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6-07-04 03:50丁俊玲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探索

丁俊玲

摘 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钻研、自主创新以及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物理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当下我国倡导大学从普通高校向技术型高校转型,而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17-01

大学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大学的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的具有普遍性,它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同时在大学课程中,物理课程也是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钻研、自主创新以及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物理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当下我国倡导大学从普通高校向技术型高校转型,而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

一、大学物理课程的现状

物理课程作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成为理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当下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内容死板,不能与专业课程相挂钩

在传统的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其内容上总体的可分为热学、力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学等几个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教材,但是在内容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大多数人都只是重视对于物理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物理的实践意义,物理课程的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技术基础,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但是当下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都是千篇一律,所有的学生共用一个教学模板,学习他同样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其个人以及学科的需要。

2.课程学时较短,内容宽泛

当下我国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要求是最少要126学时,一些需要加强物理课程学习的理工科的准也就要在144学时以上。但是当下学校在开始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将专业课程的学时相对的拉长,相对应的物理课程的学时就被缩小,很多院校的物理课程的学时连最少126学时都已经不能满足。在课程学时不能被满足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针对考试挑选考试的内容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物理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讲解。

3.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仅只是包括理论知識,同时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理论知识中的补充。但是当下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都是只是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明显的不够重视,课程学时也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应有的学时。甚至有许多的与物理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都没有开设。所以就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下降,对物理课程也提不起兴致。

4.考评的方式单一

受我国当下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成绩的评分方式就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最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而这种考评方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即很多教师对于那些不考试的学生通常都不会深入的讲,对于那些考试的学生就会针对考试进行讲课,学生受考试的压力而去被动的学习,无法对物理课程真正的提起兴趣。

二、转型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措施

1.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教学方向,调整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与专业脱节。针对这个现状,在大学设立课程时就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的需要来适当的调整授课内容,比如对于土木工程以及机械类等专业,其专业内容中对力学的需求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侧重于对力学部分的讲解。而计算机类的专业对电磁学以及光学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科的需求重点的讲解电磁学和光学的部分。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自身的专业内容,还可以增加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2.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使物理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与理论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课程内容。同时在丰富的物理实验中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丰富物理课程,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3.完善考试评价模式。实施考、评相结合的方式

在物理考试中,要想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在考试评价的模式中增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评价,或者可以通过对提出一些与物理课程相关但是书本内容中没有体现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一可以考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来可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情况。通过改变过去的以考试分数定成绩的模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大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4(179).

[2]李慧,周燕南,陈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