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6-07-04 04:29王礼斌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平方根分式审题

王礼斌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58-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存在的问题,不是填鸭式教学,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学生主动去动手、探索、实践、获得知识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智力因素虽然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数学素质可以分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技巧,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在不少学校都在抓数学方法,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技巧,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个人做法。

一、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常需要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要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数形结合,尤其对于初一年的学生,由于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数学语言表达可以说是比较陌生,常常会由于对数学概念不清楚,从而导致对公式、定理、法则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并用准确的语言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及时纠正学生有关概念表达中的错误,而学生对于概念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之间相互混淆,比如36=±6,4的算术平方根等于2,这里学生混淆了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在表达36时最好读成“36的算术平方根”,比如学生刚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时常常会把“-a”当成负数,这是因为它读做“负a”,在这里我是把它读成“a的相反数”。

(2)概念表述不完整,例如,在表述切线时学生往往会忽略过圆心的半径;在确定分式的值为0时,经常忽略了分母不为0的前提条件。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结论,忽略形成结论的过程与条件。

(3)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学生在学习绝对值时经常会把任何实数的绝对值理解为正数,在化简a2时会简单的把结果写成a,出现上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理解以数的分类去进行讨论,如果明确了这点,学生很自然的就会从正数、零、负数这三个方面去考虑,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数学符号的习惯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三大语言之一。表达数学概念,表达数学解题过程,都要用到数学符号语言。正确使用数学语言,不仅可以正确表述数学概念,而且也可以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符号错误就是概念错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数学符号的习惯。如,在分式x2-3x-53的化简中,学生往往会在去通分时错误的化简成3x-6x-106,这是因为学生只知道分数线表示除号的,而忽略了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它还起了括号的作用,如果学生理解了这点,便知道通分后的符号的正确处理办法。

三、要培养学生知识横向联系,用类比法加深理解

通过类比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在因式分解中的提公因式及分式的约分时所确定的公因式与分式通分时确定最简公分母有着相似的法则,类比时可引导学生弄清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与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之间的区别与作用;又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也可用类比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 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认真审题,弄清问题的已知、未知、已知和未知间的关系及问题所属的有关知识、类型、寻找解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当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大多数学生给出了,而忽略了当时,方程不为一元二次方程。这种错误之所以产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认真审题,没弄清题目给予的全部信息,其二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无法对信息进行整合的分析。

五、要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初中生年龄小,知识储量也较少,为使学生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条件,不同结论来分析问题,拓展思路。例如,在⊙O中,AB是直径,CD⊥AB,垂足为E,试写出图中所有的相等关系(不添加辅助线及字母)。又如,如果已知二圓相切,圆心距为6cm,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3cm,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多少?通过对此类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解题,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解题后养成反思习惯,能对解题后的答案的正确与否做个初步的判别,如,0.6人,步行速度20KM/S;飞机的速度80千米每小时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可以做出及时的修正。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自始至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贯穿,方能奏效,但是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如虎添翼,这样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再不会迷航了,在遇到困难时,也能轻松应对。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阳溪中学)

猜你喜欢
平方根分式审题
“三招”学会审题
如何认识分式
“平方根”学习法升级版
平方根易错点警示
帮你学习平方根
如何学好平方根
七分审题三分做
拆分在分式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式应用中的大小比较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