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大秧歌》看大秧歌民俗的影像表达

2016-06-30 10:48邵贵媛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秧歌民俗文化

邵贵媛

(青岛滨海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从电视剧《大秧歌》看大秧歌民俗的影像表达

邵贵媛

(青岛滨海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 要】电视剧《大秧歌》通过影视手法将海阳大秧歌与现代的影视审美理念进行了融合创新,展现出海阳大秧歌的影视开发潜力,赋予了大秧歌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影视生命力。

【关键词】大秧歌;影视语言;叙事功能;民俗文化

《大秧歌》电视剧的热播让广大观众熟识了烟台海阳的大秧歌。该剧讲述了19世纪30年代乞儿海猫,回海阳寻亲,经历的家族恩怨、革命抗战的传奇故事。全剧以大秧歌为切入点,交织出一幕幕爱恨情仇的故事,该剧多次展现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场面,并将大秧歌与主人公及其家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影视语言展现了大秧歌的艺术风采

电视剧《大秧歌》中共出现了六场大秧歌表演,每一场秧歌都各有特点。大秧歌第一次亮相惊艳四座,电视剧第四集中吴、赵两家正月十三斗秧歌以争夺出海权。剧中通过一组吴、赵两家秧歌队中两个乐大夫的特写镜头拉开秧歌队正面交锋的帷幕,两位乐大夫斗秧歌时,一组全景镜头展现了抻、提、拧、腾空360度旋转的舞秧歌姿态,体现出海洋大秧歌刚健有力的武术元素,快慢动作的交替使用,表现出了海阳大秧歌刚柔并济的艺术魅力。全景仰拍镜头的切换及对整体场面大远景的俯拍展现出两家秧歌队中各个角色的扭舞动作,将海阳大秧歌“跑扭结合”、“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①的舞蹈形态呈现了出来。电视剧中对6次大秧歌的出现,都有着精彩的画面表现,将海阳大秧歌变换多样的秧歌动作与队形变化从各个角度呈现给了观众,《大秧歌》中镜头的流畅转换与组接将海阳大秧歌的阵容阵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海阳大秧歌的精彩唱腔,展现了秧歌剧独特的民俗文化艺术魅力。海阳大秧歌素来有歌舞结合的特点,不仅仅有着变换多样的秧歌动作,还有着趣味浓郁的秧歌唱腔,这在剧中也真实地呈现了出来。电视剧主创者深入海阳地区调研,邀请海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于春华做秧歌指导,根据剧情的发展为几个场景的大秧歌配上了不同的唱腔。斗秧歌场景中两个乐大夫的唱词设置回环斗智:“燕子钻天云里走,犬马下山乱点头,猫头鹰枝头声声的叫呀,屎壳郎赵家面门口滚绣球”、“耗子咬天好大胆,马王爷我有三只眼,睁一只来闭两纸啊,看你吴家敢翻天”通过典型的胶东唱腔与风趣幽默的唱词,令观众忍俊不禁。

剧中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全景式地展现了烟台海阳大秧歌的民俗文化精髓与亮点,记载了大秧歌的民俗文化形态,彰显了其丰富的民俗艺术魅力。

