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锻炼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影响
——以吉首大学为例

2016-06-21 09:41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

唐 芳

(吉首大学 体育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论体育锻炼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影响
——以吉首大学为例

唐芳

(吉首大学 体育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就体育锻炼对大学生适应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表现出如下特点:①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新的挑战;②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及其处事能力;③具更强的抗挫折能力;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总体水平高较高。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适应力;吉首大学

一、前言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能力素质。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就业压力突出的形势下,培养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显得更为重要[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由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在特殊情景下的适应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及自身情绪控等方面构成。

相关资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不但对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上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进入社会后还会影响其社会交际,在面对一些事情上的处理显得困难。而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是挑战高难度,其集体项目更是讲究相互配合默契,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其树立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使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并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吉首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即将吉首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A组)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B组),然后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2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以及中国期刊网等查阅近十年关于体育锻炼和适应力关系的文献及相关资料。

2.访谈法

针对体育锻炼的效果,对在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体育老师进行访谈。

3.实验法

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研究,实验组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对照组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实验组:一周至少参加3次体育锻炼,项目不限;对照组:未做过多的要求。4个月时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4.问卷调查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力量表问卷,对吉首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98.5%,问卷的有效率和回收率符合社会学调查统计的标准与要求。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设计的内容与结构特征,要与调查研究的对象,问题特征的一致性程度。本问卷采用的是《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能够反映问卷的主体,结构合理,因此问卷可靠性强。

问卷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初测时对选取50名吉首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间隔两周后对同样的调查者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两次回答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895,高度相关(p<0.01)说明问卷信度符合要求。

5.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有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新环境适应力的对比分析

表1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得分情况统计表(n=394)

由表1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A组)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B组)得分情况差距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A组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总体水平较高。其原因可能在体育锻炼过程常碰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对其适应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新事物接受能力对比分析

表2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情况统计表(n=394)

由表2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尤其在高分段(大于20分)学生所占的比例差异更明显。究其原因可能学生在锻炼中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人和事以及各种不确定情况等因素。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比分析

表3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情况统计表(n=394)

由表3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情况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过程中要与不同的人员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特殊情景下的适应力对比分析

由表4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特殊情景下的适应能力情况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距不明显。

(五)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对比分析

表5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情绪控制能力情况统计表(n=394)

由表5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自身情绪控制能力情况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距不明显。

(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总体对比分析

表6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总体情况统计表(n=394)

由表6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适应能力总体情况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其主要原因可能得益于体育运动的特殊作用。因为体育锻炼和运动是对人对机体和环境的不断适应,身体要适应变化,同时在运动中也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也同时提高了运动者的各方面适应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对新环境的接受能力总体水平较高,比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更喜欢新的挑战。体育运动包含面广,而且项目众多,有室内有室外,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可避免的要被动接受新环境和新事物,并且还要努力适应,而且新的项目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就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对新环境的接受能力总体水平较高。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同时增强大学生在人与人相处时自己更容易收获友谊的能力。体育运动实际上就是与人相处的运动,个人的项目较少,而群体的项目较多,需要相互关照,相互配合,讲究的是团体和协作。经常参加锻炼,不可避免要适应别人,适应交往,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特殊情景下得适应能力略高。在面对消极时,更易恢复。体育运动不但是对人的身体进行锻炼,更是对人的心理进行的锻炼。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同学们要经受很多失败,很多挫折,所谓越战越勇,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特殊情景下得适应能力高,挫折耐受力也较强,能积极面对失败。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上更强。体育运动是需要毅力的,尤其是长期的坚持更是对身心的淬炼,环境的变化和心情的变化都很容易影响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和坚持性,而且通过体能的消耗也能发泄心理上很多郁结,相辅相成,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上更强。

(二)建议

1.大学生应经常参加室外的体育锻炼活动。室外运动环境变化更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锻炼,更能使其对环境适应能力加强,提高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大学生应经常参加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通过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3.大学生应经常参加集体性体育锻炼活动。集体项目讲究的是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与融合。不仅参加集体项目,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

4.大学生应经常参加体育比赛。体育竞赛,实际就是挫折锻炼。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没有人会永远的胜利,能享受胜利的喜悦,也能耐受失败的痛苦,这样不但能提高大学生挫折耐受力,而且让他们更能控制自己情绪。

参考文献:

[1]张喜转.浅谈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30-231.

[2]潘静伟.浅谈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里健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1):136.

[3]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其与生涯决策风格的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119-122.

[4]杜朝辉.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2):214.

On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College Students Adaptive Abilities:A Case Study of Jishou University

TANG Fang

(PhysicalSchoolof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

Abstract: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Jishou University,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college students’ adaptive abilities through documents,questionnaires,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The findings shows students who often take exercise have such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 students who take less exercise as follows:1.more delighted to accept fangles,love new challenges;2.be able to strengthe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affairs dealing;3.more able to resist setbacks;4.more adaptive abilities to new environment.

Key words:physical exercise;college students’ adaptive abilities;Jishou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简介:唐芳,1987年生,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3-0126-03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
浅析空气污染对体育锻炼人群的影响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浅析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冬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中老年体育锻炼风险及风险规避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