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成效分析

2016-06-24 07:03徐小平严邦祥季赛娟张少华陈祖海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毛竹成效

徐小平,严邦祥,季赛娟,张少华,陈祖海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浙江 景宁 323500)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成效分析

徐小平,严邦祥﹡,季赛娟,张少华,陈祖海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浙江 景宁 323500)

摘要:对景南乡忠溪、东塘村,红星街道包山村,鹤溪街道王木坑村,渤海镇梅坑村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进行劈山抚育、科学伐竹、适当垦复、合理留养等改造措施,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笋产量、竹材产量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改造,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提高发笋率,同时提高毛竹质量。

关键词:毛竹;低产林改造;成效

竹产业是景宁县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一,全县约占40%以上的农业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竹业生产,竹业收入是本县农民特别是重点竹产业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我县现有毛竹林24.3万亩,大部分还是低产林。如何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是林业工作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促进景宁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毛竹资源在景宁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景南、红星、鹤溪、渤海等地对毛竹林进行改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为加快毛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毛竹低产林改造基地选在景南乡忠溪、东塘村,红星街道包山村,鹤溪街道王木坑村,渤海镇梅坑村。

1.2 调查方法

在每处改造基地分别设立20m×20m 标准地5个。在4月、9~10月进行调查,记录出笋量、立竹株数、胸径等主要因子。

1.3 技术措施

1.3.1 劈山抚育。劈除毛竹林中的灌木、杂草和过多的乔木,保留10%~15%的乔木树种形成混交竹林,劈山在7~8月和冬季进行,形成毛竹纯林。

1.3.2 科学伐竹。将竹林中的细弱竹、病虫竹、4度以上的毛竹全部伐去,立竹数量大的砍伐部分3度竹,使立竹密度保持在每亩不少于130株,且分布均匀,一、二、三度竹比例均匀,少留或不留“林窗”,建立科学的立竹结构。伐竹时间除了“孕笋期”和出笋期不砍伐外,其它季节均可砍伐,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一般春笋小年竹林应在7月前结束,春笋大年竹林在新竹完全展叶以后砍伐。砍伐后,将竹蔸的竹节打通,再施少量尿素,能加快腐烂。

1.3.3 适当垦复。坡度25度以下的竹林适当的土壤深翻垦复,在6月或冬季进行,去除“三头”(柴头、石头、竹脑头),深翻时尽量要翻20~30cm,将竹鞭引向深土层。可采用全面深翻,也可采用带状、大块状深翻,坡度陡处不翻土,以防止水土流失。深翻时做到“山脚穿鞋、山间系带、山顶带帽”,适当保留生土带,形成合理的水土保持带。

1.3.4 合理留养。春笋大年竹林要及时挖掉泥面笋、小笋、早期笋和后期笋,清明节前、后一周进行留养健壮笋,笋竹两用林每亩留养40~60株,材用林每亩留养60~100株,空档处多留养。建立合理的立竹结构和高产高效的竹林生产系统。

2 结果与分析

2.1 立竹株数的变化

低改后,每亩留养新竹数分别为:69株、58株、38株、68株、60株,分加增加了:18株、24株、19株、16株、22株。每亩留养新竹平均数59株,比实施前增加20株,增幅51.3%(见表1)。

表1 立竹株数调查表  株·667m-2

2.2立竹胸径的变化

低改后,新竹平均胸径比上度竹平均胸径增加0.2cm, 增幅1.9%;比竹林立竹平均胸径增加0.3cm, 增幅2.9%。不同点新竹平均胸径比上度竹平均胸径分别增加:-0.1 cm、0.7 cm 、0.6 cm、0.28 cm、-0.2cm, 增幅分别为-1.2%、6.8%、4.7%、2.6%、2%;新竹平均胸径与立竹平均胸径比,分别增加-0.4 cm、0.9 cm、1 cm、0.12 cm、0.1 cm,增幅分别为-4.8%、8.9%、8.1%、1.1%、1%(见表2)。

表2 立竹胸径调查表  cm

2.3 竹材产量、产值的变化

低改后,竹材每667m2的产量从923 kg增加到1474 kg;竹材亩度平均产值从646元增加到1032元,增加386元,增幅59.8%(见表3)。

表3竹材产量、产值调查表

kg·667m-2;元·667m-2

2.4笋的产量、产值的变化

由于低产毛竹林冬笋产量较低,立地条件较差,挖冬笋难度较大,冬笋产量不计, 只计算春笋的产量产值。

低改后,春笋的产量明显增加,每667m2从改造前63.8 kg增加到改造后133.2kg;笋亩度平均产值从127.6元增加到266.4元,增加138.8元,增幅108.8%(见表4)。

表4春笋产量调查表

kg·667m-2;元·667m-2

2.5 亩度产值的变化

低改后,竹林亩度平均产值每667m2从773.6元增加到1298.4元,增加524.8元,增幅67.8%(见表5)。

表5 亩产值统计表 元·667m-2

3 结果与讨论

3.1 低改后,新竹平均胸径比上度竹平均胸径增加0.2cm, 增幅1.9%;比竹林立竹平均胸径增加0.3cm, 增幅1.9%,竹材质量明显提高。出现新竹平均胸径略有下降的现象,这是由于当年留养数量较多,或留养时间过早,留养的新竹反而较小, 值得引起注意。

3.2 低改后,毛竹留养新竹数亩度平均增20株,增幅51.3%;春笋亩度平均产量从63.8 kg增加到133.2kg,增幅108.8%;竹材亩度平均产量从923 kg增加到1474 kg,增加了551 kg,增幅59.7%;竹林亩度平均产值从773.6元增加到1298.4元,增加524.8元,增幅67.8%,效益明显。

3.3 立竹结构调整作为低产林改造重点,必须科学伐竹、合理留养。

收稿日期:2016-02-29

作者简介:徐小平(1967-),男,工程师,从事林业生产与技术推广工作;﹡通讯作者:严邦祥,E-mail:jnybc7629@163.com。

中图分类号:S795.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3.012

猜你喜欢
毛竹成效
节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敲竹杠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