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

2016-06-27 18:00陈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举文化教育

陈堃

摘 要 金华书写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影像,能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华地方文化的表现和影响。考察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不仅是要明确有多少诗作涉及金华,更要进一步探究书写的表现及其中的原因。由宋代诗歌中的“金华”元素,特别是其中的金华意象,可窥宋代金华在科举、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 宋代诗歌 金华书写 金华意象 科举 教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金华历史悠久,教育发达,科举兴盛,文人交游自然十分频繁,南北朝时期以来,许多文学家都留下了有关金华的作品。在这些诗人创作的诗歌中,“金华”及其相关意象频繁出现。宋代非金华籍作家诗歌创作中金华书写的内容,是金华文学宝库之珍宝。而从其中有关金华书写的常用文学意象的运用,以及诗歌的历时性发展的脉络中,不难看出,金华长时间获得众多文化名人特别是一些著名文学家的关注,这本身就是金华文化发展史中十分珍贵的财富,也是金华有别于其他县域,创造了它独特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代歌咏金华的诗文中,李清照的作品的非常突出的。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兵渡淮,江、浙驿动,51岁的李清照已在杭州整理完成《金石录》,并写成了《金石录后续》。她就动身由水路沿富春江溯江而上到金华避难。路经建德严子陵钓台,感触颇深,写下了《钓台》一诗。当年10月抵达金华,诗人得到了金华父老的友善接待,使她饱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这座古老而宁静的江南小城使诗人的身心得到了休养,并在这里创作出《打马图》、《打马赋》、《晓梦》、《题八咏楼》、《武陵春》等一批不朽之作。李清照在当年11月所作的《打马赋》中写道:“……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由林者谋人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知所之。余亦自临安溯流,过严滩,抵金华,卜居陈氏北,乍释舟楫而见窗轩,意颇适然。”历经战乱之苦而得安身之所,诗人对金华老百姓的热情和周到实在颇为感慨。这种感受在同年所写的《晓梦》一诗中更表露无遗:“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因缘安期生,遍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金华的人文风物是很感亲切和喜爱的。她很快便熟悉了金华,并且交往甚广。她多次游历了金华山赤松宫,对道家的处世态度不无欣赏,这或许是饱受人生颠沛之苦的必然反应。李清照对金华富庶丰饶颇为欣赏,对肥嫩如船的白藕和硕大如瓜的枣子十分惊喜。她与金华的市井百姓来往甚密,把长发飘飘,面容姣好,轻声侬语的少女看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来欣赏,甚至与金华乡绅学究一道,拥炉煮茶,高谈阔论。当然,尽管李清照说:“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乡?”但她是一位有浓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国事家事既然已如此,想起山河破损,朝庭偏安一方,想起家破人亡,卜居江南,她便愁思万端而不得安宁。在金华所写的《打马图》、《打马赋》、《武陵春》、《题八咏楼》等诗文都传达出这种信息。《打马图》450余字,《打马赋》近600字,虽写的是李清照改良打马这种闺房游戏,实际上却寓意颇深。寄托了她的政治思想和希望。所谓“说梅止渴,稍苏奔之心;画饼充饥,亦寓踔腾之志。”她在《打马赋》最后的乱辞是写道:“佛貌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徒。满眼骅骝杂,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贞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诗人尽管年老了,没有年青时志在千里的雄心,但依然十分敬仰和神往如木兰女那样横戈从军。把这种政治理想寄寓于打马这种闺房游戏的改革上,也从一具侧面折射出李清照性格的开阔和爱国怀家的情怀。李清照十分热爱金华优美的山水和古老的文化,然而却又往往钩起她内心无限愁思。她在金华第三年春(1135年)写下一首词情凄哀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双溪即现在金华婺江双溪口地段,自古为金华十景之一。暮春的双溪景色美得令人屏息,然而李清照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光,却一下钩起亡国之恨,飘零之苦,寡居之悲。只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率直的比喻,李清照历经人生沧桑的暮年情愁便跃然纸上。然而,诗人的人生态度依然是积极的,词虽然感情浓郁凄哀,却并不给人以绝望之感。同年春天,李清照登临金华古楼八咏楼(建南朝齐隆昌元年,现尚保存完好),面对滔滔东去的婺江水,诗人联想起年轻时吟哦过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她挥笔写下《题八咏楼》的千古绝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真是荡气回肠,“倜傥有丈夫气。”八咏楼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今为金华最著名景点之一,此诗也为金华赢得了“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美誉。李清昭避乱流寓金华时,诗人写了江南山水的雄伟壮丽,可这江山留与后人的却不是自豪和欣赏,而是无限的愁苦,诗人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强烈的忧国之情。绍兴五年五月三日后,史书有关李清照行踪便基本没有记载,也不见诗人的新作品传世,清照此后的身世便成为一个谜。清代学者俞正燮的说法是:依弟居老于金华。

