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把握

2016-06-24 09:10何泗忠
江西教育B 2016年4期
关键词:荒原品味舞蹈

何泗忠

传统教学法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注重对诗歌的识记背诵,注重对诗歌字词的落实和分析等。这种教学法遵循作者介绍、背景分析、内容讲解、特色把握的思路,条理性强,层次清楚,但往往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以一元阐释取代多元解读,以功利思想遏制审美冲动。

语文味教学法应用在诗歌教学上,注意从诗歌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推进课堂教学,借诗歌世界的文字之美、文句之美、文化之美等,施行崭新的诗歌教学模式。笔者以新诗《荒原中的舞蹈》(以下简称《舞蹈》)教学为例,谈谈语文味教学法在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诗歌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语言是基点。典型的语文味教学法,第一个步骤,就是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语言的品味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1.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

通过朗读、背诵,让学生积累语感。读中自有好语感,读中自有语文味。笔者在讲授《舞蹈》时,采用了朗读法品味诗歌语言,让学生在读中识、读中悟、读中问、读中说、读中议。

设计的朗读方法也多种多样。有“原版”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流畅朗读全诗。有“花样”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比如诗歌第4小节,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

我为天地而舞(男领)

天地是我的观众(众合)

我为自己的内心而舞(女领)

我是我自己的观众(众合)

……

我为我的死亡的祭日而舞(男领)

独舞(女合)

独舞(女合)

不在独舞中爆发(众合)

就在独舞中寂灭(众合)

诗歌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2.通过“把玩”品味诗歌语言

我在讲授《舞蹈》一诗时,也采用了“把玩”手法。

如我问学生“有一种舞蹈 在荒原 那是独舞 因为荒原中没有群舞”可不可以排列成“在荒原 有一种舞蹈 那是独舞 因为荒原中没有群舞”?学生说:“不行,把‘在荒原放在后面,有一种强调的作用,突出了荒芜感。”这节课,采用把玩句子的手法品味语言,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二、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文章玩味

在讲授《舞蹈》一诗时,我注重了对该诗结构的把握。我说,“诗歌开头第一节,中间第五节,还有结尾那一节,都是‘有一种舞蹈 在荒原 那是独舞 因为荒原中没有群舞这几句,诗贵精练,我看,只要出现一次就可以了,把第五节和最后一节去掉也是可以的。”我刚说完,学生说:“不行。这种重复,不是啰唆,在意思表达上,更能突出诗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不断奋斗的堂吉诃德式的悲壮情怀,在结构上,继承了《诗经》的间隔反复、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有一种如泣如诉、一唱三叹的回环美。”

三、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意味

我在教《舞蹈》一诗时,也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我设计了“一个 的‘我”这样一个开放式题目,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在横线上加定语,学生响应我的召唤:

生1:一个孤独的“我”。“有一种舞蹈,在荒原,那是独舞”,荒原,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人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跳舞,不是很孤独吗?这里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的心境何其相似!

生2:一个激情四射的“我”。“火辣辣的恋爱”“电光石火”“向日葵在燃烧”“尖叫”,从这些富有热度的词句,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生3:一个狂野的“我”。“怀素的醉后狂草”,怀素是唐朝的一个草书大家,其书法飘逸流畅,字如其人,书法反映了怀素狂野的性格,诗人用怀素的书法来比喻自己的舞蹈,实际是暗示出诗人自己也是一个狂傲不羁的人。

通过这个开放性题目,学生把“我”的形象立体地再现出来。课堂教学呈现出人与人相遇、灵魂与灵魂相撞、输出信息与反馈信息相融的美妙境界。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

猜你喜欢
荒原品味舞蹈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冰上舞蹈搭档
品味桂峰
我和舞蹈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品味四季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