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专业的设立反思英语专业教学解析

2016-07-04 23:11王一然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王一然

摘 要:设立翻译专业,必然会引发对传统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反思,也就意味着要重新思考英语专业,重新做好定位,精细化内部分工,开展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了解社会需求的人才是“专才”不是“通才”。本文在结合翻译设立状况,反思英语专业教学,并提出试探性的意见。

关键词:翻译专业;反思英语专业;教学解析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69-01

翻译专业逐步从英语专业中独立出来,其实翻译一直以来是从属于英语专业内,那么这个“儿子”为什么要独立出来,究其原因是由于人才供不应求。社会发展中大量英语人才需求,特别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英语专业精英翻译,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人员,但是目前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显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而需要成立专门的翻译专业,以此为契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英语专业基础性教学(EGP)

国内的部分专家不主张设立专门的翻译专业,认为要把重点放到专业内部改革上面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到加大专业知识上面,即回调注意力,关注本行业,学生竞争力的提升还需依靠学生的基本功,加强EGP教学,这类教学方法不无见地。

很多专家认为英语基础需要在中学阶段结束,但是实际教学还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教育界无论如何呼风唤雨,或者运用各类方法都不能改变学生的基本功,成效不慎显著,甚至是不进而退的状态,这从翻译中就能了解到。例如英语八级专业考试中,出现的“羊”“一群羊”“牧羊人”这类基础性词汇,学生会出现错误,二错误率还非常高,因而就需要质疑,一个专业学习英语的学生不能却分“sheep”和“goat”,那么基本功之谈也就无从下手。社会的浮躁带来教育的浮躁,因而学生选课需要选择难度最低,通过率最高的课程,即可以付出最少的努力,获取最高的分数。学生受到努力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驱使,给学生的基本功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二、学生的应用专业知识(EGP)

这里需要探究一个问题,英语的基本功(EGP)好了,就意味着翻译或者其他专业能力达到要求了吗,其实也未必,就像会开车的人不一定开的是好车。英语基本功好了,只能意味着具备开车的基本素养,但是翻译的行业要求还不是具备基本功就能解决的。例如很多基本功比较扎实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他们步入社会以后,也不能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如果说英语的基本功就等同于翻译能力,那么社会上翻译人才缺口将会被填满,甚至饱和才对。

传统英语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十年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因而课程设置也是有限度的,就翻译教学为例,大多数院校智能设置两个学期的英汉互译课程,那么实际的授课时间也就是60课时。紧凑的课堂设置,让教师对专题做到“蜻蜓点水”,不能做到深入探究,因而个体学习目标不慎明确,学生对学习付出的努力不一定有成效,所以运用此类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就只能对知识略知一二。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泛化人才,是适应教学等岗位,对于专业化较强的岗位,例如会议翻译或者外贸翻译等职业,就不能胜任。因而就专业设立角度考虑问题,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复合型人才,即“Jack of alltrades and master of one”。

三、可行性建议

(一)压缩必修 增加选修

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中有大比例的必修课程,因而不禁需要问,一定要有如此多的必修课程吗,所有的学生都要选择相同的课程吗?

因而教学中为了转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将教学中的必修课程降低到最低,加设选修课程的比例。尤其在设置选修课程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知识模块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兴趣的课程,灵活的进行学习。总之,选修课是学生多方位、多类型的“课程超市”,学生在此需要满足“自选要求”,国内外很多院校就此作出新的举措,采用主輔修制或者主选修制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中要运用最为核心的课程开展教学,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到英语相关知识课程上,特别是英美文化以及英语国家概述,避免学生出现有语言能力,缺失语用能力,减免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缺失文化交际。

(二)化整为零 化零为整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割裂了听说读写几方面内容,即把各项英语能力化解,化整为零中,没有考虑到各类语言技能之间的密切联系,其实语言之间的各个环节需要整体融合在一起,彼此之间的密切性对英语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最好能够开设“综合英语”类的课程,上课时要侧重某项技能,将语言化整为零,同时更重视语言的综合性,将听说读写译这些技能性培养加注到专业课程内。这样做表面上是单项技能,训练时课时缩减,但是大部分课程教学都需要兼顾综合性节能,从总体角度考虑,训练时时数还没有减少,并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专业化教学,教学效果也很多好。可以做这样一个设想,同一学期课程,如果运用专业知识模拟真实翻译活动,或者借助新闻素材模拟新闻口语报道,此类课程的开设,是否会高效于泛泛而谈的口语类课程,是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设想的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所以实践性整体翻译势必会提高翻译教学效率。

四、结语翻译专业隶属于英语专业,但是在英语专业中是否存在颇有争议,所以学术界探究其发展是颠覆乎或者是发展乎,就当前的形式看即使不能定位为颠覆,那么至少也是一种否定,其实更希望看到的是发展。但是英语专业在推进中如果内部能够做到彻底改革,那么各类解构或者分家的呼吁还不能杜绝,英语专业也就有被“颠覆”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丽.翻译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以英语专业翻译基础课程为例[J].海外英语,2014(20):88-90.

[2]李朝霞,孙晓霞.评注式翻译教学在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2):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