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均衡到质量均衡

2016-06-21 03:05徐光明甘甜邓高平
江西教育A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溪县轮岗骨干教师

徐光明+甘甜+邓高平

新春开学,金溪县发生了两件新鲜事:已经调入金溪县职业中学的两名教师要求到农村浒湾中学任教;金溪县教育局电教馆、教研室的5位教师,相继向教育局递交了报告,主动要求到农村学校任教。

不同于其他地方,教师争相往城里跑,从2014年开始,推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金溪县,这两年来持续出现一股县城教师争相到农村交流轮岗的热潮。

三月暮春,记者来到昔日王安石笔下的“锦秀谷中春”——金溪,聆听了一组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故事。

村小来了一位特级教师

用翁志红自己的话来说,“2015年9月6日是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天,在县城小学工作了20年的我,第一次站在龚家小学的门口,同时惊于它的‘小:一栋宿舍,两层教学楼,4个年级的初级小学,只有8个同事,200多个孩子。这一切对于我熟悉的县城学校来说还够不上一个年级……”

作为金溪县唯一的江西省特级教师,锦绣小学的翁志红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乡村小学交流轮岗,让小山村沸腾了,不少村民纷纷把到县城插班的孩子转回龚家小学。“现在我们农村村级小学也有了特级教师,我也不用花冤枉钱让孩子到城里读书了,一年下来可以省不少钱呢。”一村民说。

像翁志红一样,主动要求到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教书的教师,金溪县这两年来涌现出了不少。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金溪名师、仰山学校副校长杨华云在全县开启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之初,便主动交流到陆坊乡石溪村级小学。在她的带动下,仰山学校其他几位校行政和骨干教师也“争”着和她一起来到石溪村级小学任教。现如今,石溪小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变化,生源出现回流现象。

从2014年开始,作为江西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11个试点县(区)之一的金溪县,积极深化改革,努力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全县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两年来共交流轮岗校长教师388人,占全县符合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总数的26.5%(省标准为10%),涉及交流轮岗学校135所,不仅在全县层面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更创建了其他地区争先学习的“金溪模式”。

“金溪模式”从哪里来?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金溪县教育局。

“最关键是出台了好政策。”在金溪县教体局会议室,局长邱广文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这两年该县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上的探索。“交流到农村的校长、教师除了每年享受2万元的下乡教津贴,全部按所在学校标准发放边远山区津补贴外,还享受政府给予的交通、住房、生活等专项经费补贴。对有行政职务的教师,交流轮岗到新的学校后,保留其职务待遇;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考虑;每年安排部分空岗聘任指标,用于被交流轮岗到边远的中小学任教教师;对自愿到农村中小学支教3周年以上(含3周年)的教师,凡专业技术为中、高级职务评而未聘的,县政府按其聘任后应发工资标准予以发放津贴,3年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可享受该津贴待遇。” 邱广文拿出以县政府名义下发的《金溪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介绍,同时县里还严格任职、参评、参聘资格。从2020年起,金溪县新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应具有两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或6年以上城区薄弱学校工作经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评特级教师、省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必须有农村学校3年或城区薄弱学校6年工作经历。

金溪县还在管理上下功夫,不仅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资料档案,还对暂缓交流的和中途暂缓交流的做好登记,以便今后滚动延续交流轮岗。邱广文介绍说:“我们实施办法在界定交流对象的时候,明确了可以暂缓交流的6种特殊情况,凡是暂缓交流轮岗人员须出具相关证明,并在学校予以公示。单向交流轮岗人员实行流入学校和流出学校双重管理,并根据在交流轮岗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校长和骨干教师上,坚决防止和克服把‘不好用的教师‘发配交流出去,以期达到以点促面的效果。”金溪县教体局副局长乐希杰介绍道。金溪县要求全县60多位获得县级以上“教师标兵”“金溪名师”“县管拔尖人才”“省市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教师,都必须到农村中小学支教1年,原则上分3年下派,每年安排三分之一。“每年教师节,我们都会召开一个全县教师表彰大会,邀请优秀交流教师上台发言。去年一位骨干教师便在演讲中说,交流轮岗也是在做教育慈善,鼓励更多的教师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正确的导向下,金溪县的教师纷纷主动参与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来,变“要我交流”到“我要交流”。这两年来,共选派43名“名师”“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等到农村9所学校交流。81名县城优秀教师或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主动交流到农村学校。

“有一种当英雄的感觉。”交流到双塘中学的‘金溪名师谢自安说起自己参与交流的感受,脸上挂满职业幸福感。

重在培养农村学校的“造血”能力

2016年3月29日下午,金溪县琉璃中心小学显得特别热闹。全县80多名教师齐聚一堂,在聆听了县城名校锦绣小学“青蓝工程”“同上一堂课”导师团队展示的一堂音乐课后,与该校的校长、骨干教师一起评课、研讨,直至暮色四起。

“琉璃中心小学是我校的联盟校,下辖13所村小,共88位教师,70%的骨干教师孕育着希望,快速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乃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锦绣小学在和他们共建课题研究、同步课程研修的同时,重点加强‘青蓝工程的管理,学校选拔部分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联盟校的青年教师结对,进行传帮带活动,并制订锦绣小学教育联盟‘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双方职责,完善过程管理,对工作考核优秀的进行奖励,以此培养一批本土骨干教师,提升办学质量。”锦绣小学校长黎建红滔滔不绝地介绍。

