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审视当下我国儿童教育

2016-07-04 07:53吴胤喆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自然主义儿童教育卢梭

吴胤喆

摘 要: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倡让孩子遵循自然,回归本性,反对成人对孩子在身体和身心上的束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进行解读,并关注我国儿童教育的不足之处。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仍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71-01

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理想中的儿童是在自然状态下成长起来的,爱弥儿便是卢梭理想的教育对象,针对从婴儿到成年各个阶段的不同状态,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倾向,以儿童自身需要为出发点,进行适当的教育。

一、《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

卢梭笔下的教育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受之于自然,自然下的教育我们是决定不了的,我们都是在大自然下成长的个体。婴兒从出生,哺育陪伴他的人就一定要尊重自然的天性。一是受之于人,人的教育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儿童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刻开始,教育他的人就肩负的无比重大的责任。最后一种便是受之于事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在视觉,触觉上的感知,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一旦把教育堪称是一种艺术,就必须把三种教育配合一致。”

(一)婴儿时期的自然主义教育

卢梭在书中提到:“新生的婴儿需要伸展和活动他的四肢,以便使它们不再感到麻木,因为它们蜷成一团,已经很麻木了。”我们平常所能看到的婴儿,被包裹的很严实,甚至有的长辈为了使孩子以后有很好的腿形,会用布将婴儿双腿捆绑起来,控制它按照理想的样子生长。一个成年人的四肢被束缚一段时间都会觉得不舒服,更何况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孩子。这么做只会阻碍血液的流通,对孩子的生长并无益处。

卢梭是提倡母亲亲自哺乳的,“凡是把奶给别人的孩子吃而不给自己的孩子吃的就不是好母亲”,现在很多年轻的母亲由于身体或者工作的原因,无法亲自授乳。这在卢梭看来是无益处的,他觉得亲自哺育孩子是一个母亲的责任,也是使得孩子懂得感恩,夫妻之间感情更加深厚的方式。

(二)儿童时期的自然主义教育

人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心,特别是儿童,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充满无限的好奇。卢梭希望培养出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人,让儿童自己参与到实践中去,而不是由家长或老师直接凭经验告诉他答案,如果所有的知识都由大人口授,那么他们就不再运用自己的理智了,遇到问题是也会模棱两可,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为了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

卢梭所提倡儿童在自然地环境下生活成长。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的生存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家长在对与孩子生活环境上的付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总把最好的提供给孩子。”一般来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来是会带来无限烦恼的。”可见,卢梭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养吃苦耐劳的习惯的。他教育的爱弥儿没有舒适的睡觉环境,就要能睡得香,就是好床。家长无需在外在的条件上给予孩子过多的照料,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当今我国儿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童年缺失自由,负担过重

如今提倡素质教育,但在“高考”这个大环境下,学习从娃娃抓起依旧蔚然成风。不可否认的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儿童自身,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卢梭教育下的爱弥儿,是不急于看书认字的,先让大自然去教导他。只有在他们觉得某件事对他们很重要的时候,才会想要去了解它,学习也是如此。这些年一直强调的减负并未真正看到成效,政策虽已出台,但老师和家长依旧一刻也不敢放松,变相的作业铺天盖地向学生袭来。陪伴孩子们童年的不是欢声笑语,不是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而是一堆被四大发明组合成的冷冰冰的作业所代替。他们表面温顺,其内心藏着多少的抱怨和不满呀!

(二)受教多于实践,缺失对儿童的尊重

卢梭希望把孩子送到乡村去,多参与到自然活动中去,他相信“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们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 当儿童想用行动来表达的时候,作为家长就不应该加以阻止。随着孩子们智力越来越发展,他们的主动性也会变强,想自己参与其中。当他们想弄清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该做的不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也不是将大把的理论灌输到他们脑中,而是要带着他们步入实践,通过自己切身体验,解决自己的困惑。这样不仅收获快乐的过程,学到的内容也会更加牢固。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对孩子满满地爱,这种爱更多包含着对孩子的尊重,她放低自己的视角,与孩子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看世界,与他们一起成长,这样的体验或者说是胸怀,是多么可贵。

三、自然教育观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影响

卢梭主张把儿童变成了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活泼的儿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们要做的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不是将他们遮蔽在自己保护伞之下,卢梭希望将孩子放归自然。大自然中有孩子们想看得世界、想听得声音、想懂得知识。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孩子,不怕跌倒,会积极参与实践劳动,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面对而不是哭哭啼啼乱了手脚。

在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引导下,教育者们也逐渐认识到一个好的教育,是孩子们能够全面的、活泼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考虑他们实际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制约和强制,这也是我国儿童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笔者相信随着观念的不断优化,在优秀合理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2009.

[2]李桂霞,何雅敏.《爱弥儿》中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消费导刊,2008:18.

[3]孟榕.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0.

[4]王桃英.《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文科资料,2008:20.

猜你喜欢
自然主义儿童教育卢梭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