二、故事情节赋予了大秧歌叙事功能

据记载,海阳大秧歌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风格粗犷、热烈、质朴、欢快,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剧《大秧歌》把大秧歌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无缝融入到剧情当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大秧歌的民俗风蕴呈现给了观众。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提到“一个故事是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设计”,分别是“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②电视剧《大秧歌》大中“秧歌”被赋予了叙事功能,参与故事情节发展,大秧歌成为一条隐形的线索,串联起了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五个环节,支撑着整个故事的框架。大秧歌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剧第四集,正月十三吴、赵两家斗秧歌,此时海猫回到虎头湾寻亲,刚刚相认的亲生父母被逼死,海猫被囚,彻底打破了海猫的生活平衡,成为剧中故事的激励事件;大秧歌第二次出现在电视剧第七集,海猫失去双亲,又被当众沉海,得救后海猫内心自觉激发起复仇欲望,与吴、赵两家矛盾激化,剧情矛盾纠葛进一步发展;第二十六集时,大秧歌第三次出现,吴、赵两家迎花轿的秧歌队相遇,三年前被当众枪毙的海猫,重新回到了虎头湾,迎亲未成,海盗出现,海猫与剧中各方矛盾危机进一步激化,剧情继续发展,整部电视剧的大高潮呼之欲出;第五十一集,大秧歌第四次出现,这次是为日寇扭秧歌,通过大秧歌辱骂了日本人,引发日本人屠村,民族矛盾激化,电视剧进入高潮;大秧歌第五次出现在第六十五集,赵大橹和赵香月结婚,吴、赵家族和八路军女秧歌队一起扭秧歌庆祝,海猫却被日本间谍刺伤,危在旦夕,之后海猫出现在抗日战场上,电视剧又一个高潮迭起;第七十九集大秧歌第六次出现,日本投降,民族危机解除,人们穿上行头扭起了秧歌,欢送人民军队赴东北战场,家族和解,陋习破除,故事结束。大秧歌的出现与剧情发展息息相关,每一次都出现在剧情转折发展的关键点上,引发主人公的命运变化,推动剧情起承转合地发展。

三、细节设计增强了大秧歌的文化张力

《大秧歌》中的大秧歌表演不仅仅有着叙事功能,还通过大秧歌的细节呈现,再现了胶东海阳人民的生活,渗透了胶东海阳的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在胶东的民俗习惯里,农历正月十三是龙王生日,渔民会举办祭祀活动,准备出海。第四集中吴赵两家的斗秧歌争夺出海权,就是定在农历的正月十三,还原了胶东的风俗传统。电视剧《大秧歌》中前四次的秧歌表演,都有着女人不能扭秧歌的规矩,海阳大秧歌在早期的祭拜神灵仪式中女性角色不能进家庙祭拜神灵,体现出了山东儒家文化中传统的、森严的礼乐等级观念。在为日本人表演秧歌的场景中,秧歌的唱词精彩地融入了胶东俗语:“大东亚,共荣圈,黄鼠狼给鸡来拜年,都说兔子尾巴长不了,秋后蚂蚱还能蹦几天”……“嘴馋了,说实话,生吃螃蟹活吃虾,鲅鱼饺子紫菜汤,热锅里头就煮王八”这些秧歌唱词带着胶东口音,民俗气息浓郁,并且令观众在听觉上感受到了海阳大秧歌传统的秧歌戏艺术,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烟台的民俗文化。

电视剧《大秧歌》的编剧夏仁胜在创作剧本时,深入胶东地区,搜集胶东地区的抗战故事,深挖细节,丰富剧本内容,他曾说:“有人问我《大秧歌》与其他抗战剧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想就是我们融入了更多真真切切的胶东故事,加入了老百姓活生生的生活,也夹杂着丰富的恩怨情仇。”③剧中将家族恩怨融入到胶东的抗战故事,大秧歌被赋予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家族争斗、祭祀、庆祝的仪式,更是胶东人民民族大义的象征。剧中大秧歌的艺术张力得到升华,成为了胶东红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四、结语

《大秧歌》充分体现了电视剧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对电视剧来说,通过镜头对大秧歌的影像表达,增强了电视剧的亲和力,拉近了电视剧与观众的距离,提升了电视剧作品的艺术意蕴,在影视叙事中大秧歌风俗的无痕融入,丰富了电视剧的作品内涵,充实了剧情内容,提升了电视剧的情感价值。对海阳大秧歌的民俗文化来说,电视剧的播出提升了海阳大秧歌的知名度,更好地传播了大秧歌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形式,通过剧情和主题的表达,大秧歌传递出了胶东精神,丰富了大秧歌的民俗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①丛盛.海阳大秧歌[J].走向世界,2008(1).

②罗伯特·麦基.故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③王遥驰,刘涛.《大秧歌》演绎胶东红色历史[J].走向世界,2015(11).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22-02

作者简介:

邵贵媛(1988-),女,山东烟台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校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山东民俗文化的影视开发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R16;2015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齐鲁文化的媒体镜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5WB57。

猜你喜欢
大秧歌民俗文化
小学生课间操跳特色大秧歌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夏夜蛙鼓
大秧歌扭起来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家乡的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