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组赛哈勒普战胜小威的技战术分析研究

2016-07-01 08:44龚旭昱王需玺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龚旭昱,王需玺

(1.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2.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组赛哈勒普战胜小威的技战术分析研究

龚旭昱1,王需玺2

(1.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2.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文章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组赛哈勒普和小威的比赛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场比赛中稳定的发球,出色的接发球技术,快节奏的底线攻防转变能力、灵动的步伐是哈勒普能够取胜关键因素,为世界其他女子网球选手战胜小威提供技战术指导。

关键词:哈勒普;WTA年终总决赛;技战术分析

2014是哈勒普最辉煌的赛季,第一次参加年终总决赛就进决赛,虽未夺冠,但小组赛上以6:0和6:2的比分血洗世界第一小威的壮举让世界震惊。文章通过哈勒普对阵小威的赛后技术统计,找出其赢得比赛的原因,为世界其他女网球员战胜小威提供技战术指导。

1研究对象

2014年WTA年终总决赛小组赛哈勒普和小威在比赛中运用的技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在WTA官方网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双方球员的技术特点

2.2录像观察法。通过哈勒普和小威的比赛录像进行赛后技术统计分析。

2.3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赛后两人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发球数据结果与分析

表1 哈勒普和小威在发球环节上的数据统计

由表1得知,以发球见长的小威在本场比赛中发球失准,除了发球时速快于哈勒普外,其他各项发球数据均落后于对方。反观哈勒普的发球,在ACE球和双误方面同为2记,收支相抵,发球稳定,而小威2记ACE的同时有7记双误,而且屡屡在破发点关键分上送双误,发球起伏明显。

3.2接发球与网前得分率数据结果与分析。由表2得知,哈勒普接发球能力突出,接发球得分率比小威高26个百分点。在破发成功率上,6次机会成功把握5次,得分率高达83%;而小威6次机会却无破发。由此看出本场比赛哈勒普在关键分上的把握比小威更加稳定,成熟。反观小威,无论是拿到对手的破发点还是面临自己的破发点打得过于急躁,非受迫性失误过多,尤其在破发点上屡送双误,导致比赛被动。两人网前均得4分,但哈勒普上网次数更少,网前得分率就高于小威。小威在本场比赛中表现急躁,击球不稳定,正拍失误率高,移动偏弱导致移动中的击球质量差,使得小威在底线多拍相持中毫无优势。

表2 哈勒普和小威在接发球和网前以及多拍得分数据上的对比

3.3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和比赛总得分数据结果与分析

表3 哈勒普和小威在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和比赛总得分上的数据对比

如表3所示,本场比赛双方制胜分相同,但小威非受迫性失误上过高是哈勒普的3倍,尤其在正手非受迫性失误方面,小威有24记,而哈勒普仅为7记。反手非受迫性失误方面,哈勒普也比小威少7记。在比赛总得分方面哈勒普60分,小威35分,大量的非受破性失误是小威完败哈勒普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哈勒普6:0/6:2大胜小威的主要得分来源。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本场比赛哈勒普的发球稳定,双误较少,一、二发得分率高,发球集中发在对手反拍限制小威抢攻,增加底线多拍,在多拍中找到防守反击的突破。

4.1.2本场比赛哈勒普接发球能力突出,对小威二发的打击力度大,抢二发的战术明显。在破发点关键分上处理老练,均衡的正反拍底线技术,快节奏的攻防转换能力,加上灵动的步伐与充满想象力的落点掌控使哈勒普在与小威的底线多拍相持中优势显著。这也是哈勒普大胜小威的致命武器。

4.2建议

4.2.1哈勒普应加强发球威力,通过发球加强前三拍的攻击性与成功率。

4.2.2接发球方面,要积极强攻对手二发,在多拍相持中应该尽量率先上手加快击球节奏,主动变线,利用大角度来回调动小威造成小威移动中击球的失误率。

参考文献:

[1]蔡伟群,吴松伟.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发球、接发球指标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3:27-29.

[2]朱磊.中外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4.

[3]刘俊千,张春雨.2010年美网比赛中李娜得失分的统计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6):55-56.

作者简介:龚旭昱,男,汉族,湖南益阳,大学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74-01

王需玺,男,汉,陕西安康,西安体育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