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研究与对策

2016-07-04 15:41陈建锋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独立学院现状

陈建锋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事物,发展十余年间,长期立足于教学,忽视学科建设的发展。随着独立学院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独立学院已经逐渐意识到学院建设对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加强独立学院学科建设,核心在于加强内涵建设,关键环节是师资队伍,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10-01

随着我国独立学院快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科建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独立学院学科建设存在问题

1.专业内涵同培养目标不符。从当下的独立学院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很多地区独立院校的建设和母体院校的同质率非常高,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考试内容等都大多是从母体学校仿制而来。主要体现:其一,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目标,无法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大部分独立学院依旧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二,教材与学院专业定位不符,和培养目标相差大。多数独立学院在教材的选择上,模仿母体学校征订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或“十二五”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一级出版社的通用教材。

2.师资队伍建设结构不平衡。开展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让独立学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目前,国内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母体学校兼职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和在岗在编教师,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经验丰富,但时间精力受限;二是少量的外聘兼职教师,这部分教师从其他高校或社会企事业单位聘请,他们流动性很大、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三是招聘刚毕业的研究生担任全职老师,他们年轻,在教学工作上尽职尽责,但工作量过大,将科研工作耽误在一边,无法对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概括来说,独立学院师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椭圆形,对学科建设无法构成有效的支撑。

3.科研建设基础薄弱。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必须靠深层次的科学研究。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教学型本科院校,科研水平不强、科研体制不健全、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已然成为独立学院开展学科建设的一大短板。究其原因,一方面,独立学院作为体制外的民办学校,相对公办高校,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多数独立学院不重视科学研究,表现在:没有独立的科研处,而是将科研归于教务处下面,或合署办公,开展的工作也多为教学研究类项目;没有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缺少科研奖励;青年教师工作量偏大,普遍要求周教学工作量为14~20学时,加上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教师们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搞科研。

二、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对策

1.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其办学成效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教育教学。当前,市场经济体质不断改革,独立学院也应该根据市场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注重人才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培养,切实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布局与建设应具特色,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一,在学科整体结构上,积极发展针对具有差异优势、错位发展的新专业、新方向,设置省内独立学院独有的或雷同少的、应用性强且招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其二,在学科总体质量上,在同质化竞争中,主要强化质量第一,坚持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努力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课程结构的创新,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尤其加强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探索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使用的特色教材;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科建设中,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是关键。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师组成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两部分,专职教师都相对年轻化,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偏少,并且缺少专职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此外,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既擅长理论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偏少。综上所述,在建设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时,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经验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独立学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努力建立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理论与实践能力强,与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专职教师队伍,比如鼓励在职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引进博士、引进相关行业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双师型人才,引进年富力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学术带头人。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独立学院必须改变重教学、轻科研的局面。其一,科研队伍建设,鼓励在职骨干教师攻博、引进博士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学术带头人,有效形成科研中坚力量;其二,开展科研传帮带,鼓励本院学术带头人和母体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带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将青年教师带入学术门槛、明确研究方向;其三,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独立设置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科研奖励制度,实行教学科研人员分類考核管理制度,开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的系列讲座,激励教师参与科研,最终形成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

三、结语

未来,独立学院要想在高校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最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学科建设,这项任务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各个独立学院应当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立足于自身发展条件,积极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更要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融合自身优势,为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为其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打造坚实的地基。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婷,程博.基于大学基本功能视角的独立学院学科建设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3,10:104-106.

[2]张杰.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战线,2013,03:145-146.

[3]杨旭.独立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究——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4,06:54-55.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独立学院现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