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毛泽东的文化自觉

2016-06-25 15:27史娜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化

史娜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

论青年毛泽东的文化自觉

史娜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411100)

摘要: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自觉的建设。而毛泽东的文化自觉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文化认识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和对中西方文化的吸收,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毛泽东并没有提出文化自觉的观念,文化自觉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但是毛泽东思想就是当时的文化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体现。研究青年时期的文化自觉对现今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青年毛泽东文化自觉的主要历程

(一) 对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的基本认识。

青年毛泽东既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思想进步和救国情怀贯穿其中。毛泽东在其青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研究,对新民主主义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就是文化自觉的集中表现。简单来说,这是毛泽东作为一个文化自觉中的个体对认同自身文化历史过程观点中,对整个社会人们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外国文化的开始、通过对中国古今和中外文化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并通过研究指导人们的活动。

(二) 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的内容。

文化自觉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能动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文化自觉。既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理论和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实践。

1.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理论。

1910年,毛泽东第一次出远门就是为了去湘乡高等小学堂就读。在湘乡高等小学堂就读时期,毛泽东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以至于后来一日不读报都不舒服。毛泽东尤其喜爱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著作。其中有关维新变法的观点深深的吸引了他。这是第一次受到新思潮的影响。

后来,毛泽东几经转折之后来到了省立图书馆。19岁的毛泽东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自学。每天从开馆看到闭馆,就在省立图书馆,毛泽东第一次接收到了现代启蒙教育。这一时期的理论接收对整个毛泽东思维的发散非常重要。以至于后来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毛泽东仍然以自学为主。每天读书还嫌学校规定的时间不够晚上在宿舍继续看书。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就已经展露了他的伟大志向。

1917年7月,毛泽东著论《〈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刮起一阵五四运动的大风。这篇文章有别于前两篇,行文比较激烈。写的是《湘江评论》的办刊宗旨:承受、传播、研究施行“新思潮”。这是毛泽东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篇文章的深意有两种说法:一是毛泽东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发现人民的重要性,为人民奔走,为人民呐喊;二是毛泽东仍然没有放弃“无血革命”的想法,依旧是圣贤治国的思想。而我认为,此时的毛泽东思想正处于转型期,既没有放弃改良主义的思维也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就是在向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转折时的一篇代表,特别有研究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自觉的一道里程碑。毛泽东在此期间深受影响,并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说整个毛泽东的人生中,青年时期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时期,我们深刻剖析并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思维变化对整个理解毛泽东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文化自觉对研究整个毛泽东文化自觉也是有着深刻的意义。

2.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文化自觉实践。

毛泽东很欣赏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新思潮思想。读了很多有关于改良主义的文章。

(1)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等十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是湖南第一个纯政治性的进步团体。其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目标是改造中国与世界。从这时候起,毛泽东坚定了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并为之努力。新民学会的取名不乏有一种反对旧制度,主张革新,和为人民的思想。新民学会是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成立的一个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它是湖南翻地反封建的核心组织。

(2)1919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一把刀,一杆枪,以势不可挡的气势从湖南长沙辐射开来,一直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经常加印。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而许多进步青年诸如任弼时、郭亮、肖劲光等就是在这个刊物的影响下开始觉悟,走上革命道路的。《湘江评论》主要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以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思想和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内容。《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中思想性、进步性最突出的刊物之一。可以说这是毛泽尔吸收了中西方思想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后走出的第一步。以刊物影响大众,以刊物唤醒大众,以刊物指导大众。《湘江评论》对当时的湖南和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1919年5月28日,在毛泽东和新民学会其他成员的努力下,湖南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1920年11月底12月初,长沙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在在新民学会的努力下诞生了。

(4)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国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至此,毛泽东青年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早期进行文化自觉实践方面的脉络已梳理清晰。

二、青年毛泽东文化自觉的主要特征

(一) 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的特点。

所谓文化自觉,根据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这也是毛泽东文化自觉的特点。

1.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具有自我觉醒的特点。

1902年至1907年夏,毛泽东先后在韶山南岸、公关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就读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918年10月经杨昌济介绍,到李大钊为主任的背景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在这里获得了广泛接触各种新思潮的机会。五四运动后开始宣扬马克思主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到最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人。这是一个曲折的有选择的自我觉醒过程。而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并未完全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具有自我反省的特点。

