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联合蜜煎导方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6-06-21 09:55曾裕宏唐贵娟王益文邵丹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阿片类例数肠道

曾裕宏 唐贵娟 叶 青 王益文 邵丹丹



生脉散联合蜜煎导方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曾裕宏1唐贵娟2叶青1王益文1邵丹丹2

【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散内服联合蜜煎导方外用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因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导致便秘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入组,每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予生脉散联合蜜煎导方干预,对照组予酚酞片联合开塞露干预,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便秘伴随症状积分的改善、不良反应的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脉散联合蜜煎导方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短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程度小。

【关键词】生脉散蜜煎导方阿片类药物便秘

中晚期癌症患者大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1],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主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同时亦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尤其是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高达80%以上。但因阿片类药物需贯穿整个止痛治疗过程,便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以生脉散内服联合蜜煎导方外用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便秘患者84例,均诊断为中晚期癌症,因中重度癌性疼痛需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通过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按就诊顺序依次入组。治疗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8~78,平均年龄69.3±6.8岁;其中肺癌18例,胃癌4例,乳腺癌8例,胰腺癌5例,其他7例;卡氏评分72.5±9.2分。对照组42例,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37~80,平均年龄68.1±7.2岁;其中肺癌16例,胃癌8例,乳腺癌7例,胰腺癌6例,其他5例;卡氏评分74.3±8.9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种构成、卡氏评分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干预前均进行症状评分。治疗组接受生脉散(党参20g、麦冬20g、五味子12g,均使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为基础的单纯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加减,每日1剂,有便意但大便难解时予蜜煎导方塞肛(附:蜜煎导方制备:参考《伤寒论》所述,取蜂蜜140ml,置不锈钢器皿中,小火加热,至软泥状停止加热,稍冷即搓成手指大小备用,使用时可稍加热至软)。对照组予酚酞片(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mg/片,100片/瓶),每次200mg,每日2~3次,有便意但大便难解时予开塞露塞肛。干预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治疗过程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因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发生其他严重合并症需接受相关治疗而影响观察者,均退出研究。

1.3观察指标便秘症状评分[2](每次排便间隔、便质、排便难度、排便所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伴随症状评分[3],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程度。

表1 便秘症状评分标准

表2 伴随症状评分标准

1.4便秘疗效评定标准[4]①临床治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③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④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总显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完成例数×100%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完成例数×100% 。

1.5伴随症状疗效评定标准[3,4]①临床治愈:伴随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②显效:伴随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③有效:伴随症状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④无效:伴随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1.6不良反应评定标准①轻度: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较轻,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②中度: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较重,必须停药并使用止泻药物;③重度: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停药及一般止泻治疗效果欠佳,需要住院或特殊处理,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2.结果

2.1两组便秘疗效比较见表3。结果显示两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便秘疗效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见表4。两组首次排便时间各时间段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例(%)]

注:两组比较:*P>0.05。

2.3两组便秘各指标分值比较见表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分值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缩短排便间隔时间、改善便质、改善排便难度、减少排便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5 两组便秘各指标分值比较

注: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0.01

2.4两组便秘伴随症状总分值比较见表6。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在改善伴随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6 两组便秘伴随症状总分值比较

注: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0.01

2.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表7。较对照组,治疗组无不良反应例数较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多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P<0.01);而对照组则主要出现中度不良反应(P<0.01),同时出现1例重度不良反应(P>0.05)。

表7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药物与肠道阿片受体结合,增加肠道括约肌张力和分段运动功能,从而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延迟胃排空,延长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进而增强了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另外胃肠道蠕动减慢,激活受阻,使肠道腺体分泌减少,粪便变干、变硬,难以排出。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各种缓泻剂,有容积型、润滑型、刺激型等。本研究对照组所使用的酚酞、开塞露是临床常用药物,疗效确定,但常因刺激性较强而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电解质紊乱、脱水、肠黑病变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停药后便秘症状反复或较前更严重。

中晚期癌痛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大多经历了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元气大伤、阴津耗损,临床上常表现为气阴两虚证;加之平素使用各种导泻剂致使津液进一步丢失,气随津脱,更伤正气。生脉散源于《医学启源》,方中党参(本研究用以代替人参)甘平,补气生津养血,是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润肠,以为臣药;五味子酸温,与参、冬合用,取其“酸甘化阴”之意,促进阴液化生,是以佐药。蜜煎导方出自《伤寒论》,蜂蜜甘平,补气润肠通便。本研究治疗组采用经典方剂生脉散内服,配合蜜煎导方外用,疗效显著,与对照组相当;而在缩短排便间隔时间、改善便质、改善排便难度、减少排便时间、缓解伴随症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或多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本研究内服方剂采用中药颗粒剂,方便易用,药物质量、剂量可控;外用蜜煎导方原料简单、制备简单,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燕,顾蔚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二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63-64.

2危北海.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46-347.

3吉成玉.辨证治疗强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研究[D].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528061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528000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10

收稿日期:2016-2-19

猜你喜欢
阿片类例数肠道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