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论说》对当今高校教育论文写作的新探

2016-07-04 09:34莫亚萍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论文

莫亚萍

摘 要:如今各种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多数都是继承前人的旧观点,毫无新意,这样即使作的再多对社会也是毫无用处的。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前人们已经总结出好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篇深刻论述了论文的写作要点,对于当今高校论文有很大的益处。此篇文章就是从新的角度来深入探析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从而有助于当今高校教育的论文写作。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文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97-01

“为文之用心”是刘勰写《文心雕龙》的初心,他认为写文章要用心,要讲究文采的适度修饰,要像雕刻龙纹那样精致。刘勰认为近代写文章的人很多,但都是“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因此他综合各种经典著作,权衡利弊,推陈出新作此著作,帮助后辈解决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论说》篇中,刘勰分为两部分内容来写,分别阐述了“论”和“说”的概念、发展以及它们的基本要求。但是刘勰并没有把这者区别开来,而是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诠文则与叙引共纪。”“八名区分,一揆宗论。”指出论包括“议”、“说”在内的八种文体。所以在刘勰的《论说》中,“论”和“说”的内容、要求都是可以互通有无的,其中深刻的论点对当今论文写作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弥纶群言,辨正然否。“弥纶群言”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不管有没有确定论题,都需要多读前人的文献研究,收集前人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如果是还没确定论题的,那么就要下功夫多读前人的研究,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就需要深入的研读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如果是已经确定了论题,那就是有目标的多读相关方面的研究。只有了解前人都做了哪些研究,自己才会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否则花了很多心血做出来的研究是前人已经做过了的,那就是做无用功,毫无意义了。同时也要求对这些资料“辨正然否”,即辩证的分析、综合各家的学说,取长补短,辨明是非。取有用的材料,摒弃无用的材料。(二)师心独见,避免多抽前绪。这是论文的重点,指的是论文要有创新点,避免引用前人的观点。为了更好地阐述此观点,刘勰还赞美了王粲、嵇康等人独出心裁做出的佳作。论文写作中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别出心裁,那么论文也就只能说是凑了论文数量,却没有新意和学术价值。(三)时利而义贞,契于成务。刘勰指出“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也就是说论文写作除了确定论题,具有创新点以外,还要联系时代的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使论文写作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际指导的意义。

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并确定论题之后,就要研精一理。这就是刘勰说的“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要求论文写作者要对论题做深入的研究。那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刘勰详细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义贵圆通,心与理合,辞共心密。刘勰认为“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这要求论文的思想内容要求全面通顺的表达出来,论文的措辞要准确、紧密,措辞切忌支离破碎,必须使内容与所说的道理完全一致,这两者配合得没有一点缝隙;用辞要和所表达的思想緊密相扣,使别人无法钻空子挑出其中的弊端。达到主观的想法与客观事理的统一。(二)喻巧而理至,动言中务,避免事缓而文繁。刘勰认为论文写作中要学会巧妙的而又说理透彻的运用比喻,言辞要求简明扼要,切中要务。而不是叙事缓慢而又文辞繁冗,绕了一大圈也没说明白论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些道理,刘勰列举了吴王刘濞和梁王刘武由于比喻巧妙而理由充足,虽身处险境而没有受害。而鲍永和邓禹,引证事例迂缓,文辞又繁冗,所以几经游说却很少得志见用。“至于邹阳之说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敬通之说鲍邓,事缓而文繁,所以历骋而罕遇也。”(三)唯忠与信,避免才不持论。这是从论文写作的态度方面来谈的。“自非谲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这不仅表现了刘勰作文中所持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也表现出信神、宗经、忠君的思想。他认为除了对敌人施以诡诈之术外,论文写作中要求坚持忠和信。论文写作不是凭空胡诌乱造,而是建立在有根据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观点诚实的写作。“才不持论,宁如其已。”刘勰认为即使拥有写论文的才能,但是却不忠信且不持正确的论点,那就宁愿不写了。因为这样的论文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也没有信度可言,论文写作讲求的是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就是曲解道理。这就是刘勰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论的作用:“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论”就是用言辞把道理有条理,而无差错的的解释清楚,这样才不会曲解圣人经书的本意。(四)飞文敏以济辞。除了上述所说的用词要准确,坚持忠信以外,也可以在论文中学会巧妙的运用文采,修辞论文中的言辞,从而增强某种道理或者主张的说服力。使论文增添活力,而不至于那么枯燥乏味。

综上所述,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内容丰富,见解精辟,不愧是论文写作指导的隗宝。它里面许多关于论文写作的深刻论点,对于当今高校教育在实际中如何培养教育学生写好论文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巩聿信,辛刚国. 弥纶群言,师心独见——《文心雕龙·论说》篇对成教生论文写作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03,(1).

[2]刘琍. 《文心雕龙·论说》写作观评析及对当今写作的借鉴[J]. 湖北:写作,2013,(19).

[3]王志彬.《文心雕龙》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张庆国. 论《文心雕龙·论说篇》[M].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4,(06).

[5]章太炎. 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刘勰论文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