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自然不仅仅局限于金华府城。婺州所辖各地方,也是闻人吟咏的对象。东阳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尤其值得一提的在自南北朝时期起,众多文学大家创作了歌咏东阳的诗歌作品。仅宋代就有苏轼、苏辙、梅尧臣、吴炯、何宗社、钱樵、王概(蜀人)、王安石、钱宝臣、龙庞(天台)、朱熹、魏了翁、叶适(永嘉)、陈傅良(瑞安)、王信(丽水)、刘过(龙州)、陈亮、辛弃疾、刘黻、陆元钧(陆游之父)、陆游、叶梦得、何坦;元代:黄溍、黄镇成、刘基、朱棣、吕祖谦、赵善政、宋濂、王晃等人有诗文歌咏东阳。其中最有名者,莫过于苏轼的《寄题水乐亭》。东阳水乐亭西岘山两峰间,宋熙宁中县令王概作亭涧上,该亭今虽已不存,但此作广为流传。苏轼曾钟情东阳岘山海月,爱此有声无调清流,与在东阳任县令的四川老乡王概书画传谊。熙宁三年(1070)冬十二月,法轮寺僧人出资构筑一亭于东阳西岘峰山涧之上,作爬山登岩,观水休息之用,王概命亭为“水乐亭”,并用丹青向苏轼求诗,苏轼与弟辙欣然允诺,挥笔写下了《寄题水乐亭》与《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盛赞其胜。人以地名,地以人贵。苏东坡兄弟题诗,水乐亭名声鹊起,永垂青史,为东阳历史文化书写了不平凡的一页,积淀了不可多得的人文基因。至元代天历二年(1329)由知县赵铉重建,并买碑复刻苏诗。在亭废之时,有好事者将苏氏之诗赋刻于杭州南山水乐洞,一时传为笑话。明代万历辛丑(1601),由卢洪春移建于东岘峰滴水岩东边。清代乾隆甲申(1764),由知县李德举移建于紫云岩下。并次东坡韵赋诗赞曰:“岘山对峙夹清流,飞崖逗磴淙石窍。”

历代名家写东阳的诗歌中,自西甄山出现之后,较为常见的意象有灵岩寺、寒碧亭、水乐亭、吴宁台、岘山、石洞书院、西岘峰、小桃园、八华书院、白云洞、小桃源、巍山等。另外,唐太宗赠厉文才、马戴赠厉元、苏轼赠滕元发以及大量元人成效东阳教育等作品也较为有名。而从主要作品出现的时间看,宋代最多,南宋尤甚,元代次之,这也与东阳在宋元时期的文化史地位是相一致的。

从宋代金华诗歌的书写的对象不难看出,有关金华的宋代诗歌,自始至终是与金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从诗歌书写的意象其文学意蕴中可见,考察金华诗歌作为金华宋代文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影响着金华文化的发展。唐代前,金华宋代诗歌主要受文化南迁影响,堪称文化发蒙期。而到了唐代,金华科举开始以一县之域闻名全国,随后,教育逐渐发达,南宋及元,婺学发展,终至文化兴盛。金华小县,氏族兴盛,文风家风蔚然如春,人才辈出,泽被后世。

从宋代诗歌金华书写的内容和发展历程看,金华人文精神的积淀是自然与金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密切相关的。但是,金华文化发展催生人才崛起的历程却十分值得肯定,也颇有值得外域借鉴之处。诚如蔡一平在比较浙江几地人才发展历史时所论,金华人才成长于斯环境,本身就难能可贵。而在此基础上再来比照宋代金华诗歌出现众多名家作品的原因,就更能明确人才成长于文华兴盛的必然关系

金华自古以来积淀了笃厚学风,凝聚了尊师重道,勤耕苦读的传统。对内,修身以求至善;对外,治学以求至真。地方研究者将金华誉为浙江人才重镇,一方面,金华进士相较于其他县域,数量甚众;另一方面,金华进士虽多重政治实绩与人格修养,但是他们或主动或自然与文学产生着联系,创造了诸多文学作品,对文学思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着金华地方文学乃至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

总体来看,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主要基于文化重心南迁的历史客观原因和科举教育不断发展的内力,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以“水乐亭”为代表的金华地方文学意象,保留了金华文学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浸润了金华发展成为著名的教育之和浙中文化重镇的诸多成因。“阅读文本已经成为阅读城市的方法之一”这句话放在对有关金华书写的宋代诗歌解读中,似乎同样适用。宋代的金华地方文学意象,是了解金华历史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材料。而从一个小小的县域考察,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不仅是金华文学之花,更是浙江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 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孔令纪.中国历代官制[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3.

[3] 王嘉良.浙江文学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4] 徐志平.浙江古代诗歌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5]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科举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