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的教育政策探讨

2016-07-04 09:34龙雪娜罗天豪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育政策台湾

龙雪娜 罗天豪

摘 要:台湾原住民族教育在历经荷兰、清朝、日本、国民政府等外来殖民势力的入侵及主流政权的政策统治、同化后,于国际化浪潮与本土意识、文化多元主义兴起下,原住民才得以拥有发声的机会,原住民族教育问题探讨在台湾一直是教育革新的关注焦点。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台湾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法源、形成背景及发展现况,最后为能有效开展原住民族教育,提出建议:第一,积极落实法令与政策,第二,学校课程与教材应采多民族观点纳入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以及第三,加大培育原住民族高等教育多元人才的力度。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H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94-02

臺湾原住民族教育在历经荷兰、清朝、日本、国民政府等外来殖民势力的入侵及主流政权的政策统治、压迫、同化后,于国际化浪潮与本土意识、文化多元主义兴起下,原住民才得以拥有发声的机会①;因此,原住民族教育问题探讨一直皆是原住民族教育革新的关注焦点,原住民族教育成效一直深受台湾社会地位、经济等外在条件及内在动机所影响,更常因文化不利之原因,而使其教育成效不佳。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台湾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法源、形成背景及发展现况。

一、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的法源依据

根据台湾教育部(1997:10-17)的《中华民国原住民教育报告书》②,对1940年代以后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发展阶段的分类,说明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形成之历史脉络及各阶段政策的要点③。

(一)山地平地化时期(1945~1962年)

此时期为了铲除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原住民所遗留的影响,因此主要的教育目标在于学习汉族的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并推行国语文、生产技能,让台湾原住民拥有祖国认同④。

(二)融合整体时期(1963~1987年)

此时期依据1963年的“山地行政改进方案”,以促进原住民族和一般社会融合为主要的目标,其在学制上,强调消除原住民的特殊性而加强学制的一致;在语文上加强国语一元化的推行与母语的禁止使用;在课程上,采取内容统一的汉化课程⑤。

(三)开放发展时期(1987年之后)

1997年政治解严后,原住民族教育开始朝向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当时政治的解严不仅松动权威的政治体制,也让台湾的本土意识得以抬头,诸如:1988年由原住民代表、学者专家、行政人员而成立“原住民教育委员会”,及自1991年起,花莲、屏东、台东、新竹等地之师范学院⑥陆续成立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1994年宪法增修条文对“山胞”正名为“原住民”;1996 年原住民条款入宪;1998年为保障原住民教育权,立法通过《原住民族教育法》等,均显示原住民族教育已迈向一个全新的里程碑⑦⑧。基于此,台湾原住民族专属的第一个“法律”专法——《原住民族教育法》,于1998 年5 月28 日在立法院三读通过,同年6 月17 日公布后实施⑨。法条内容分为七章,共33 条,分别包括:第一章 总则(第1-9条)、第二章 就学(第10-17条)、第三章 课程(第18-20条)、第四章 师资(第21-24条)、第五章 社会教育(第25-27条)、第六章 研究、评鉴及奖励(第28-31条)、第七章 结语⑩。

二、台湾原住民族的相关教育政策

根据台湾的《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条:“根据宪法增修条文第10条之规定,政府应依原住民之民族意愿,保障原住民之民族教育权,以发展原住民之民族教育文化,特制定本法。”第2条:“原住民为原住民族教育之主体,政府应本于多元、平等、自主、尊重之精神,推展原住民族教育。”从上述法源可得知,台湾在推动原住民族相关教育事务,从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施政计划乃至配套规划等均有法律保障与规范。因此,本文整理台湾原住民族的主要教育政策,说明如下:

(一) 台湾早期的原住民族教育方案或政策(日治时代至1999年)

原住民族教育历经不同历史背景与阶段,在日治时代实施“蕃童教育”,原住民族幼童就读日本专门设置之“蕃人公学校”;在国民政府时代实施“国民学校体制”,将原住民族学生视同一般国民平等对待。1949年订定“台湾省教育厅改善山地教育设施三年计划”;1951年公布实施“改进山地教育实施方案”;1952年实施“台湾省各县加强山地教育行政设施要点”;1963年订定“山地行政改进方案”;1980年公布“台湾省加强山地国民教育办法”;1993年订定“发展与改进原住民族教育五年计划”;1998年继续推动“发展与改进原住民族教育第二期五年计划”并纳入教育改革行动方案实施,编列专款执行原住民族教育工作。同(1998)年,由台湾领导人公布《原住民族教育法》,奠定原住民族教育法制基础B11。

(二)台湾当代的原住民族教育方案或政策(2000年至今)

教育部为推动“教育改革行动方案-加强原住民族学生教育”,于2003年召开“全台教育发展会议”中,以“尊重原住民族主体性,发展原住民族教育”做为工作目标;2004年修正公布《原住民族教育法》;2005年核定“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个案计划”(2006-2010年)。由于台湾社会发展快速,原住民族教育成果为台湾社会进步之重要指标,为促进多元文化之理解与尊重,政府不断致力于提升原住民族学生在各级教育的学习竞争力,培育多样人才。2010年台湾教育部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以下简称原民会)共同研拟《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书》,修订“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个案计划”(2011-2015年)为配套措施,具体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原住民族教育环境,预期消弭城乡落差,提升原住民族教育成效B12。

