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6-07-04 04:29田凌溪郑中兵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田凌溪 郑中兵

摘 要:高校的逐年扩招政策,让高校毕业生逐年加大,在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部分高校毕业生需要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此刻,高校实行离校未毕业学生的就业跟踪指导,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但是在实际推进中,体现出诸多不足之处,让离校未就业学生的指导工作不能真正接轨时代,因而,本文就离校未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出几点建议,保障指导工作能顺利推行。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61-01

帮助离校未毕业学生,关键点是实现学生就业问题,让高校毕业生尽快找到理想工作,这不仅关系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利于社会今后的稳定,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指导现状

(一)基础信息获取有效性低。目前,部分毕业生都离开所在学校外出实习,或者在家准备毕业论文,因而要想获取就业生基本现状,就要对学生进行电话访谈,但是拨打的联系方式多为毕业生预留的联系方式,大部分联系方式无效,能够联系上的有58%左右的学生,原因是学生离开学校所在地后,就会更换自己的联系方式,所以学校在进行联系的时候,就不能第一时间联系上,导致毕业生的后续毕业跟进和服务出现障碍。各大高校人才服务机构,要求离校的学生做实名制登记服务,并设立专项档案,便于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由于这项工作还没有马上落实到位,因而在收集学生信息这一环节上,相关的信息提交部门没有做好后期的落实工作,所以离校未毕业学生的跟踪中断,出现后续指导工作开展时不能找到学生的现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收集学生的手机号码不能真正的落实工作,所以要详细考虑是否有信息更改的情况出现,对此采用的措施是留有家庭联系电话,或者父母联系电话等,最好留下qq,微信电话,这样可以多渠道联系该名学生,即使任何一个信息有变动,也能继续跟进。另外资料收集是一方面,还应该定期的复核学生信息,避免更换电话出现失联后,信息缺失有效性。

(二)当地人才服务结构服务不到位。从当前的实施政策角度考虑问题,对于那些离校未毕业学生而言,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是毕业生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但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不是很满意。近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人才服务机构不能提供给有效服务,大概70以上的学生没有收到人才服务机构的任何信息,包括短信和电话,也就是人才服务机构从来没有了解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所以更无法谈及就业指导。由20%左右的学生向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寻求过帮助,但是都是学生主动联系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机构很少主动联系毕业生,了解就业现状。所以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得到更切实的帮助。因而需要人才服务机构加大自己的工作辐射范围,更要加大人才服务机构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有意识的联系机构寻求帮助,或者和教育部门联手,了解高校中未毕业学生的现状,对于想要回家发展的学生给予大量帮助。

二、解决未毕业就业生的就业指导途径

(一)转变学生的就业观。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上面,学生是最核心的人物,因而在就业上要改变学生消极不健康的就业理念。学校学习期间,教师和学校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比如加大就业指导的课时比重,开展模拟实训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素质,在宣传就业指导上面要结合国家的当前的就业发展形势,学生在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必然会经历挫折,由于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在专业方面有理论,无实际,需要不断的磨砺,但是很多学生不能调节自己的就业心态,更不愿从基层稳扎稳打的做起,因而找工作时,挑三拣四,没有明确定位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盲目的寻找高薪轻松工作。因而教师在平时的就业指导课开设时,要加入实例教学,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学可以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安稳的公务员工作,或者毕业后进入大型的国企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到民营企业打拼,第一感觉不稳定,第二感觉竞争压力过大。教师此刻要把不同企业的优势体现出来,比如民营企业的代表阿里巴巴,虽然工作压力较大,但是薪资待遇相对国企和事业单位要高很多,同时在整个团队中能学习到不少东西,对自己今后有较大的助益,虽然工作辛苦一些,但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内心依赖心重,找工作不积极,希望借助家里关系获取一份工作,指导时需要转变这部分学生的想法,给学生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让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竞争,父母能够帮助一时,不能帮助一世,因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依旧需要自己打拼,学生的就业理念有转变后,就业困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就业生跟踪服务。高校在应对毕业生基础信息掌握状况差的问题上,要建立全面的学生就业跟踪回访服务类工作,要从毕业生的档案里面寻找到数据信息档案。第一,要建立全面的数据信息回访类服务工作,尤其在信息收集上面要力求全面,这里不仅需要留存学生的手机号码还要留存学生的qq号码,做好后期的跟进工作,另外每个学期回访时都要了解是否有变动,特别是离校未毕业的学生在离校两个月内,要和学生做好具体的工头,这样可以为提前的数据存档做准备,高校通过定期的跟踪和回访建立离校毕业生从业档案,并且定期做好更新,反馈给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让高校毕业生得到政府和学校的双重服务。为他们找工作开辟新的道路。

(三)提升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意识。社会关于人才服务机构的毕业生管理,需从全局方面着眼,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大服务效率。人才服务结构可以和高校建立反馈机制,让高校学生的信息全面记录在服务机构内,了解学生的基本就业状况,同时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加大服务宣传力度,毕业生了解该机构以后,在就业意识上面将有显著提升,由于人才服务主要是面向主体的服务性机构,要在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下,不摆架子,不放高姿态,让毕业生在遭遇困难后主动寻求帮助。

三、结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良性发展模式,特别是高校未就业就已经离校的毕业生更受到关注。高校毕业生在具有自我修养的前提下,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并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积极配合相关的国家就业指导要求,推进高校就业生更好的配合并发展自己的工作。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己努力下,高校帮助下,各界人士支持下,借助于国家政策扶植,积极解决离校学生未就业的问题。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通讯作者:李海朋)

参考文献:

[1]张欣.浅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17-18.

[2]赵悦,石美玉.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J].学理论,2013(09):19-20.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