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图像系统解读(商务星球版)

2016-06-22 11:44朱孝文池肖媛
地理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本区碉楼农牧业

朱孝文 池肖媛

本节内容选自商务星球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由引文及“世界屋脊”、“高寒农牧业”三部分组成。引文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等基本地理概况,“世界屋脊”突出本区自然特征,“高寒农牧业”则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教材从自然到人文,注重人地联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材提供了大量图像资料说明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牧业生产特点,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对图像系统的运用。为此,笔者对本节图像系统及应用进行简单分析解读。

一、课标对图像系统要求

本节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本条标准涉及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二是“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完成本任务的方法是“在地图上找出”、“比较”,强调地图的运用。对应到本节内容,一是要求学生能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的界线,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二是要求学生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气候图及景观图等图文资料,归纳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进一步巩固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条标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应到本节内容则主要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高寒环境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认识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要完成上述任务,自然需要青藏地区地形、气候、农牧业生产生活等图像资料的分析运用。

二、教材图像系统分析

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示意图及5幅景观图来辅助说明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各图的呈现都有其意图和作用。

图9-1-1“青藏地区地形”:一幅复合图,主图是青藏地区地形图,呈现了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及主要分界山脉等基本信息,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本区的位置、范围及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状况。附图是青藏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目的是让学生从全国的角度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

图9-1-2“拉萨和成都7月平均气温差异”:此幅等温线示意图呈现了我国西部7月气温的分布信息,意在通过比较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验证青藏地区气候因为“高”而“寒”,进一步理解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也为学习“高寒的农牧业”做好铺垫。

图9-1-3“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呈现了本区优良的畜种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信息,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农业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认识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重要意义。

景观照片:“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青海湖鸟岛一瞥”、“牦牛”、“碉楼”五幅景观照片直观呈现相应地理信息,意在让学生对地理事物形成直观感知。“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大雄伟与皑皑白雪也暗示了青藏地区“高”与“寒”的自然地理特点;“青海湖鸟岛一瞥”中广阔蔚蓝的湖面与翱翔的鸟群,意在引发学生对本区丰富的水系和生物多样性的思考;“牦牛”的毛厚体健、“碉楼”的建筑特点,意在引发学生思考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自然环境对动植物生存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合理运用图像系统

1.利用地形图认识自然环境特点

“青藏地区地形”图(图9-1-1)是本节第一幅重要的地图,对准确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分布及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非常重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可采用问题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读图9-1-1:①根据“青藏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归纳青藏地区的位置特点。②在“青藏地区地形”图上找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及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归纳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③在“青藏地区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分布,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④从“青藏地区地形”图上可以发现该区有许多白色斑块,对照高度表认识这些白色斑块是什么?说明了什么?⑤在“青藏地区地形”图上找出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大河,看看这些河流主要发源于哪里?说明了什么?

2.利用气温差异图分析气候特征及成因

可采用问题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读“拉萨和成都7月平均气温差异”图(图9-1-2):第一步,观察拉萨和成都的纬度位置,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纬度位置可判断夏季哪一城市温度更高?第二步,判断拉萨和成都夏季气温:成都气温在多少度以上?拉萨气温在多少度之间?这与我们推测有何不同?第三步,讨论原因:为什么两地气温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原因何在?据此推测青藏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第四步,阅读第一目“世界屋脊”的叙述式课文,验证推测结论的正确性。

3.利用农牧业分布图了解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可采用问题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图9-1-3):①青藏地区有哪些优良畜种?形成哪两大牧区?②青藏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作物?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流沿岸?③青藏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为什么这样分布?让学生指图回答上述问题,阅读本目叙述式课文进行验证。然后讨论本区农牧业分布差异的原因,突出地形因素的影响。最后呈现“牦牛”图,直观认识本区重要牲畜——牦牛,并通过牦牛毛厚且长的原因分析、验证本区气候的“高寒”特点。

4.利用景观图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采用任务驱动策略,通过“碉楼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想一想这种建筑有哪些好处”的导问引导学生读“碉楼”景观图,了解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块,通过讨论认识这种建筑便于“就地取材”,具有“防寒、防风、防火、防盗、防野兽”的好处,是当地人民适应青藏高原“高寒多山”自然条件的智慧结晶。可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二,认识本区的建筑都具有“防寒、防风、采光、保暖”特点,是人类适应高寒自然条件的结果。通过“为什么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导问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一,认识青稞之所以成为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因为青稞“耐寒、耐旱,生长期短”,适应本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1”,探讨青稞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的原因,明确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有水源灌溉,适合青稞的生长”。

猜你喜欢
本区碉楼农牧业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GHOSTS OF GUANLAN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开平碉楼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