毛泽东在私塾就读的六年中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被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吸引,以至于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坚定了自我奉献理念。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善于抓住时代的脉络,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通过实践反省找到了最适合也最正确的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道路。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以来最传统最东方的文化,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先进文化,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毛泽东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并未完全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他想在中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体现。其实当时的中国一直在依附外国还是走自己独立的道路上争论不止,青年毛泽东就是凭借着一股“自强不息”的劲儿在当时的中国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不仅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反思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最终发现中国最适合走马克思主义路线。一旦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为之不懈的努力,这也是毛泽东在无数调查研究和揣摩中国国情的反省当中选择的方向,为以后的毛泽东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具有自我创建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吹到了中国,吹到了湖南长沙,也吹到了毛泽东身边。但是为什么之前陈独秀、王明等人没有成功带领民众走向胜利,最终是毛泽东领导着我们走向成功呢。因为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的套用俄国共产主义的方法。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当时社会的国情,走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但是这是一条曲折的路,我们走的并不容易。毛泽东一直有着自己的见解,不依赖共产主义国际派来的人,不依附于其他强国,而是立足于根本,自立自强,发展本国才是硬道理。最后毛泽东带领我们赢得解放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毛泽东的文化自觉也是具有自我创建的特点。

(二) 青年毛泽东文化自觉的方法。

1.以实践为武器,以实践检验真理。

费孝通曾说过:“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出真知,只有到实地中去调查研究,才能懂得什么是中国的特点,什么是中国的文化的内在本质。”不管什么想法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深加工。马克思主义也而不是空想出来的,丹丹只是靠逻辑推理并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理论。

毛泽东不管是在私塾就读时还是在图书馆看书或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大学读书时,都阅读了广泛的书籍,各个方面的书籍均有涉猎。这先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这还不够。成立新民学会,成立学生联盟,创办《湘江评论》,就是把理论延伸到实际,脚踏实地的实践到底行不行得通。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时就有“实践家”的称号,因为他不仅把实践当做一种源泉和动力,还把实践当做一种武器。这把武器用来修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的枝蔓和错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并不是固定的,实践是能动的,会随着不同情况变化而变化。毛泽东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肯定经历过很多次提出想法——实践——推翻的过程,直到一次次修改最后成功。利用实践这个武器证实真理,然后实践和发展真理。

2.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毛泽东说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但是我觉得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为贴切。因为不管是古今文化,还是中外文化,我们讲究的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早期新文化运动时,胡适和陈独秀发表了许多文章,如在《新青年》发表的《宪法与孔教》、《再论孔教问题》、《复辟与尊孔》等等,都是全面否定和批判儒家思想和孔教势力。甚至于出现过“废除汉字”等口号,对于传统文化持有的是完全批判否定的态度。毛泽东在阅读了许多中西方著作后发觉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不如西方文化的地方。但是他对这些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不支持的。所以,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后来他提出“批判的继承”这个观点,在科学的观点下批判的继承其民主性、科学性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三、青年毛泽东文化自觉的当代启示

(一) 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的影响。

毛泽东通过早期的活动和运动,用实践验证了各种理论后,终于找到了最终坚持认可和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道路。在后来的运动和革命当中也是认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总的来说,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

1.求真务实精神。

湖湘学派的求真务实精神被毛泽东运用和吸收的淋漓尽致,而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理论的接受也对毛泽东终生都产生了影响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青年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和追求马克思主义,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

2.革命的理论支持。

革命只有有了正确的理论支持,才能够获得成功。可以说毛泽东带领的无产阶级获得最终胜利,离不开青年时期文化自觉打下的基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持。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为救国救民奔走,用马克思主义理想为武器,武装革命人群,唤醒民众的思想和觉悟,以共产主义为信仰,最终取得胜利。

毛泽东青年文化自觉也是总的文化自觉当中的一部分,这一系列认知和方法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不断认识、认同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二) 毛泽东青年时期文化自觉的现代价值。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到今天仍然适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党和革命的高尚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然有些当时的精神今天也未必适用,因此还是需要批判的继承。

三、总结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文化顺应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又符合中国国情。是毛泽东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觉醒。而这些文化觉醒至今仍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74-02

作者简介:史娜(1992—),女,汉,湖南益阳,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