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后勤集团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6-07-04 15:31刘妙芳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

刘妙芳

摘 要:随着后勤事业的发展和新技术产品的运用,需要打造一批有技术、有文化、有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更要培养“一人多技”的技术工人,在工作岗位上技术过硬、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这样才能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本文就高校后勤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和如何建设技术工人队伍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校后勤;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08-01

一、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的技术工人队伍涵盖建设、水电、机械、综合等行业,涉及十几个工种,工种内涵丰富,随着后勤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运用及技术革新,现有的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显得不相适应,目前技术工人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缺乏对技术工人作用的认可。由于受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大环境以及社会等级意识的影响,加上其劳动条件相对较差、职业危险性相对较高、经济收入较低等原因,社会大众对工人群体普遍采取远离姿态,使员工的思想发生扭曲和变化,都认为在高校干后勤没前途,特别是新一代技术工人无论是在年龄、知识结构、还是价值观等方面已完全不同于老辈技术工人,不太愿意到后勤干技术工工作,觉得干技术工没面子,没有前途。

(二)人才待遇和激勵措施不到位。当前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存在,随着正式职工的退休,高校后勤技术工人补充多为临聘人员,正式职工和临聘人员收入相差偏大,临聘人员待遇普遍较低且没有相应的奖扶政策,这些严重影响了临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临时用工行为让临聘人员觉得没有安全感,人心不稳,这些导致技术工人流动性较大。

(三)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现有的技术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在高校技术工人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方面难以享受与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同等待遇,对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培养新的接班人没有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用工制度改革后,技术用工也是短期行为,“临渴掘井”的行为导致“青黄不接”的现象。

(四)人才培训实用性差。由于学校性质的原因,管理人员的培训是重点,技术工人的培训很少,为工人岗位技术的理论学习、技能水平的提高所创造的培训、学习机会也不多。有的培训也只是浮在表面上的,技术操作与技术理论不同步,没有系统的、深入的培训,这些打击了工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使工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没有岗位成才的信心。

(五)主动学习提高不够。部分技术人工人缺乏主动学习,学习不够系统,有的部分技术工人缺乏责任感、职业荣誉和敬业精神,对技术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吃老本,过去学的本领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随着技术革新,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理论,才能适用。而且高校后勤涉及行业多,但专业化程度不高,所以需要“多专多能”的技术人才。

二、加强集团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从而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队伍。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化解内部矛盾,使他们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服务与效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让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

(二)培训和自学结合,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加强学习是生存和进步的需要。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对任何个人来说,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任何一个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升级,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淘汰。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才能不断进步,成就自我。

(三)建立奖扶机制,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约束和激励技术工人队伍。一方面是精神上激励。可以通过设立后勤工作奖、评选“优质服务标兵 ”、“岗位技术能手”、“服务之星”等举措,大力开展各种评比表彰活动,让后勤员工在比、学、赶、超中展示才能,增加工人拥有技术的自豪感、成就感,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荣誉,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召作用。另一方面薪酬上激励。提高待遇是激励工人学习技术和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机制。首先,要按技术等级核定等级标准工资,同时要考虑同一等级中工作时间长短,加入部分工龄工资,工资构成既要体现技能高低,也要体现累积贡献。其次,把责任、能力、技术,纳入工资体系,让老师傅不会觉得“带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四)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锤炼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队伍。一是充分发挥各工种工人技师传授技艺、培训青工的作用,在实践中由工人技师对初级工实行传、帮、带,并实行操作技能的考核。二是在职培训、岗位训练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利于传授工作经验,又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强化“技术等级”意识,加强工人技术等级的考核评定工作,改变现状,由“要他学”变成“他要学”,从而提高工人素质。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的提高高校后勤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加强重视,多方面结合,才能打造一支适合高校发展需求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

参考文献:

[1]杨忠山.提高高校技术工人素质的思考.交通高教研究,1996年第二期.

[2]周荷芳.高校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劳动理论与实践,2001年7期.

[3]杜建雄,毛锡锋.对高等学校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探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8期.

[4]杨佳民,吕民.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4年第3期.

[5]周荷芳,覃维.高校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四川劳动保障,2001年7期.

[6]张宇梅.高校应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四川劳动保障,2008年6期.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高校后勤服务第三方监管刍议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