发展前景广大

岫岩县远离旅游发达区域,对镇域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景区独秀,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市场尚未规范。旅游业尚处起步阶段,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特色资源发展战略

岫岩作为辽宁六个满族自治县之一,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满族文化特色。龙潭湾是该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可进一步打造体验园、观光带等项目。此外,休闲度假旅游文娱尚处空白,仍需进一步开发。

二、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设想

(一)规划核心

1、一心

以龙潭镇鹿圈村村口驻地(或神树旁、韩家庙)为规划区域,按照超前发展的理念进行合理建设,打造成全镇旅游集散、服务、活动接待中心。

2、一核

将官木沟沟域景观区定位于龙潭镇旅游发展极核,按照景村联动的发展理念,对镇上村庄改造和村庄功能进行重新布局,同时注意带动和辐射周围更远村镇。

3、四区

建立镇西南部农业生态慢游区、北部生态旅游体验区、西北部满族乡村农事体验区和东部农业休闲采摘区,以慢游悦心目、慢游求快乐为宗旨,弘扬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大力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并延伸水果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三带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开发玉米产业带、鸭绿沙塘鳢鱼养殖产业带、绿色养生产业带,以玉米元素为主题开拓旅游产品,构建龙潭镇特色鳢鱼餐饮体系,充分利用轮叶党参、蘑菇种植、雄蚕蛾酒等形成产业发展链。

(二)旅游产品开发

1、乡土民俗旅游产品

目前龙潭镇民俗旅游产品还没有形成,鹿圈村应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凸显体验式民俗村、民俗家居式旅馆、文化歌舞表演、民族建筑一条街、民族饮食街、满族乡村艺术品博物馆等各个层面的民族民俗产品,实现品牌化发展。

2、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该地区满族文化、玉文化积淀浓厚,可以此为灵魂,以生态农庄,白玉兰花走廊、龙潭玉米节等项目为形式,打造主题性景区和满族乡村文化节、玉米文化节、龙潭有机农产品美食节等项目。

(三)旅游线路开发

1、区域合作旅游线路

可根据周边大小城市设计不同线路,如长春-本溪-沈阳-鞍山-大连—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岫岩—龙潭湾(镇)—官木沟—龙潭湾—鹿圈村—梨酒村旅游线路。

2、岫岩境内旅游线路

可开展文化、生态、休闲度假体验线路,如岫岩县(岫玉文化)—鹿圈村(满族文化)—相荣村(秧歌文化)—龙潭镇苹果花源休闲慢游区-龙潭湾旅游度假区—官木沟旅游观光区旅游线路。 亦可依据时令开展春季赏花游(岫岩县—龙潭镇“一村一品”民俗村—休闲慢游区)、金秋采摘游(岫岩县—龙潭镇采摘节采摘基地)等相关路线。

3、龙潭镇内旅游线路

可针对性提供一日游线路:岫岩县—龙潭湾—官木沟(鱼塘上的休闲)—鹿圈村(满族文化)—梨酒村(生态农业)。

三、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延长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利用当地的质畜禽饲养业发展特色餐饮业,加工特色食品,树立品牌知名度。

(二)挖掘地方特色

鼓励居民以自己住所为依托,发展农家乐。发展夜间旅游产品,如夜市或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夜间活动,亦可依托自然环境,打造有趣独特的夜景。

(三)完善辅助服务

大力发展交通,吸引旅客或来往旅客再次逗留。政府可将此地历史整编装订成书,着重在满族文化的传播方面加大力度,引起社会重视。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岫岩县龙潭满族
龙潭画影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九龙潭的龙
岫岩县柞树锈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岫岩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
孩子们的好校长石庙子镇助学之星——记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石庙子镇中心校校长何艳丽
多向土工格栅在龙潭水库裂缝处理中的应用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辽宁满族县域旅游发展优势与机遇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