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舞的文化特点及成因

2016-06-30 13:31杨浩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杨浩

【摘 要】满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文化特点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性及民族统一与融合性,满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发扬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满族民间舞;文化特点;成因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69-01满族民间舞蹈具有礼仪、亦牧亦农和尚武的文化特点,这些特点都不是满族民间舞蹈自身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历史的变迁及民族的融合等形式促成了其独特的特点。一、满族民间舞的文化特点(一)礼仪文化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礼仪之邦,满族更是一个崇尚礼节的民族,在满族中具有固定成套的礼仪,晚辈要定期对长辈进行行礼,行礼要讲究一定的礼节,晚辈男子要在长辈面前单膝跪下;晚辈媳妇需要右手在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下蹲行礼;晚辈姑娘则需要左手在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下蹲行礼;满族人同辈之间需要相互碰肩膀来表示礼貌;长辈对晚辈所行礼节需要回礼,通常以抱腰的形式回礼;对年龄较大的晚辈,长辈要对其进行抚摸来表示喜欢;比较小的晚辈,长辈要抱住其腰部将晚辈举过头顶来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爱护[1]。满族民间舞中的鞑子秧歌在表演之前需要两个鞑子官进行拜茶桌、碰肩膀礼和抱腰礼,待准备完之后进行集体舞蹈表演。这些礼仪动作在满族民间舞蹈中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蹈的礼仪文化特点。(二)亦牧亦农文化特点。满族主要起源于我国东北部,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具有较大面积的草原,适宜满族的放牧生活需求。满族人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生活放牧,培养了其豪迈、坦荡的性格,为其民族的独特文化形成创造了基础。满族舞蹈中的庆隆舞,分成扬烈舞和喜气舞两种,扬烈舞结合了满族人民骑射和渔猎等生活特点,将骑射和渔猎生活要素融入到满族民间舞蹈中,此外满族民间舞蹈中的秧歌充分融合了满族人民农耕时的情景,由此可见满族民间舞蹈中既涉及到骑射和渔猎又吸收了农民农耕的文化元素,形成亦牧亦农的文化特点。(三)尚武文化特点。满族建立了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于满族民族涉猎生活的影响,使其整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掌握了骑马涉猎独有的技能,都具有盘马弯弓的本事,因此形成了尚武文化特点[2]。其中满族民间秧歌舞蹈具有较大的舞蹈规模队伍,队形变化利用了四合阵、八卦阵等形式,被认为与努尔哈赤战争中的布阵相似,秧歌在变换队形时大具征战沙场之势,使满族民间舞者在武中作乐,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的尚武文化特点。二、文化特点成因满足民间舞经过多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显著的文化特点,有着这样的文化特点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形成。(一)流放人员的贡献。流放人员是指顺治王朝到光绪王朝期间朝廷的犯人,大多数被流放到宁古塔,据历史调查表明顺治到光绪年间清王朝流放的犯人大约有10万余人,他们大都去往黑龙江、伯都纳和宁古塔等地,当时在这些地区都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满族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将流放到边疆的满族人的生活表现出来,同时这一时期的满族民间舞将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满族民间舞的独特文化特点。(二)民族融合的促进。由于清朝政府政治上的统一,使当时各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形成文化融合统一的局面,关内外的民间舞也随之融合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舞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又经过创新演变成新的舞蹈艺术,例如当时著名的旗香歌舞,就是满族和汉族民间舞蹈相互吸收、融合的产物,民间舞蹈的相互交融,在历史文化统一中具有重要的贡献,成为历史文化统一的重要标识[3]。任何舞蹈形式都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民族统一的环境下也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融合,民族融合的促进使满族民间舞蹈充分的成长起来。(三)战争掠夺的产物。满族努尔哈赤带领满族从一个部落迈向了王朝的进步,同时也形成了满族特有的文化。据历史记载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对人和物资等的掠夺较为严重,掠夺之后带来了强权政治和对人们的奴化教育,利用文化去教育人心、征服人心[4-5]。他们不仅掠夺了当地大臣及王侯的舞姬、家眷还有乐人,掠夺之后将他们统统带往北方,这时满族民间舞蹈中出现了大旗、跟头等舞蹈,战争的掠夺促进了我国南北方舞蹈的融合与交流。三、结语综上所述满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与历史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历史条件下随着民族的迁移与战争,还有大量的流放人员。这些不同的历史要素使满族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这些环境由促成了满族民间舞与其他民族舞蹈的融合,加强了其独特性的形成。参考文献:[1]张弛,耿越.对社区群众舞蹈文化建设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6(01).[2]热希丹·阿山江,饶海燕.群众舞蹈文化的普及与开展[J].大众文艺,2015(04).[3]李蓉,彭玎玲.我国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难点分析[J].艺术教育,2015(11).[4]田丽萍.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及其动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5]罗雪.浅谈学习现代派舞蹈时融合不同舞蹈文化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