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思考与运用

2016-07-04 22:50张丹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育中学

张丹

摘 要:文章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出发,强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教育者应把握语言艺术运用的技巧,巧妙、灵活、恰当地运用词汇、修辞、语气、节奏、方言等技巧,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51-01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桥梁和纽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理解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与教育对象互动的主要媒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1]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作为交流载体的必要性。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习惯注重方法的运用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运用,尤其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掌握语言交际的规律、讲求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含义

“所谓语言艺术,就是表达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达到交际目的,在语句合乎逻辑、语法规范、修辞妥帖的基础上,而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选择使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和独特、灵活、恰当的语言方式。”[2]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时,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达到对中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在符合语句使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选择使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和独特、灵活、恰当的语言方式。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运用的重要性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互动的活动。所以,教育者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中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教育者良好形象的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是通过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他的语言表达水平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教育者在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要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们通过语言,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的真实关爱,感受到教育者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对教育者产生喜欢、敬佩之感,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情感基础。

2.有利于良好沟通氛围的营造。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的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它们有新颖、生动、幽默等特点。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积极使用网络语言。教育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并利用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有利于交流的顺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教育者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注意向中学生引导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点。

3.有利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条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容易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近年来,教师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的事件频频发现、震惊社会。殊不知这些语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磨灭的,“良言一句,三冬暖”[3],中学教师需要使用良言来温暖学生,与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与沟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与共鸣,从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运用的技巧

1.巧妙运用词汇,提升语言表现力。我们知道房子是砖瓦的堆砌,而语言是词的堆砌。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生动、鲜活的词汇表达思想感情,精炼、准确地运用词、词组以及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可以更好地实现语言艺术效果。一位老师在讲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俗语,语言精练且易理解。

2.灵活运用修辞,增强语言感染力。修辞是对语言的加工,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和技巧。修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巧妙地使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语言更加形象化,语言形式上也更具美感。毛泽东在分析实践问题时,独创了“梨子哲学”:“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4]他把实践比喻成吃梨子,使本来十分复杂的哲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栩栩如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学习借鉴。

3.恰当运用语气,合理把控節奏。语气不仅可以“达意”,而且更擅长于“传情”。节奏在语言中,在消解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以及吸引交际对方注意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词、一个句子,有时候说的语气节奏不同,含义和效果就有差别。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语气的委婉得体,注意语速要快慢有度,语调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要合理停顿。

4.巧用方言,发掘地方特色。中国是有着地域文化差异的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比如南北文化,这些文化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方言。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曾说:“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知识体系”,“方言是一种很美妙的词语,每种方言都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在依据国家统一标准(普通话)的前提下,教育者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巧用一些方言,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开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4.

[2]刘玉瑛.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

[3]姜国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深层思考与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103.

[4]边建青.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激活政治课堂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0).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育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