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16-07-04 08:56屈娇娇林晓春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影响

屈娇娇 林晓春

摘 要:父亲的职业类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庭、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父亲是家庭和社会联系的纽带,随着社会就业体制的转变,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研究得出父亲的职业类型在儿童的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自我概念等方面有显著的影响,父亲可以从对儿童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儿童对自理能力的信心、根据儿童能力制定计划等方面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父亲;职业类型;社会性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86-02

当代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差强人意,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功利社会下父母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忽视,这使儿童学习成绩虽优异,但社会适应性能力低下。国内外研究证实:父亲的职业类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高度相关;而职业类型与教育程度的密切相关,使得父亲职业不同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也存在显著差异。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在3-6岁学龄前阶段,儿童通过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并逐渐掌握语言、思维、情感、社会行为规则等能力以及习得最初的行为方式,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因素占据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的绝大部分,早期的社会接触只能从家庭环境中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感受家庭文化氛围。父亲本身就具有母亲所没有的个性特质,而对父亲产生既敬畏又害怕的心理,并且无意识地模仿父亲的行为,进而取得社会性发展。

二、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中职业类型有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生产等相关操作人员;农民;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1]而职业不同的父亲在教育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多种因素的综合,导致父亲从事不同职业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显著差异。[2]

(一)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

儿童社会认知指儿童对自我与社会环境中的人和事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判断。包括对事件的行为动机和结果的分辨、理解以及接纳能力。

1.影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认知

根据皮亚杰理论,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社会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对错的评价,不以好坏来决定,而以自己的行动的愉悦感或者疼痛感来判定。Harbert指出,儿童多与父亲交往,有利于儿童今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3]儿童对家庭的认识、同伴的关系、社会规范的领悟不自觉地就被吸收消化,访谈结果表明父亲职业是普通职员的儿童,自我认知较弱,相比缺乏开放的环境促进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接触的事物相对匮乏,间接经验也较少。

2.影响儿童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认知

孙瑜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社会技术人员等职业类型父亲的儿童社会认知水平明显高于职工、无业人员等文化程度较低的子女;父亲职业的不同还影响儿童的自觉教育程度、教育方式,以及儿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4]儿童在与父亲进行社会活动时,总以父亲为榜样,不闯红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父亲总是对邻居、客人礼貌熱情,儿童也会对同伴、亲友友善。儿童对外界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可塑性极强的他们在观察中学会学习,对自我、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规范的认知也在逐步完善。

(二)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社会行为是儿童在积极探索外部世界时表现出的利他性、和群性、责任感、分享以及诚信正直等行为趋向。社会行为的出现与儿童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很明显的联系。

1.影响儿童的分享和利他性行为

儿童把儿童自己认为最不好吃的、最不好玩的留给自己就是儿童利他行为,这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升华。儿童虽处于“他律阶段”,但父亲潜意识里的榜样强化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轮流原则”“分配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利他观念和行为稳定性,王文江研究得到:“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修正自己的意见”,农民以及无业人员的子女仅仅占了18.6%,这表明农民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劳作和奔波上,无暇顾及儿童的亲社会性教育。

2.影响儿童的责任感与和群性

侯积良结合国内外研究证实:亲社会行为取向会减少侵犯动机的产生,从而限制伤害同伴的行为发生。“永远别说两次”“与儿童一起制定规则”“互换角色扮演”是教育界专家提出的育儿对策,责任感在这一规则中充分的体现。访谈显示:职业是医生的父亲,要求儿童独立做决定,并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引导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儿童的责任感在幼儿园有清晰的体现:自己桌子上的饭粒自己捡到餐盘中,自己的衣服自己穿等等。

(三)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影响儿童对新环境和对陌生人的适应性

主要的教育工作是5岁以前奠定的,在5岁以前所做的一切,就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90%的工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亲职业为商业、服务业的儿童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容易产生拘束感,很容易就能适应环境变化,情感也容易外露但变化迅速。父亲带儿童参加少年宫、儿童职业体验馆、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儿童参加“故事大王”“围棋大战”等比赛,这些都有利于儿童对陌生人的适应性提高。

2.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与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共同游戏的平等互惠的友好关系。王振宇等人在影响儿童择友态度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倾向于依靠直接接触(共同游戏中直接表达“我和他是好朋友、我和他经常一起玩、我们两不打架”)来选择同伴,当然,敬慕也是儿童选择同伴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父母在儿童面前的威信越高,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越大。

(四)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获取自身准确定位。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有效性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而儿童则必须以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经验为前提。

1.影响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

罗森和戴德雷特的研究发现,当父亲对儿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并一直鼓舞儿童不断克服困难、独立做出选择时,儿童也自然就有较高的志向。不同的职业种类,往往预示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家庭物质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升迁机遇,所有带来的这些又相应地与个体的价值观念、自尊、抱负、安全感、身份地位等紧密相关,进而影响个体对儿童的行为方式和期望,并通过与儿童的交流及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2.影响儿童自我情感体验

伯恩斯坦认为,从事的职业较优越、具备的文化水平也较高的父亲,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方法来教育子女,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自尊自信等方面愈发优秀;相反,对于那些从事较低职业地位的父亲而言,生活的不如意让他们对儿童进行更多的强制与威胁,使幼儿的攻击性、不合群等渐渐展露,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也屡屡受挫。

三、建议与对策

父亲的职业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父亲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同的职业,在工作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模式和意识观念会潜移默化给儿童带来影响,父亲应该控制并尽可能排除职业习惯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职业带来的优势。

(一)不同职业的父亲应克服职业弊病对儿童有正确的认识

对儿童有充分的认知,理解儿童的需要,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不同职业的父亲要克服自身的职业弊病,给儿童提供快乐的、平等的家庭环境。更要恰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父亲应对儿童多进行正面诱导,发现并利用儿童的优点去克服缺点,并且注意对男孩女孩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不同职业的父亲应注重增强儿童自理能力的信心

每個儿童都有“大人梦”,总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大人,总能在幼儿园听到“长大了就能决定吃什么,做什么”。如果儿童在父亲有意指导下,视独立为骄傲,在行为处事上处处显出自立的趋向,不但对儿童的性格,父亲也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减少摩擦,增加亲社会性行为。

(三)不同职业的父亲应依据儿童实际能力制定计划

父亲为儿童制定明确的计划,而定下的计划、派下的任务一定要让儿童独自完成,父亲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并多多鼓励儿童,且要量力而行。父亲应该不被功利迷惑,扫除“早教”、“助教”等负面发展,为儿童制定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发展计划。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也应该形成合力,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父亲教育培训,对于不同职业的父亲,结合父亲职业特点,展开有关“亲职教育”“父亲职业角色”“父亲角色”以及“教育者角色”的讲解和培训课程,给予父亲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安园园.母亲职业对1-3年级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

[4]孙小红.家长职业状况与子女学业成绩关系的社会学探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邓超平.做最好的父母[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4]孙瑜.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学.2006:3.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