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

2016-07-04 00:12李光海
新课程·中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普及性心理特点田径

李光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身体素质,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田径其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初中田径并没有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便衍生出了趣味田径。所谓的趣味田径是指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以及生理特点来设计的具有趣味性的田径活動,其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意识,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一、具有专门的器材,场地要求低

在现阶段的趣味田径中,其器材是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以及心理特点而设计出来的,具有各种形式以及重量的器材,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趣味田径对场地的要求远低于传统田径,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要求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趣味田径的活动安排。

二、具有较强的普及性

趣味田径活动中,其在器材的设计以及服装的要求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表现为色彩的丰富多样,这样使得比赛的形式也更加好看,增加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以此来大大提升田径项目的可观赏性,同时能够给予周围更多旁观者视觉上的刺激。相比于传统的田径活动,趣味田径的特征决定了其在校园中具有较强的普及性,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全民健身活动。

三、符合终身运动的思想

趣味田径最好的一点在于有效地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连同田径的趣味性进行了融合,以团队的计分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消除了比赛的强大压力,让参赛选手能够以愉快的心态投身于运动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以及体验,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见证成功,能够在比赛中找到集体归属感。同样的,趣味的田径活动能够有效地根据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来设置不同的运动形式,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田径运动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全面地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思想。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田径其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初中田径并没有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便衍生出了趣味田径。趣味田径有专门的器材,对场地的要求低,具有较强的普及性,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能够很好地进行田径运动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刘正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13).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普及性心理特点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关于非艺术类院校音乐通识课程改革的建设构想
从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看音乐教育阶段性和地域普及性——以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学校为例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