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朗读而精彩

2016-07-02 06:12田红章
当代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范读语感课文

田红章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地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情感共鸣,体味其中的独特之处,才能准确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语文课标不仅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朗读教学,要让课堂因朗读而精彩。那么,如何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朗读而“灵动”起来呢?(1)范读激趣。古人云:“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有了个感性的体会。范读时,教师应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教师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配乐范读,将学生置身于桂林山水那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让一幅幅形象而连贯的画面浮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其强烈的表达欲望,进而充满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实施鼓励性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与持久性。(2)领读感悟。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朗读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最终应落在实实在在的读和写上,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因为离开读写,语文就失去了根。教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经常正确并动之以情地领读文章中的句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不断培养读书的兴趣。朱自清先生曾指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教师的领读,不仅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而且会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地领读,使学生跃跃欲试,从而积极投入到朗读中,在教师逐句领读的引导下,强化语感训练,深入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的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能够高质量、较完美地进行朗读练习,提升自己的艺术再创造。这样,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语言思维能力,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3)创境升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是进行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学生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因此,学生还要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朗读。例如《丰碑》一文,因为距离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故应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朗读方可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和对话的欲望。这样,课文教学中语感的和主题的、联想的和创造的、审美的和道德的教育内容,就都融于朗读之中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要通过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让语文课因朗读而精彩!

猜你喜欢
范读语感课文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