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情况

提升全民教育程度为台湾政府的教育施政主要目标,原民会2009年针对台湾15岁以上的原住民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1985至2008年间原住民完成高中职学业者增加了15.68个百分点;同时期原住民国小教育程度者则分别为40.22%、35.88%及26.98%,在政府努力推动原住民族教育下,24年间原住民族仅具国小学历者减少了13.24个百分点,可见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已在原住民族当中发挥作用B13。虽然台湾原住民族的教育水平在台湾教育相关单位及法令的支持与开展有明显的成长,但是推动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时,仍然存在问题与难处,以下针对几个问题加以说明之。

(一) 《原住民族教育法》的适切性问题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自1998年公布实施至今,为原住民族教育实施情况的确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但却也产生许多问题,包括与其他教育法令之间的扞格,究其原因,除了台湾教育部与原民会的职责分野不清,该法令的施行细则与配套措施的不完备,都是衍生问题的重要原因B14。根据问卷结果显示,透露出具有原住民本身对于《原住民族教育法》十分陌生,九成以上的台湾原住民并不太熟悉。

(二) 原住民教育的主体性

在1996年,台湾教育部举办的“原住民教育会议”中,揭橥原住民教育目标为:“建立原住民教育体制,开展原住民教育特色,提升原住民教育质量,迈向多元文化新纪元”建立符合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教育体制,成为该次会议的重要結论B15。但是,目前学校正式教育的教材,仍然大多数是以汉族的视角为出发点,无法反应原住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对原住民族的认识,也多流于零碎和片断B16B17,所以现今教育系统中需要致力于开展原住民主体性,消弭教科书中对于原住民族的失真与刻板印象或偏见。

四、结论与建议

台湾原住民民族教育推动已逾20年,比较过去学校中禁止讲族语,以及限制民族文化教学之政策,如今已在法令中规定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以及补助、鼓励的教育活动,都显示推动原住民族教育的成效,但是台湾未来在推动原住民族教育更应多加重视法令的普适性、彰显原住民主体性,所以本文建议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 积极落实法令与政策

政府相关教育机关或单位需因应台湾原住民族自治的现代趋势与发展,来增订并修订原住民族教育法涉及民族教育自治事项之相关条文;然后更要逐年检视并适时修订《原住民族教育法》中之相关条文;最后配合法令之修订,研订原住民族教育之整体政策。

(二)学校课程与教材应采多民族观点纳入原住民历史与文化

现在在各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政府相关教育机关或单位需修订各级各类学校之课程内容,以符合法令之规定,并且要以多元民族观点,落实相关课程教科书的审查机制,以呈现原住民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

(三)加大培育原住民族高等教育多元人才的力度

为能够让原住民族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政府相关教育机关或单位需要定期评估原住民学生升学优待措施,培育原住民各领域多元专业人才,尤其在教师培育的开展与设置,例如台中教育大学为了让原住民族地区重点学校,能挹注更多具有专业且有民族素养和语言认证的原住民籍教师,因此办理原住民籍师资公费硕士专班招生,这些制度的推动都将有助于原住民族教育的提升与改善。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台湾师范院校转型及其政府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XJYX2014B07)研究成果。

注解:

①颜国梁.原住民教育现况,问题及发展趋向[J].台湾教育,2004(626):17-24.

②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原住民教育报告书[M].台湾教育部,1997.

③锺佳玲.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执行现况研究-以花东地区原住民小学教师执行为例[D].台南: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所,2006.

④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多元文化教育[M].台北: 空大,2001.

⑤周维萱.纽西兰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为例[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2002.

⑥花莲、屏东、台东、新竹等师范学院皆以改制为教育大学。

⑦周维萱.纽西兰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为例[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2002.

⑧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原住民教育报告书[M].台湾教育部,1997.

⑨马赖古麦.原住民族教育法之回顾与展望[EB/OL].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92.htm

⑩童顺发.原住民教育的情况-浅谈制订原住民法之意义[J].教改通讯,1995,17/18,54-55.

B11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书[M].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1.

B12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书[M].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1.

B13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书[M].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1.

B14周惠民.台湾社会变迁下的原住民族教育: 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 (页 259-296).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10.

B15周惠民.台湾社会变迁下的原住民族教育: 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 (页 259-296).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10.

B16孙大川.族群观[J].体检国小教科书 (页 179-186).台北市: 前卫,1993.

B17浦忠成.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J].原住民教育季刊,1996 (1): 62-68.

参考文献:

[1]周惠民.台湾社会变迁下的原住民族教育: 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 (页 259-296).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10.

[2]马赖古麦.原住民族教育法之回顾与展望[EB/OL].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92.htm.

[3]锺佳玲.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执行现况研究-以花东地区原住民小学教师执行为例[D].台南: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所,2006.

[4]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原住民教育报告书[M].台湾教育部,1997.

[5]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书[M].台湾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1.

[6]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多元文化教育[M].台北: 空大,2001.

[7]周维萱.纽西兰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为例[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2002.

[8]颜国梁.原住民教育现况,问题及发展趋向[J].台湾教育,2004 (626): 17-24.

[9]童顺发.原住民教育的情况-浅谈制订原住民法之意义[J].教改通讯,1995,17/18,54-55.

[10]孙大川.族群观[J].体检国小教科书 (页179-186).台北市: 前卫,1993.

[11]浦忠成.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J].原住民教育季刊,1996(1): 62-68.

猜你喜欢
教育政策台湾
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