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以新疆为例

2016-06-17 01:14耿玉璧焦学伟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新疆

耿玉璧,夏 咏,焦学伟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以新疆为例

耿玉璧,夏 咏,焦学伟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来自农村金融方面的大量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新疆1995—2014年农村金融与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投资投向效率、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农村储蓄动员效率是影响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的三大因素,且农业投资投向效率与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

关键词: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新疆是我国农业大省,截至2014年末,新疆第一产业占整个新疆国民经济17.6%,乡村人口1 239.56万人、占新疆总人口53.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742元,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个百分点。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新疆农村快速发展是国家及新疆未来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改革推动了新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粗放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新疆农业产业优化发展。但由于新疆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使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新疆作为“新丝路经济带”上连接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重要通道和参与者,为新疆特色农产品向这两个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内在质量,金融效率的高低是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因素。《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力度进而推进农村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面对新疆农村金融资源相对缺乏的困境,能否通过金融效率的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金融总量不足、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值得探讨。

1 相关研究概述

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较晚,导致国内学者关于农村金融效率研究起步较晚。王广谦[1]首先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并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效率融合于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金融效率相对独立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效率。白钦先[2]则认为金融具有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金融效率的提高是金融资源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的共同作用结果。谷慎[3]从供需角度对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村金融资源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梁邦海等[4]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效率水平低于经济效率水平,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不健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水平低下所导致的。彭阳等[5]通过运用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微观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农村宏观金融效率与之相反。赵洪丹等[6]基于吉林省1978—2011年数据研究发现,吉林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相互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张永刚等[7]从资源配置视角,运用DEA方法重点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效率欠缺,农村金融技术效率受外部环境制约较大,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黄慧春等[8]以江苏为研究对象发现,政府部门通过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增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力,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议价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可以促使利率市场化下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

由已有研究发现,关于农村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以其与经济增长间相关关系及金融效率低下原因为重心进行探讨,而对影响金融效率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缺乏深入研究。鉴于此,我们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及经济发展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新疆农村金融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2 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利用1995—2014年2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各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6—2015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并通过整理所得。

2.2 变量说明

农村储蓄率指标(X0):用新疆农村储蓄总额与新疆农村GDP的比值表示;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指标(X1):用新疆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与新疆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值表示;农村资本形成效率指标(X2):选取资本形成总额与农村储蓄总额的比值表示;农村贷款占存款比重指标(X3):选取新疆农村贷款与新疆各金融机构的年末存款余额的比值表示,其中农村贷款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总额表示;农村社会边际生产效率指标(X4):用新疆农村GDP增量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比值表示;农村贷款生产效率指标(X5):用新疆农村GDP增量与新疆农村贷款比值表示。

2.3 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方法

2.3.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把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转变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来描述的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新疆农村金融效率进行因子分析,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均为比值数据,因此无需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首先进行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经分析KMO值为0.687,KMO>0.5,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接下来进行公共因子的选取,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选取公因子。由表1可知,前3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2.835、1.558和1.605,均大于1,且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995%,远大于80%。从图1也可以看出,在成分数到4时曲线开始平滑,因此可以推断出前3个公共因子可以大致解释其6个原始变量的变化,所选出来的公共因子为3个。

表1 新疆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特征值与解释变量

图1 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碎石图

从表2可以看出,公共因子1在农村社会边际生产效率与农村贷款生产效率两个指标值较大,分别为0.982和0.399。由于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投资、贷款对农村GDP的拉动能力,因此将其命名为农业投资投向效率。公共因子2在农村资本形成效率和农村贷款占存款比重效率两个指标上的负荷值占较大优势,又由于公共因子2反映的两个指标主要表示金融机构对农村储蓄如何进行配置的效率,因此将农村公共因子2命名为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公共因子3反映农村储蓄率指标与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故

表2 因子载荷矩阵

将其命名为农村储蓄动员效率。

从表3可以看出,因子1(即投资投向效率的排名)虽然在1995—2014年期间的波动较大,在1997—1999年排名靠前,但从整体上看2006年前因子1的排名较后,在2007年后投资投向效率开始呈上升趋势,并在2013年达最佳状态。因子2(即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在2003年前效率值较低,在2003年后开始出现明显好转,最后在2010年达最优值,说明在2003年后新疆农村储蓄转化效用较高,能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表3得分排名可以看到,因子3(即农村储蓄动员效率)在1997—2006年之间效率值最低,但在2006年后效率值明显上升,并在2013年达到最优值。从1995—2014年间的因子综合得分和排名来看,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在这20年间的总体趋势向好。1995—2006年间由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较晚、发展不够完善以及制度和优秀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新疆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农民增收中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导致这些年间新疆农村金融效率较低。但2006—2014年间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开始向理想化发展,虽然在2009年出现了转折,但是只存在1年,这主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在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因此可以说在2006年以后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发展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也有很大提高。

