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生死关系

2016-06-30 07:56王艳洁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我

王艳洁

摘 要:《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在1939年以其人气小说《友情》为原型再创作的小说。《友情》和《爱与死》两部小说的情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友情》的女主人公杉子得到了爱情,《爱与死》的女主人公夏子却因为流感而死。相似的情节,为什么杉子能得到爱情而夏子只能抱病而逝呢?本文结合当时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及夏子行为表现,分析造成夏子死亡的根本原因,探寻女性的自我意识与其生死的关系。

关键词:爱;女性解放运动;自我;生死

一、《爱与死》故事梗概

村岗是一个不得志的作家,因缘际会得到野野村赏识,与其成为好朋友。常常去拜访他,因而结识了野野村的妹妹夏子,但是对夏子的印象并不深。夏子非常喜欢村岗的作品。并且悄悄地暗恋着村岗。村岗应野野村之邀参加野野村生日派对,却在派对上被一群年轻的文学青年刁难,正当村岗束手无策之时,夏子用一个干脆利落的空翻解了村岗窘境。自此以后村岗发现自己忘不了夏子两人在慢慢的来往中,村岗渐渐被生机勃勃的夏子吸引,与之成为了恋人。村岗的母亲担心村岗和夏子的感情,拜托在巴黎的叔叔邀村岗去巴黎。村岗应叔叔之邀前往巴黎,夏子为了成全村岗与其忍痛分离,在日本痴痴等待村岗归来。在村岗在巴黎期间二人鸿雁传书,千里递相思。夏子在经过半年的等待之后,终于盼到了村岗的归期,却在村岗的归途中突染流感,抱病而亡。

二、日本女性解放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随着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西方思想开始传入并影响日本。其中欧洲妇女解放运动,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使日本女性从蒙昧走向觉醒。部分先进女性为了捍卫女性权利,解放女性而勇敢地走在斗争前线,同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男尊女卑社会抗争。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解放运动家当属岸田俊子,福田英子等人。

岸田俊子为了宣传女性思想唤起同胞姐妹的觉醒,到处演讲,撰写文章,热心改造束缚女子的恶风陋习。她于明治16年发表的《告同胞姐妹》被认为是日本最初的有女性创作的女权论。岸田俊子追求的女权思想不是只追求男女同权,而是在尊重女性本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女性的作用,并且女性首先要自我反省。岸田俊子的开阔视野为日本女性的解放运动打下了基础。岸田俊子演讲影响了一大批的女性,福田英子受到岸田俊子的鼓舞,也开始投身于女性解放运动。

福田英子深感到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于明治16年发表了《人间平等论》。在她看来,改变女性的意识至关重要,有了学问才能拥有与男子同样的“人权”。因此必须唤醒女性,使广大女性都能觉醒,不再蒙昧无知,继续受到“男尊女卑”的荼毒,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明治18年日本政府制造了大阪事件,福田英子作为“忧世爱国的女斗士”被捕入狱,明治23年因明治宪法颁布获释。

但是,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受到了政府和社会思想古旧的人的激烈反对。明治18年,第一次伊藤博文内阁文部大臣森有礼声明“贤妻良母教育”是国策,翌年向全国女校高等女校颁发《学生教导方要项》。 而且日本上千年“男尊女卑”思想是很难改变的,它深深地刻在当时的日本人心里,难以擦去。所以当时的日本女性解放运动并不是很彻底,因而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也是有限的。

三、自我意识与生死的关系

(一)夏子的自我意识

夏子是大正时期接受新式教育天真活泼的女学生,因哥哥野野村与村岗的来往与村岗有了交集,也许是哥哥野野村对村岗另眼相看的缘故,夏子也喜欢看村岗的作品。夏子迷上了村岗作品的同时也迷上了村岗本人,但是村岗却认不清夏子,只是隐约记得她是野野村的妹妹,真正对她有印象还是在野野村的生日派对上。虽然野野村早就告诉他妹妹很喜欢看他的书,他也是笑笑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夏子是个聪明又勇敢的女孩子,当她看到喜欢的人被那些文学青年刁难,勇敢地站出来用一个漂亮利落的空翻解了村岗的窘境,此时的夏子已经在无意识中为自己的爱情做出努力。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空翻,伴着这个空翻同时产生的还有夏子的“自我”。“自我”督促着夏子为爱情做出很多各种各样的努力。当夏子收到村岗的来信,拜托她为朋友的派对出一个节目时,夏子便费尽心思编排了很有意思的节目,把自己独特的一面展示给村岗看,大方地向村岗展现自己,让他认识美好的自己,吸引他的目光。甚至为了和村岗交流不惜撒谎也要留住想要回家的村岗。撒了谎又能很坦率承认直接地告诉村岗“我要不那么说的话,您就回家了,所以我就撒了个小慌”。在和村岗独处的这段时间夏子和村岗谈了很多,此时夏子观点独特,灵动有趣十分可爱。

