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与人教版编写体系比较

2016-07-04 08:56沈韵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人教版

沈韵

摘 要:语文教科书是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我国教科书从2001年新课标改革开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纷纷出炉,为很多学校提供选择各种语文版本的機会,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语文教研质量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由于教科书编写经验以及教科书编写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从当前常使用的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科书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分析两种教材编写的优缺点,对我国语文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83-01

一、引言

语文教科书体现了国家的语文教学教育理念,规定了学校语文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导并制约着语文学校教育教学的活动方式,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受教材的编写水平的影响与制约,进而影响着全民的素养。世界上许多教学人才大国都是从教材改革入手,来找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教学工作建议以及更高的要求的要求。随着《语文课程新标准》的颁布,面向新世纪的理念对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滋生了许多新课本的不断涌现,其中最具有典型的是苏教版和人教版。

二、编写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人教版编写体系根据教学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编写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教科书,共12本,内容结构逐渐递进与深化,体现了目标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整个框架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在识字和课文后安排了语文园地,做到了衔接平稳,过渡也很平缓。

人教版一年级从下册开始就围绕一定的专题研究,每一单元都以简单易懂的“导语”展开话题,然后是韵语形式的识字课,紧接着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文,最后便是语文园地。

因为有了一些识字的基础,所以从二年级开始,不再全文注音,只在个别字上注音,与上册不同的是,二年级下册增设的“宽带网”栏目,单元重点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专题而展开,每单元的实践活动也是以专题的形式展开。还有一个突出的改进就是不再设有单独的识字课。

中年级的教科书在低年级的教科书上又有了改进之处:三四年级教科书首先全部采用随文识字的编排方法,其次增加了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穿插起来,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为了加强两者的联系与整合,人教版用一段文字使的两者连成一个组织,并增加了一些指导略读的方法等等,最后,“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在语文园地提到了前面,加强对其的重视。四年级教科书在三年级教科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一是部分课文之后,增设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每组课文之后,增设了词语盘点,读读写写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读读记记要求学生会读记住;我的发现栏目中语文园地栏目,着重为学生提供发现读写规律的方法,为接下来的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高年级教科书依然按照三四年级的专题的组织单元进行编写,但是编排体系上有了新的变化,第一,八个专题中大多数专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剩下的有一些专题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有的改变了编排方法,采取了任务完成式,注重使得学生在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上的提高;第二,专题设计包含的内容和角度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从思想内容设计专题以外,还从人物角色设定,文章写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设计;第三,增加“回顾拓展”的栏目取代语文园地栏目,引导学生对先前学习知识的回顾,并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苏教版编写体系结构上脉络清晰,低年级着眼于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中高年级侧重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编排上,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苏教版低年级包括了四个部分,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第一册全文注音,课后练习不吝笔墨展示了生字的笔顺,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单元练习。二,三,四册的课文按照思想内容分成6个单元,三,四册分别增加了词汇积累和词语训练的内容。

中年级教科书有了一些改进之处:第一,全部随文识字,第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第三,课后练习以及单元练习不再出示笔顺。

高年级继续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全书开头,重点加强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每册增设略读课文一篇,用于读书方法指导,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作家卡片,便于学生对于作家背景进行了解,也更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随着年段的升高,写作逐渐从“仿”到“创”,单元练习中“写好钢笔字”由中年级的要求写单个字变成写一段话,对学生的写字以及写话能力的要求又提上了一个层次。

(三)两套教材编写异同

两套教材都围绕专题组织单元,把内容相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合成一组,呈现合编型教科书的特征,这样可以减轻师生过重的教与学的负担,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水平的施展和学生个性得到释放,分阶段定向编排,体现阶段性与衔接性,低年级方面,教科书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字,词,句的能力,中年级着重对段的教学,高年级则关注文化知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区别在于人教版的结构体系严谨,紧紧围绕一个专题进行安排,而苏教版结构体系相对松散,以一个大致的方向进行安排,在两者的专题组织比较中,人教版的单元主题十分清晰,而苏教版则是大概有个中心。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志刚.语文教材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人教版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