2.3.2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确定多种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统计方法,通过回归分析可以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运用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以此确立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表3 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公共因子得分及排名

(1)指标选取: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3个描述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的因子。由于3个因子所代表的变量较多,又根据数据的可处理性问题,将选取3个变量代表3个主成分因子。G为新疆农村GDP增长率,L为农村贷款占存款总额比重,S为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指标,T为农村投资生产效率。

(2)结果分析:模型可决系数为0.896,修正后的可决系数为0.801。其中F值统计量为5.25,P值为0.0103<0.5,DW=2.08,接近2,因此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有效的。该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G=0.0858T+0.2699L+0.0589S-0.165+ε,其中ε为随机干扰项。

可见,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对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农村金融效率中的农村贷款占存款比重对农村经济效率的推动作用最大,即农村贷款占存款比重每提高1%,可使农村GDP增长率提升0.2699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与农村投资生产效率对新疆农村GDP增长率的影响就小很多。其中农村投资生产效率每提高1%,新疆农村GDP增长率将提高0.085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将会拉动新疆农村GDP增长率上升0.0589个百分点。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各指标对新疆农村GDP增长率的影响结果,印证了因子分析对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的正确性和实际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6个指标来描述新疆农村金融效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论一致。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运用综合考虑了定量与定性、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基于对新疆地区农村金融的实例运用,表明方法合理,从而达到对该问题的科学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相互印证了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得到2006—2014年间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对新疆农村经济增长率与新疆农村金融中3个主要成分的分析发现,这3个主要成分都对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良好,新疆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的提高。但是对新疆农村经济推动作用最大的是新疆农村贷款占存款总额,而农村投资生产效率与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指标对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较小。可见,农业贷款在新疆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占主要地位,而新疆农村金融中的储蓄动员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是薄弱环节。

通过对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农业投资生产效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是提高新疆农村金融效率的3个主要因素,因此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应以它们为出发点。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新疆应该重点通过改善农村地区投资转化效率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贷款投入,新疆地区农民在对棉花进行大面积生产、农业现代化中大型机械设备引进导致一次性资金投入量过大,对经济果林的种植回本时期长导致资本投入周期长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农业生产资金需要依靠大量贷款支持,虽然农业贷款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现阶段贷款投放总体不足,因此要继续加大对新疆农村贷款的投放力度。其次,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利用政府职能加大对不符合本地区的农村金融产权与服务制度进行改革,只有在制度与法规的约束下才能合理控制金融资产的外流,提高金融资金的投资转化效率。与此同时,扩大金融服务,通过确立法律法规等手段突出法律监管对农村金融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性。再次,加大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开发力度,根据新疆本地区农村产业特色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带来的东中部地区及中西亚地区广大经济市场契机,创新新疆本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与服务模式,最终实现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谷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35.

[4] 梁邦海,黄顺绪.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研究——从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6-61.

[5] 彭阳,王燕.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6-61.

[6] 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11):58-63.

[7] 张永刚,张茜.基于DEA方法的农村金融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2015(1):60-63,113.

[8] 黄惠春,李静.利率市场化、市场势力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 以江苏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2-40,124.

(责任编辑崔建勋)

An empirical study of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in less developed areas—A case study of Xinjiang

GENG Yu-bi,XIA Yong,JIAO Xue-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52,China)

Abstract:The solution of “Three rural issues”requires a lot of financial support from rural finance.The level of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is the key to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the rur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in 1995-2014 of Xinjiang,by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rural savings and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savings mobiliz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e in Xinjiang,and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rural savings had the biggest boost to rural economy.

Key words:Xinjiang;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6)01-0164-05

收稿日期:2015-08-18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4211A034)

作者简介:耿玉璧(1992-),男,在读硕士生,E-mail:1085117536@qq.com

通讯作者:夏咏(1971-),男,博士,教授,E-mail:63707679@qq.com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新疆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