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2016-06-25 15:27刘佳丽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

刘佳丽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试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刘佳丽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思想原理。“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条件性、长期性、过程性。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共同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这样一个统一不可分的基点之上,因此,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一)“两个必然”的内涵。

“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的科学结论。列宁又通过对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两个必然”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

(二)“两个决不会”的内涵。

“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马克思以社会发展的动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条件性、过程性、和长期性。

(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关系。“两个必然”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实现这种趋势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前提,两者统一于伟大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二、正确认识“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一)“两个必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并存的时代,但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时期,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难度。此外,在质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在量上,社会主义国家数量也为数不多,由二战后的几十个变成了几个。因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劣于资本主义,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剥削、文化渗透等隐性侵略,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风险越来越大。然而有一点却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之道,也正是“两个必然”所预示的历史发展趋势,使得我们在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景气的条件下,能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枝独秀,不走改易旗帜的邪路,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两个决不会”,将继续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情况下成立的。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处在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的就业、医疗、教育、环境等一些列问题,改革是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当前中国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始终存在,“两个决不会”将继续推动中国的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向纵深推进,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谋求发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一切成果,更好的激发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活力,使生产关系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更好的坚持目前我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好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但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真正确立,必然会经历挫折和失败,新生事物(新的社会制度)与旧事物(旧的社会制度)经过反复的较量,新生事物才能真正完整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新生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同落后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较量,经历数次的挫折,才最终确立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国际资本主义依然表现出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势力与资本主义势力依然在进行较量,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是复杂和长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和平演变”攻势下要继续前进并取得更大的成功,必然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92页.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6-01

作者简介:刘佳丽,女,汉族,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从《庖丁解牛》看当代职业教育的技与道
学校管理别论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