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探究

2016-06-16 16:35王安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高中语文对策

王安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知识的灌输,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并且,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课题。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发展思维能力,这已成为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发展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内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维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1-02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注重素质教育与思维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名族振兴的希望。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所谓语文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相关信息的获取并处理,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将其内化为一种记忆的能力,它具有理解性、交流性、运用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全面发展意识,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一、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

高中不同于小学初中,学业任务更加繁重。面对高考的来临,学生的身心都承受着重大的压力,这样对于语文思维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从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定的培养意识,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更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正确的引导,不断的在实践中渗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切实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交流思考

相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来说,高中生具备了一定基础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独立思考,给予一定的自由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这些想法是否符合逻辑,都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成果,老师都要给予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严肃的纠错和批评。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他们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明确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的,老师们需要做到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精心的设疑,能和学生真正平等的交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古典诗词对于学生来说难免枯燥乏味,在熟读的基础上,对于意境的理解变得至关重要。比如在学习诗人李商隐的那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如果让学生生硬的背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记忆,更不利于诗词的运用。在我的课堂中,我会采用一句再加上注解的方式带学生通读这首诗,待理解大意之后留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猜测这首诗歌的写作意境,还有作者创作时候的年龄,当时是怎样的心境等等。对于这样的诗词,文献的记载的理解也有几个版本,让学生们猜测思考并不单单为了更好的理解诗句,因为在讨论当中学生们可以充分的发散思维,更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开展课堂辩论会,让他们独自完成资料的搜索,引经据典,并将收集到的材料运用到辩论上,组织语言说服对方。采取这样的方式逐渐提高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也使得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

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学生一味坐在下面听,老师就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讲,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让学生感觉鼓噪乏味,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迟钝,表达能力得不到加强,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冲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还需要引进一些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

1.在教学内容上

一方面除了在学习讲解书本上有限内容之外,需要在课内的讲解中引入一定的相关内容,话题要精准把握,内容要健康积极,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去更好的引导。在课外,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搞好课外作品阅读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语文思维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性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教学形式上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正确运用,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系统的视听的功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将书本上枯燥的内容变得立体。形象的声画效果,更有利于冲击学生的视觉和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方式的进步,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既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教师们的重大职责,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特点,改进教学方式,制定有效的培养策略;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只有学生和老师相互携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胡志桥.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华章.2014.

[2]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期刊,2010,(36),47-50.

[3]卫灿金.积极进行语文思维培育的教改实验[J].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12期.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高中语文对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