夏子的每一次努力都让自己靠近村岗一步,每一次的努力都是“自我”在指导。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努力的夏子生气勃勃,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深深地打动了村岗,终于和村岗成了恋人。“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欢喜。但是最大的欢喜之一,是我做了俘虏。夏子如今已是我所不可缺少的存在了。”村岗完全被夏子的魅力倾倒,爱上了这个为爱而勇敢行动的女孩子。

(二)夏子自我意识的丧失

夏子和村岗两情相悦,却因为村岗去巴黎游学而分别。夏子屈从于“为了村岗着想”而赞成村岗去巴黎游学。这可以说是夏子“自我”意识丧失的起点。村岗接到叔叔的来信去找夏子商量要不要去巴黎。夏子最开始是犹豫的,野野村问夏子:“去巴黎对村岗很有益处,你也赞成他去吧。”夏子回答说:“我不知道”。夏子犹豫是因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村岗的“自我实现”相冲突。夏子是因为自身的“自我实现”而吸引了村岗,从未想过自己的“自我实现”会和村岗的“自我实现”相冲突,所以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冲突。但是最后她选择让村岗完成“自我实现”。 当夏子做出这个决定,她的“自我”意识便开始丧失。她从未想过村岗会离她远去,所以当村岗离开他去巴黎之后她觉得寂寞,等待村岗归来变成她活着唯一的希望,生活暗淡无光,人生毫无意义。在村岗离去的每一天里,夏子的痛苦都不曾减弱,等待村岗归来的时间内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为了村岗,她写信给远在巴黎的村岗说,我在学做菜,这样以后每天都能让你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在学弹琴,因为你喜欢听我弹琴。。。夏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岗,完全忘了“自我”。

夏子对村岗说“为了使你能创造伟大的事业,我决心忍受任何的辛苦。哥哥告诉我各种各样的事情,他说:人生不是以快乐为目的,哥哥的话很对,我懂得了人生是有更寂寞的义务”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消失殆尽了。此时夏子遵循“美德”,认为成就恋人或丈夫是一个女人应尽的义务,但她同时又认为这是一个“寂寞”的义务。这是因为她失去“自我”,人生中心变成村岗,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村岗为中心而存在。夏子失去自我,灵魂也慢慢死去,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三)自我意识和生死的关系

夏子虽然是大正时代受西式教育的新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勇敢地接近,但是日本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让她时时为村岗着想,站在村岗地角度看待所有事情。当村岗的“自我实现”和夏子的“自我实现”相冲突时,夏子选择“自我牺牲”来成全村岗。夏子并没有意识到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女性的“自我实现”和男性的“自我实现”一样重要。夏子为了村岗牺牲自己。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自我牺牲并非至高的美德,唯有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才是合乎伦理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夏子的自我觉醒并不能说很彻底,这同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的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女性想摆脱这个陈旧的观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彼时政府鼓吹“贤妻良母”教育,阻扰女性进一步觉醒,解放自己。在此种情况下,夏子“自我意识”的不彻底以及夏子的死亡似乎都是注定的。

夏子勇于追求自己所爱,大胆地靠近村岗,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非常吸引人。这样的夏子因为爱情光彩照人,美丽异常,村岗渐渐为她动心。可是夏子在爱情里迷失,退化成日本男尊女卑社会中的传统女性,为了爱人而牺牲自己失去“自我”。在面对自己的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时没能守护自身价值,忠实自我,这导致她面对自己的“自我实现”和村岗的“自我实现”相冲突时,会失去自我,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灵魂,但是夏子在和村岗交往后就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和“灵魂”。没有了灵魂,躯体就等于行尸走肉,没有在世界上存在的必要。所以夏子才会因流感而死。

四、结语

夏子因爱情而凸显“自我”也因爱情而失去“自我”。夏子失去“自我”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夏子的“自我意识”没有真正觉醒,所以特别容易失去。当时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本身不彻底,导致大正年间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没有真正觉醒,周围环境还残留着很多传统观念。当女性遇到阻力很容易向传统观念转化,将仅有的“自我”失去。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无法抵挡的,女性的真正觉醒时必须的,所以“自我意识”不能真正觉醒的女性是必然要消失的。这场“女性解放运动”是从西方传来,轰轰烈烈,夏子不能真正觉醒,所以因那场从西方传来的轰轰烈烈的流感而死。

参考文献:

[1]武者小路实笃.『友情·愛と死』[M].角川文库,1947.

[2]山室静.『友情·愛と死』[M].角川文库,1966.

[3]李想.从《爱与死》看武者小路实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变化[D].吉林大学,2008.

[4]邓静姿.武者小路实笃失恋物语中的“母亲”[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邓静姿.武者小路实笃失恋物语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以《天真的人》《友情》《爱与死》为中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64-65.

[6]邵尚.解读《爱与死》中的生死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91-94.

[7]李丛.武者小路实笃“爱情三部曲”中女性形象解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1:153-154.

[8]刘立善.梅特林克影响下的武者小路实笃[J].外国文学评论,1994,01:123-128.

猜你喜欢
自我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论《金色笔记》中的自由、自我及言意矛盾
中国商业广告中的“自我”呈现
对戏剧艺术表演中自我与角色关系的探究
认同的崩溃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