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越南人

2016-06-23 18:57蒋子龙
特别文摘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胡志明市越南人多情

蒋子龙

敏感

我以前出国,特别是去欧美,常有一种轻松感或者优越感,那就是我对他们的了解远远胜过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在任何场合讲话都不犯怵。在越南可就不一样了,我对越南文坛的了解无法跟他们对中国文坛的了解相比,时时让我感到惭愧和不安。在一次次的座谈和闲聊中,越南作家津津乐道于中国文坛这几十年来的一个个浪潮,一场场争辩,直至一桩桩趣闻轶事和谁跟谁打过官司。他们还可以哼唱一首首中国民歌,讲中国笑话……

在一次酒会上,我曾为自己对越南文学的无知表示了歉意。饭后,一位越南翻译家就向我解释,他说中国的专家学者对越南文学是非常了解的,还当即举出中国的某某刊物翻译介绍了越南的某某作品……我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敏感:他可能认为在相互了解上多少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一般规律都是小国了解大国多,大国往往了解小国少,这或许由于不屑,或许由于傲慢。所以,了解对方多于对方了解自己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因此他要反复证明,中国了解越南也跟越南了解中国一样多。

我接受了他的赠书,并称许他把中国当代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越南读者,同时也在心里记住了他的敏感。越南人的这种敏感是很普遍的,也是有传统的,一个外国人应该特别注意尊重这种敏感。比如,中国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无论加入了哪一国的国籍,都叫华侨或华人,唯独在越南,只能称“华族”——越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而越南人,无论加入了哪一国的国籍,他们都通称“越侨”。有意思吧?

多情

在胡志明市有条“情人街”,又叫“恋爱一条街”,举世闻名。

凡到过胡志明市的外国人,没有不参观这条街的。恋爱能成为一种景观,恐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因为它确实代表了越南民族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浪漫多情。

每晚自华灯初上至次日凌晨,一对对情侣从四面八方拥到一条原叫阮惠街的大道上,或站,或坐,或相拥,或相依,或两头相抵,或贴着面颊,软语温存,卿卿我我,间或也有窃笑,也有娇骂。情侣们一对挨一对,一对挤一对,却互不干扰,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温柔乡里。灯光柔和,星空迷蒙,整条大街弥漫在浓浓的柔情蜜意里。从世界各地慕名涌来的参观者,一见这场景立刻都放轻了脚步,脸上绽开笑纹,心里泛滥着温情,手臂会情不自禁地伸向同行的异性伙伴,仿佛自己也成了恋爱街上的成员……

在越南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米粉”——越南的男人把妻子叫作“米饭”——老得快死得慢,牢靠实在,搪饱解饿;把情人则称为“米粉”——流光水滑,色彩丰富,好吃却不搪时间。社会上流行一个顺口溜:“早上带着米饭吃米粉,中午陪着米粉吃米饭,晚上先吃米粉后吃米饭。万一打起架来,站在米饭的立场上坚决保护米粉的利益。”

(摘自《党建》 图/张文发)

猜你喜欢
胡志明市越南人多情
多情最是春风来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帝国之城”
胡志明市网球运动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
越南人爱看中国电视剧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多情因甚 相辜负
越南人身材苗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