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藏区“9+3”护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6-27 08:03刘晓燕雷春梅王效惠
西部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藏区人性化满意度

刘晓燕 雷春梅 王效惠

(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论著·

人性化管理在藏区“9+3”护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晓燕雷春梅王效惠

(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总结人性化管理在藏区“9+3”护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度的藏区“9+3”护生31人为对照组,2014年度的藏区“9+3”护生34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教学管理,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教学管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水平、护生综合素质以及师生互评满意度。结果①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中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分别为(84.06±6.68)分和(82.91±7.4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2±9.64)分和(69.95±7.9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无菌技术(89.96±3.53)分,静脉输液(90.03±3.33)分,心肺复苏(90.60±3.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无菌技术(84.64±4.26)分,静脉输液(83.92±4.64)分,心肺复苏(84.40±4.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④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3.36±2.78)%和(96.79±3.05)%]明显高于对照组[(85.74±4.09)%和(87.03±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调动藏区“9+3”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藏区“9+3”护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习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藏区;“9+3”护生;实习成绩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重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其内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在管理实践中突出尊重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1]。藏区“9+3”护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全面实施藏区免费教育计划,藏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为藏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支持的重要举措[2],相比于本地实习护生有着独特的差异性,包括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在普遍强调临床实习生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时,忽视了人的个性化、思想、情感和心理等人性化因素[3],这就要求医院在实施管理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注重人文关怀,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持续改进,确保藏区“9+3”护生能圆满的完成实习。我院于2011年7月开始接收藏区“9+3”护理实习生,在对藏区“9+3”护生的管理中,经过摸索、探讨和持续改进,于2014年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了藏区“9+3”护生的管理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接收藏区“9+3”中专实习护生31名,均为女生,其中汉族3名,藏族28名,平均年龄17.7岁。2014年接收藏区“9+3”中专实习护生34名,均为女生,其中汉族3名,羌族12名,藏族19名,平均年龄18.3岁。将2013年31名藏区“9+3”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34名藏区“9+3”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入院考试成绩为(64.4±5.58)分,对照组的入院考试成绩为(64.8±4.96)分(P=0.867)。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2014年度我院接收的34名藏区“9+3”护生的管理中,具体方法如下。

1.2.1以人为本,渗透关怀藏区“9+3”护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4],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护理部专门为刚进入医院的藏区“9+3”护生组织召开见面会,安排各科室护士长、“9+3”护生专职带教老师与藏区“9+3”护生进行实习前的沟通、交流,帮助“9+3”护生尽快的适应环境,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节假日期间,为藏区“9+3”护生举办温馨的茶话会,建立人性化的护理实习工作环境[3],减少“9+3”护生思乡的焦虑情绪,以便护生们能安心的实习。

1.2.2柔性管理,注重细节藏区“9+3”护生文化水平较低,性格趋于内向,不善言谈,大多数护生都是辍学多年后重新拿起书本,走进课堂,接收能力欠佳。具体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内容如下:①护理部为每一位藏区“9+3”护生建立了详细的个人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以便更客观真实地了解每一位护生的思想及工作状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②严格筛选藏区“9+3”护生的“一对一”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有爱心,沟通能力强的临床业务骨干,且“一对一”带教老师应与临床总带教老师分开,以免因带教任务重而分心。③为藏区“9+3”护生设立专门的QQ交流群,不定期地进行藏区“9+3”护生座谈会,倾听护生的心声,及时解决护生心中的疑问,防止护生因不能融入新环境而产生厌学、畏难的情绪。④我院藏区病人较多,鼓励藏区“9+3”护生利用自己的民族优势,为科室做翻译沟通,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⑤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良行为矫正,保证矫正效果。⑥建立合理的奖励措施,依据护生在实习时的表现, 以及患者反馈回来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问卷情况, 对“9+3”护生给予评星奖励, 从而促进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综合护理质量。

1.2.3真情关爱,以情育人[6]我院专为藏区“9+3”护生安排寝室住宿,在实习期间除免去护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外,还不定期到寝室关心护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同时督促护生准时回寝,定时学习执业证考试的相关书籍,保证安全的同时,促进了沟通和交流。

1.2.4联谊交心,增强凝聚力人性化管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顺应社会潮流的需要,是护理管理人本原理关于“坚持把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重视人的需要”[7]的根本要求。临床带教者在护生心目中的角色是帮助和促进者,而并非信息的传递者,换言之,临床带教者是护生学习和生活的提供者。经常与护生交心、谈心,交流各自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感到带教老师的温暖和集体中存在的价值,以便了解护生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让其安心工作及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

1.2.5效果比较①实习结束理论成绩比较: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急救知识三项理论测试。②实习结束操作技能成绩比较: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无菌技术、静脉输液、心肺复苏三项操作测试。③综合素质考评:综合素质考核主要从仪表仪容、实习态度、爱伤观念、沟通能力、团队协作5个方面进行考核,单项分值为5分。④满意度调查: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双向测评,即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和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对比观察组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救知识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理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2.2两组护生操作技能成绩对比操作技能成绩包括无菌技术、静脉输液、心肺复苏3项。结果显示,观察组3项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2.3两组护生综合素质对比综合素质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生综合素质比较±s,分)

