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泳湘,心有竹林

2016-06-21 17:26牧原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6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生活

牧原

叶泳湘生于武学世家,是被太极拳选中的女子。这样的家世似乎注定了她只能像《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小姐一样,为太极而活,为使命而活。自号“太极叶掌门”的叶泳湘并不抗拒这样的命运,但与此同时,她也在为自己而活,并以这种方式诠释着她心目中的太极。

天命不可违,闲趣不能丢

叶泳湘家族的女子似乎都是为太极而生的。她的外祖母吴静霞出生于军阀世家,自幼跟随第四代杨氏太极师父钟文习武并深得其真传。母亲陈铁玲因资质卓著也被师父收入门下,追随师父天南海北授拳三十余年,是享誉全球的“太极女传人”。有了这种传承,太极便成了叶泳湘唯一的选择,她3岁学习太极,8岁被送往少林修习,学生时代便辅助母亲授课,小小年纪多次摘得世界冠军,是众望所归的杨氏太极第六代女传人。

太极是陈铁玲的人生信仰,她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太极的真谛,并努力将太极练到骨子里。所以对女儿叶泳湘,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倾力教导,必要时会严厉责打,给了她许多普通学生“领受”不到的待遇,让叶泳湘在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深刻体会到传承的重量。叶泳湘虽然如母亲一样深爱太极,但却总觉得与太极相处的点点滴滴不应当这样沉重。相反,练拳时应当是轻松、自在和欢喜的。她要以自己的方式与太极相处。

因为对太极有着独到的理解,叶泳湘的招式极具灵性。她融汇了内家外家的精髓,将杨氏传统太极的85式招法简化为24式,并且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功法。对太极的痴迷并未消释掉叶泳湘对生活中那些美好事物的喜爱,反倒滋养着她,使她更像一个生活家:她爱书法、擅抚琴、懂中医、会烹茶,还喜欢裁剪和刺绣。她的阁楼上堆满布料,闲时最喜欢自己设计美而合身的中式衣衫,还拍得一手好照片,每到一个新地方授课必定先美美地自拍几张传到微博上……母亲期冀着她成为一代宗师,她却坚持:“随心而走,不懈怠不强求,自由自在,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太极。”

虽然还不到而立之年,叶泳湘教授太极已有十一载。她喜欢授课,在上海的万体馆旁边开了一间“太极传统文化研修室”,厅中摆满古书,授课之余时常约两三好友捧卷而读,烹茶畅谈,或是沐着阳光静坐一日。她还特意在一面墙上装了面大大的落地镜,方便时刻观察自己的言行,就像观察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同伴。这些“无用”之举带给了她颇多闲趣,也让她确信:带着天命,也可以活出自己。

闹市之中,亦可观心

太极拳易学难精,好的师傅只能帮学生正确入门,而学生要做的,就是站在师傅的肩膀上解读太极。能走到哪一步,将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子,最终还要靠自己的能量。叶泳湘是一个特别善用女性能量的人,她懂得与大地相连接,也喜欢在自然环境中练拳。状态好的时候,她能够与天地融为一体,“见人见命,见心见性,内外一如,山河大静。”

然而,修行毕竟难以在一朝一夕间成就,好的状态也并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有时候穿梭于都市之间传道授业,叶泳湘的能量状态也会发生起伏,继而感受到情绪上的波动。这时,她就想选择隐居,找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搭一间草庐,“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不过她转念一想,总向往隐居也是一种执著,而把太极的精髓应用到现实中便是包罗万象。柔软地面对生活,而物质化、数码化本是人们共同面对的一种趋势,自己要做的不是刻意避开,而是“跟生活打太极”。都市丛林中一样可以修行,观己观心。

正如练习太极,想在物欲横流的大趋势下保持自己、从容生活,就得保持某种平衡。这种平衡靠的便是时刻保持包容,包容世界,也包容自己的每一种状态。因此叶泳湘很少限制自己,她有时积极行走于都市,有时又四处游历,山川、沙漠、海滩……随心而走,甚至跑去英国游学。“如果时时刻刻想着‘我要找到太极真谛,反而会与它越来越远,这本来就是一个玄奥的命题,我要用一生去解开。怎么解?其实有时候就要埋头走进生活,在琐事中磨练心性,修炼自己,这也是太极的外延。”

因为练太极总是给人高深莫测的印象,加上有许多古雅的爱好,叶泳湘总是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有朋友称之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她欣然接受这个称号,但又表示:“我也会穿时装、看电影、说英文,不会与时代格格不入,如果刻意彰显古意就变成了表演,我还是渴望做一个真实的人。”

真实的叶泳湘不介意展露真性情,她喜欢看电影,更喜欢跟武学有关的电影,单是看还不过瘾,还要把一招一式拆开来解读。她曾解读过《卧虎藏龙》《叶问》《一代宗师》《道士下山》等影片中的招式,结合人物性格层层分析,使人大开眼界。

积柔成刚,随处江湖

在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只肯输给自己的宫二曾说,习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叶泳湘也深以为然,她将修习太极的境界也分为三个层次:调养、学养、修养。最初的调养阶段,是通过练太极强身健体,使人重新焕发生机,神采奕奕;学养阶段则是以武入道,以新的视野看待生活,把所学、所知,所感融入到寻常生活中;而第三个层次,是改变自己应对世界的模式,近而惠及他人,在无形之中疗愈他人,如和风细雨般度化他人。

多年来,叶泳湘教出了一拨又一拨学生,她的弟子遍布海内外,既有天资卓著的清朗少年,也有身心疲惫的都市客。有的弟子终日案牍劳形,营营役役,只寄望于老师帮自己减压,却不知太极的玄妙。但叶泳湘一视同仁。她的师祖杨露蝉两百多年前三下陈家沟拜师学艺,每次为六年,下足了工夫将太极练到出神入化,再到京城打天下,开创了杨氏太极,使太极拳广为人知。而当年杨露蝉抵达京城后,并没有刻意去甄选天资好的学生,而是主教身体根基薄弱的贵族子弟,把功和架拆开来,充分发挥太极拳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特性。故而叶泳湘也以祖师爷为榜样,有教无类,方显太极拳之包容,以及授拳者的心胸。

教拳之余,叶泳湘还是一名金庸迷,迷恋于他笔下那个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武侠世界。她喜欢李小龙,但更敬佩叶问,并撰文比较了二人的人生与境界,感慨说:“中国人说的中道,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大概不是说的凡事都要温吞水,不是说要压制李小龙的刚或邓丽君的痴,而是说物极必反,走到极端就会出问题。所以要在平衡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才不会摔跤,才能长久发挥才华尽其所能。凡事都是螺旋式上升。地球上不存在一条只直着走绝不拐弯的河流,每条河都百折千回,最终流入大海。一张一驰,有收有放,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在平衡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也是叶泳湘的自我要求。虽然年纪尚轻便已有宗师气概,但叶泳湘又恰恰是最懂得放下的人。去国外留学,她的身份便仅仅是一个学生,除了脊背挺得更直、精神更饱满,她和其他同学看上去没有不同。她偶尔也会流露小女孩的心性,在微博上摘录一段暖心文字鼓励自己: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子。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课题,新一代的太极传人叶泳湘亦是如此。本是江湖儿女,却要在扰扰俗世中安居也许是一种遗憾。但正如叶泳湘最爱的那句话所说:只要心有竹林,哪里不是江湖?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练太极100%安全吗?
生活感悟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无厘头生活
光影视界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太极Ⅱ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