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16-06-30 07:00孙金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文/孙金彦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新郑)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文/孙金彦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

[提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河南省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并提出可借鉴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对策建议

本文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5KYYB1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DC-2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3日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不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经济总量来看,2013年河南省经济总量为32,155.86亿元,同比增长9.0%,与2000年的经济总量相比增长了5.36倍。2014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生产总值为25,445.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2014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715.19亿元、13,804.02亿元和7,926.22亿元,分别增长了4.3%、9.4%和8.7%。2014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比1~8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量都有了大幅攀升。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显示,2013年全省新签协议合同金额为11.542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34.5659亿美元。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内各市利用省外资金总额为6,197.5亿元,新签协议总额为19,281.8亿元。从国内来看,河南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从国外来看,河南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而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投资额相对较少,但其增长势头强劲。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的选取。为了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用2000~2013年河南省经济总量(GDP)数值作为衡量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即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并选用2000~2013年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以及代表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来作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用以衡量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具体指标选取如下:Y代表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X1代表外商直接投资(亿元)、X2代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元)、X3代表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文中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同时,为了剔除价格因素,使数据更具有可比性,并且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则需要对三个经济变量取自然对数,即为:lnY、lnX1、lnX2、lnX3。首先,为了检测经济增长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Eviews6.0软件,计算出的lnY和lnX1、lnX2、lnX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925、0.992625和0.974282。由于lnY和lnX1、lnX2、lnX3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以上,说明四个变量之间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河南省经济增长和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应存在较显著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次,通过Eviews6.0软件,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趋势图分析可知,四个变量同时存在有上升趋势,可以初步判定该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

(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普遍使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文中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时间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若时间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就说明该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即两个本来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却存在有很高的相关性。通过Eviews6.0软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来检验Y和X1、X2、X3之间的平稳性,其检验结果见表1。(表1)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可知,包含Y和X1、X2、X3四个变量的原序列ADF检验值分别为-1.164795、-1.945214、-4.830408、-3.080388,显然四个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886426,说明此检验结果不能拒绝原假设,即Y和X1、X2、X3之间存在的是非平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对Y和X1、X2、X3四个变量继续进行一阶差分检验,检验结果分别为-3.235362、-3.418043、-2.028289和-3.088428,仍然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5.295384。紧接着对检验结果进行二次差分,得出的ADF检验值分别为-3.582823、-5.103408、-3.423307 和-3.423307,均小于1%显著水平对应的临界值-2.816740。这就可以拒绝原假设,即时间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在检验出Y和X1、X2、X3之间存在二阶平稳后,就满足了协整检验对变量检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对Y和X1、X2、X3进行协整检验。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三)协整检验。因为非平稳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就是说,具有同阶单整性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因此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对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对非均衡误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来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非误差均衡序列平稳则不存在协整关系,反之亦然。

本文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OLS方法估计回归方程:

估计结果为:

表2 残差项ADF检验结果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进一步说明变量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变化的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前面已验证lnY、lnX1、lnX2和lnX3序列是二阶单整的平稳序列,并具有协整关系,这就具备了进行格兰杰检验的条件。因此,可以直接用lnY、lnX1、lnX2和lnX3序列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表3)由表3中的检验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河南省经济增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格兰杰原因,即我省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到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同时,上述检验结果也表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也是其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进而说明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五)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序列lnY、lnX1、lnX2、lnX3均为二阶单整的平稳序列;(2)通过协整检验可知,LnY、lnX1、lnX2、lnX3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说明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变量之间是有均衡关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比率,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的变量之间存在有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能够直接显著地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能够直接带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重分类选择,根据河南省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承接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避免盲目性的招商引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产业转移基础的产业承接。河南省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大,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说明河南省产业价值链的提升空间比较大,通过改造传统工艺、新产品开发等价值链升级路径,从而实现承接产业的不完全转移到产业的完全转移的过渡。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国才,潘锦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应转向.经济纵横,2014.5.

[2]王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分析.改革与战略,2011.7.

[3]于倩,江晴.协同演化视角下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互动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