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研究

2016-07-04 07:19刘李文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管理模式社会化

刘李文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实践研究表明,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体制改革,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可以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教育院校;后勤管理;管理模式;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86-01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经对后勤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但就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效果而言,后勤管理模式的社会化改革仍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1.改革的形式大于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内容,但是在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中,改革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时有存在,比如,虽然很多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更新,但是简单的结构补充和完善并没有对后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进展,相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运营机制模糊、管理混乱、市场化气息过重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进而违背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2.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育人功能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心。对高校来说,本应以育人为工作根本,但是,却有很多高校内部存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育人功能的错误观念,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在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时,应将经济效益提升与育人管理及育人服务进行有效融合,统筹规划、结合发展。但现实操作观察表明,高校在改革自身后勤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后勤实体单位并没有进行经济效益和教育育人的结合统筹,常常会因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自身的育人功能,在后勤实体管理中强行加入一些有偿服务,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不仅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和影响的产生,而且也在脱离了其育人管理和育人服务的初衷,使其教育功能很难获得有效的发挥。

3.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

一般来说,事物发展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其现实进步步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高校后勤管理来说问题同样如此。我们在探讨高校后勤管理發展形式的过程中,受传统教育和管理理念的影响,经常会缺乏长远的改革目光,急功近利。为此,高校后勤部门要想更新管理模式,就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在坚持正确的育人观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机制,以长远的目光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推动高校的健康成长,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处理好加强管理与推进改革之间的关系

管理与改革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切实提升能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条件,改革的顺利实施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反之相反。所以,高校在实施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管理与改革的和谐、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地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要用改革的实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的利用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自身管理水平的阶梯性提升。

2.处理好实现途径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院校在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明确自身的长远发展目标,用长远的发展目标照亮自身前进的方向。在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认清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并依照目标确定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当前,大部分高等教育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后勤管理实体单位,并力求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高校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策略的应用。总而言之,就是通过资源的整合与社会优质企业进行合作,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状况,借助互助合作实现企业与自身的双赢。

3.处理好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学校内缺乏完善的运行监督机制有很大关系,为此,针对我国高校内部忽视后勤管理的问题,各大高校应该尽快完善后勤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后勤部门的工作,消除不合理机制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行机制 与管理机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只有将两者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才能保证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处理好借助外力和依靠自身力量的关系

后勤管理改革的推进需要激发自身各个方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优化、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同时,还应适度的借助于外力,通过合作、引入等方法,对社会外在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个工作搞好了,必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后勤改革效果。

三、结语目前我国高校后勤部门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实行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中,各大高校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不断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升元,陈国政.近十年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热点考察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7(03).

[2]王仁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问题研究[J].事业财会.2007(01).

[3]郭朝东,张正才.高校后勤实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浅探[J].中国市场.2006(45).

[4]杨明生,尹建康,卞建波.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J].江苏高教.2006(05).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管理模式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