所谓的“联盟校”,是金溪县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以优质教育资源为龙头,采取“1+N”联合办学的方式,组建教育联盟。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仅仅是单纯的‘输血,而是重在培养农村学校的‘造血能力。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均衡,最初我县创建了7个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既依托联合体促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与合作交流一体化,又使交流常态化,通过双方学校共生同建,联合办学,增强农村学校的自身整体造血功能,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从而从根本上化解城区大班额、择校热和农村生源流失难题。” 乐希杰介绍,“目前,我县教育发展联盟工作进一步得到深化,到2016年开学,教育发展联盟已经增加到11个,联盟对象包括城区中小学校、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学前教育的保育院、幼儿园。”

各教育发展联盟以教育资源相对优势学校为龙头,龙头学校校长为联盟负责人,主持联盟各项工作,锦绣小学教育联盟便是由锦绣小学、河源中小学、琉璃中心小学、五里中心小学组成,黎建红以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每学期派出校领导、党员教师和名师若干名,挂牌上岗到农村薄弱学校,对照教育部门的各项考核指标,对结对学校进行具体帮扶指导。“2015~2016年,我校提出四同步五共建的年度发展目标:各联盟校结合实际,一方面力争与锦绣小学实现组织机构同步,作息时间同步,课程、教研同步,特色活动同步,让各联盟学校根据实际开设第二课堂,如书法、篮球、朗诵等兴趣小组,采取走班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共建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德育工作、课题研究、党建工作。为此,我校还把工作落实到人,并制定出月度工作安排表。”黎建红举例说,“书香校园一直是我们锦绣小学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我校便在继续丰富锦绣小学阅读文化的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到河源小学开发阅读、书法及经典诵读等课程,帮助其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书香校园。”

教育联盟打破了教师“学校人”的界限,加强了联盟校之间的交流,更促进了金溪教育从资源均衡到质量均衡的提升。

2014年9月,坐落于陆象山故里陆坊的薄弱学校石溪村级小学,迎来了主动申请来交流轮岗的仰山学校校长及4位金溪名师。 轮岗来的教师把近年来仰山学校探索出来的教改新成果“四步主体”,按课时打印成备课本,带给石溪小学的老师们;不仅带老师到仰山学校听课、上课,还带他们参加每周二、周四下午仰山学校的教研活动。2015年9月,全县的教育联盟工作铺开,又成立了以金溪县实验小学为龙头,以石溪小学、双塘中心小学、陈坊中心小学为成员单位的城乡教育联盟。石溪小学全体教师在支教名师的指引下,秉承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堂成为学生们快乐学习、探索的地方。在联盟学校和交流轮岗教师的帮扶下,石溪小学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数也连年攀升。2016年元月,石溪小学被抚州市政府评为“示范性村级小学”。

“‘走教在我们金溪也是一种交流轮岗”

秀谷镇的芳源小学,面积不大,条件简陋,原先是个村完小,近年因生源减少,成班率低,就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级,但就是这样的边远教学点,每周五下午都能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念着英语。给这些孩子上课的老师叫吴丹,江西师大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来到了金溪县秀谷镇五里中心小学任教。2015年中心小学试行中心校青年教师走教制度,专业英语过八级的吴丹,便出现在芳源小学,从没上过英语课的山里娃,也同县城的孩子一样,有了专业的英语教师执教。

吴丹所在的五里中心小学离县城不远,下设5所村小,两个教学点,但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仅140人,5所村完小学生数多的有109人,少的也有60多人。为缓解村小师资缺额大、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自2015年9月起,五里中心小学便在金溪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打破常规,将中心校9位青年教师全部分派到7个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走教,每人每周利用两个下午,共6节课时间,对村校的英语、音乐、计算机等科目进行专职走教。

“这些青年教师多为‘90后,刚开始也有畏难情绪,不愿承担难且重的走教任务。我们先是细致地对她们进行全镇教育一盘棋的思想教育,引导她们换位思考,想想村小教师的压力与困难。在解开她们的心结之后,我们又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了详细安排。”五里中心小学校长王志勇介绍。为确保走教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还要求参与走教的青年教师在走教过程中必须坚持“及时到位、务实有效、追求质量”三项原则,尽职尽责地把走教工作落实做好。同时,中心校主要领导每周坚持最少一次的不定时巡视巡查,严防擅自脱岗、离岗或流于形式的拖拉懒散现象。“当然我校也为青年教师走教工作建立了激励考评机制,通过一系列奖惩机制促使我校走教工作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

“我县从2015年开始实行教师‘走教,对小学中心校音、体、美、计算机等短缺学科都安排教师到村小进行上课,使村小能开齐开足课程,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乐希杰补充介绍道。从2015年开始,按照江西省教育厅《关于严禁新聘代课教师的通知》精神,金溪县为了解决英语、数学教师不足和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不足问题,还在全县启动以“走教”形式进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相对均衡。金溪县13个乡镇共100余名教师参与“走教”。“每个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走教,而我们教育局除了引导好工作,更重要的是保障好这些老师的待遇。” 乐希杰强调,这些“走教”人员每月除享受本校边远山区津补贴外,财政另外给“走教”教师发给所“走教”学校应享受的边远山区津补贴标准,有些学校还配了电动车和自行车给“走教”教师使用。全县每年财政共需发放补贴20余万元。

“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乐希杰说。如今,“走教”在金溪也是一种交流轮岗,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金溪县轮岗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数字影像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考证
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