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以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2016-06-21 20:43徐光明甘甜
江西教育A 2016年5期
关键词:资溪县资溪山民

徐光明+甘甜

家境贫寒的黄丽琼来到资溪职业中学就读时,因家庭经济拮据而无心学业、放任自流,但在学校与老师的帮扶与引导下,生活不再拮据的她重拾了信心,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2013年5月,黄丽琼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中餐宴会摆台比赛,荣获三等奖,并随即被华中科技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破格录取,成为江西首个通过技能大赛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县级职校学生。到了大学后,她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被选派到缅甸,从事酒店服务管理工作,年薪高达28万元。她的妹妹黄丽莹受其影响,进入资溪职业中学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就读,毕业后前往菲律宾,年薪20多万元。

在资溪县,像黄丽琼一样通过职业教育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山民还有很多。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仅资溪全龙面包培训学校就通过培训,新增就业岗位10万多个,引导帮扶了一大批老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资溪县的职业教育大有文章。

位于武夷山西麓的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人口仅12万。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山民靠山吃山,毛竹、菌菇、石材一度是该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资溪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山民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当记者来到背靠大山的资溪职业中学时,碰上该校学生正在为即将举行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忙碌地排练着。中餐宴会摆台服务、客房中式铺床等他们要一一训练得专业般精准。年仅15岁的程龙在3分钟内娴熟地完成了铺床单、套杯子、调枕头、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相关程序后,已是大汗淋漓,他依旧笑着说:“对比赛很有信心。”

历年就业率都达到了100%的资溪职业中学,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人才需求,打造出旅游服务与管理、西式面点制作、工艺美术等骨干专业。资溪是中国面包之乡,发展面包产业是以制作技术为支撑,学校便建设好餐饮实训室、西式面点实训室,强化西点专业的实践操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带着技术走遍天下。如今资溪“面包军团”的4万多名创业者将8000余家面包蛋糕店星棋罗布地镶嵌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中,每年创造出40多亿元的产值。同时,随着近年来资溪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资溪县职业中学便以资溪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大觉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法水天沐温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专业设置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但毕竟学校地处山区小县,为弥补学校发展经费的短板,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始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该校校长介绍,2013年至2015年,学校与上海西南工程学校联合办学,增设楼宇智能专业,专为他们“订单式”培养人才;与南昌师范学院联合办学,精心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与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着力培养空乘、高铁人才。

智能家居已在城市兴起,市场前景看好。资溪县职业教育正在重点打造这一新专业。据了解,该专业第一届32个毕业生,除了一个留校任教,其他的都在上海万科工作,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迈进资溪全龙培训学校,就置身于面包的王国。学校创办人徐全龙自筹资金1.2亿元投资组建了中国最大的面包产业发展基地。“原来我们资溪人做面包都是到外面去学习,现在全国各地的人蜂拥而至地到我们县来学习。” 徐全龙介绍说。烘焙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快、淘汰率高的行业,为了提高技术,他从日本引进国际先进的烘焙技术;常常邀请台湾省及日本等国内外技术先进的同行过来交流技术、指导教学并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了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一流面点师任教,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狠抓面包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同时我们还紧跟时尚,加紧了对手工巧克力、艺术蛋糕及周边产品的研发制作,并引进最新的3D打印技术,制作样式新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卡通形象。”徐全龙带着记者游走在面包王国内的“手工巧克力梦工厂”“艺术蛋糕亲子扩展中心”“资溪面包展览馆”“大型儿童欢乐城堡”内,宛若走进充满绚丽色彩与美妙音乐的电影画面。

现如今全龙面包培训学校已培训烘焙人才4万多人次,并且使90%的学员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引导帮扶一大批老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在全龙面包培训学校及资溪职业中学的职业培训下,“资溪面包”成为一个品牌,并带出了资溪乃至周边县市的15万面包大军。在这过程中,不论是全龙面包培训学校还是资溪职业中学都不忘对贫困学员进行帮扶。

全龙面包培训学校还有一个规定:只要是下岗职工来学做面包,每人优惠500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校先后为1000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自2002年学校成立以来,共帮助减免了下岗职工、农民群体共13930余人的培训费用,累计减免560万元。

“由于来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为家庭条件不好的山民。学校便特别重视贫困生的帮扶工作。近3年来,通过上级优惠以及学校奖学金方式,帮助28名困难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累计共资助学生20多万元。”资溪职业中学校长这样介绍说。

“小县办职业教育是会有不少困难的,但办好了,也能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一条好的路径。”资溪县教育局局长何昀说。最初资溪的山民不是外出做面包,就是在山里伐木、挖矿,随着县里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山民们掌握了各类技术,不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更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资溪县,近年来专注于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色崛起的资溪县生机盎然。

猜你喜欢
资溪县资溪山民
山村秋日
不种小麦的“面包之乡”
资溪县:畲寨党旗红艳艳 乡村治理走前列
第五届资溪白茶文化节开幕
江西省资溪县林业局推行“林长+警长”机制
致山民
江西省资溪县烟叶收购进度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魔盒
资溪县大户烟农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悬崖上的“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