2.4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测评和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人性化管理前后满意度测评结果比较±s,×10-2)

3讨论

临床实习是使护理专业学生获得护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环节[8],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去的一个转折过程[9],也是学生迈向社会开始护理生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在临床老师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掌握为患者实施救护及护理操作的学习过程[10]。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的大力倡导,护理带教也不能重复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临床教学上,对“9+3”护生实施人性化管理,以营造良好的临床实习环境[11]。

人性化管理指的是应用正确人性观以现代人本性特点进行管理,有人将人性化管理称为一种敬畏生命、重视生命价值、发展个性的管理思想[12]。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藏区“9+3”护生的管理改进中,通过宽松、和谐并充满人性化管理手段,为护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实习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以熟练应用各项护理常规操作,工作中表现充满自信和热情,护生对带教老师普遍满意,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13]。

我院在对藏区“9+3”护生实施人性化管理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①对藏区“9+3”护生进行人性化管理首先应做到有爱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带教老师与“9+3”护生采用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方式,建立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藏区护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医院的实习环境中,让护生有归属感,才能安心实习。②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是结合临床实例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藏区“9+3”护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学习基础的差异,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接受能力欠佳[15]。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学习心理上易出现低自我效能感[16],自卑心理较重,实习缺乏稳定性、持久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护生的自尊心,本着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降低理论要求的原则,多讲基础内容,尽量放慢进度,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知识传授给藏区护生。要有耐心,应多讲、多提醒、多提问,反复示教,针对藏区“9+3”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兴趣浓厚的特点,多给予实践操作机会,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识要点,提高护生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效率[17]。 ③细节管理。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评估每一位藏区“9+3”护生的特长和优缺点,通过倾听、沟通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及时对护生进行帮助和引导,多为“9+3”护生提供能与其他同龄汉族护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和接纳,多给其一些才艺展示的机会,减轻“9+3”护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她们的特长,建立积极自信心。④每季度召开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座谈会,主要是对这一阶段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对科室和科室对实习生反映的问题作出反馈和进一步强调。⑤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人性化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18-20]。在实习过程中护生正处在学习阶段,思想和行为有较强的模仿性,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护生在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所以带教老师在工作中应以身作则,为护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护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引导护生注意自己的形象,学会尊重患者,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同时把语言的技巧、安全意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知识融入其中,确保“9+3”护生能圆满的完成实习,为藏区培养出合格的护士。

4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有利于调动藏区“9+3”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藏区“9+3”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以情育人的人文关怀方法,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提高了护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沟通能力,进而提升了师生间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德芳,汪淼芹,刘艳.人性化管理在中职护校女生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70-571.

[2]童兰芽,李浪涛,黄定兴,等.藏区“9+3”学生文化背景迁移后心理健康促进策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89-3091.

[3]吴琼, 商祥芹, 雷柳婵, 等. 浅谈临床实习生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106-107.

[4]董文菊,何剑,王大雪,等.人性化管理在藏族护生临床实习中的运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87-88.

[5]吴琳珊.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291.

[6]樊云霞,徐志娟.9+3护生的带教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3,6(6):179.

[7]赵丽娟.护士长应重视对护士实施人本化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4, 4(3):26.

[8]陶娟,杨丽黎,金学勤,等.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92.

[9]刘丽黎,陈雪. 提高临床护生综合素质的带教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0):779-781.

[10] 周影,肇丽群,肖思洁,等.藏区“9+3”护理专业学生实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76-78.

[11] 高云, 周丽娟. 在校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2,26(4):1131-1132.

[12] 李雪飞.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626.

[13] 张文行.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9(2):510-511.

[14] 杨邦翠, 杨兴华, 陈柯, 等. 护理专业藏区9+3 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探讨[J]. 全科护理,2012,10(12):3450.

[15] 陈洪芳,张敏,刘仲英,等.9+3藏区护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05.

[16] 唐虹.藏区“9+3”学生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3):91-92.

[17] 卢李静. 临床教学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4):113-114.

[18] 赵立新,左桂芹,王敬华. 人性化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3):465-466.

[19] 陈晓丽,刘红,朱群仙. 人性化护理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眼部视力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4):628-630.

[20] 朱锐,种丽双,王振生,等. 人性化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7):1088-1090.

Humanization management in Tibetan “9+3” application effect in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LIU Xiaoyan,LEI Chunmei,WANG Xiaohui

(363HospitalofChinaAviationIndustry,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human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results in Tibet “9 + 3”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31 2013 Tibetan “9+3”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34 2014 Tibetan “9+3”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iz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perational skill level, overall quality and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basics and specialist knowledge were (84.06±6.68) and (82.91±7.40),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asics, 73.32±9.64; specialist knowledge,69.95±7.98)(P<0.05). The aseptic technique,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CPR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verall qu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Humane management can mobilize Tibetan “9+3” protect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ibetan and teaching practice quality “9+3”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Humane management; Tibetan; “9+3” nursing students; Practice results

项目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20276)

通讯作者:雷春梅,Email:35782454@qq.com

【中图分类号】R 192.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6.06.031

(收稿日期:2015-12-28; 编辑: 母存培)

猜你喜欢
藏区人性化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人性化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