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7-04 19:09胡小敏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胡小敏

摘 要: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科学;高校的学风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学风建设 ;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34-01

一、大学学风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学习散漫、目标不明确。现今大学生上课迟到、旷课,在课堂上吃东西、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比比皆是。在宿舍里睡懒觉、吸烟喝酒、打牌猜拳,更有甚者没日没夜的沉迷网络游戏。学生平日学习不努力,考试前不认真准备,考试夹带、抄袭、替考现象日益加剧。

(二)部分学生没有合理规划学习生活。进入大学,没有父母的管束,许多同学没有转变自身角色,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和和时间管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渐渐的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整天无所事事,游游荡荡。导致四年后许多同学都会感叹毕业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

(三)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大学就是一个仿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都比较现实,人际交往也会比较复杂。也正因为这样,许多同学在其中迷失了自我,导致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有的同学急功近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二、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一)学生个人因素

1.人员构成复杂化。大学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俗、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各有差异,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阅历也有所不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才需要各异,单一的育人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2.价值观多样化。人本身就会有浮躁的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展现的更加多样化,这样的多样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功利主义的抬头。他们在认知、评价、审视等方面会更加自我。个性更为鲜明,这在他们平常对学习和就业中机会的选择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家庭因素

1.家长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家长要求孩子争分夺秒,好好学习,不可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家长总是用“努力啊,考上大学才会有出息,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安慰正在苦读的孩子们。考上大学,孩子认为在大学该轻松轻松了,于是在大学期间安逸享乐,不思进取,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终身学习的奋斗思想。

2.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作为父母,他们忙于工作赚钱,都希望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这也是他们衡量家庭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却往往忽略了生活质量的更为重要的部分。他们更多的营造了一种金钱主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价值观停留在是否能立刻实现自身对经济利益的满足,而非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学校因素

1.专业设置不合理。除了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原因,学生在校专业课的设置也有一定的漏洞。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上做出一定的调整,积极改变理论多而实践性少、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的现状。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程更有兴趣,学习的质量才会更高,更有效果。这也是高校不可回避的话题。

2.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由于教师科研任务的加重,导致教师在分配时间上有所偏差。忽略了在教学内容、手段、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有效督导。从而不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有质量的课堂气氛。这样间接导致了学生纪律涣散,教学质量低下,助长了不良学风的催化。

(四)社会因素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以现实社会环境为主变成了以“網络社会”为主,这样转让所带来的影响有几点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首先,大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比较活跃受影响,那么网络上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会让他们在选择信息和观念的时候更加的不稳定,甚至迷失方向。

三、解决学风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加大对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比如横幅、海报、电子屏、校园网站等,另外可以举办英语竞赛、演讲比赛、专家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表对学风建设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性,从而促进学风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端正教师的教风。教风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教师的言传身教实际上表现为一个学校的教风,教师教学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首先要改变教师对教学的思想态度问题。尽管大学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但如果教师能把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提高对学生的责任心,改变教育理念,应该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身做责,率先垂范,积极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认真辅导答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课堂考勤制度、外宿晚归检查制度、早晚自习制度、评先评优和各类奖学金评定办法、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教师教学督导制度、教师考核奖惩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学风建设。

(四)重视和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跟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辅导员了,他们处于校风学风建设的一线工作岗位上,其工作职能的发挥效力会直接影响到校风学风建设。因此,在开展各项学风建设实践工作时,辅导员一定要发挥其领导带头作用。不仅要融入到班级、课堂以及学生宿舍中,更要随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熟悉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差异性,跟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并带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以便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所出现的问题。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其林,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 9) :29.

[2]严丽纯,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之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3]尧义,刘真.大学生学风状况与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3) :47.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