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令品德教学充满生机

2016-07-04 05:46张秋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创设信息技术

张秋玲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鲜明、先进的综合性教学特点和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故在模拟显示各种现象时,可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能模拟千变万化的情况,编制成交互性强、介面友好的各种教学课件,为教与学注入生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因此,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学校各种教学的主课堂。品德课堂自然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品德教学中,单凭空洞枯燥的说教很难讲清一个观点,说明一个道理。能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课上适时的发挥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在品德教学中,我充分的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切入点,巧妙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灵活的特点,在情境中导入新课,学文明理,辨析导行,归纳延伸,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经验为起点,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浸透品德教育。但是,由于在品德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现象和规律,它们超出了学生生活的感知范围,单靠一张嘴,一本书局限了教师所讲,教学手段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中《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教学中,首先展示了云南各处不同的自然景观,在配上有云南特色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再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学生在观看片段时反映热烈,看完后又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自然而然的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我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激趣引入会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我和动物交朋友》时,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猜关于动物的谜语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动物的世界,以视觉的碰撞,然后,教师在出示一段班中同学与动物亲密接触的视频,同学们看见一个一个熟悉的镜头,在图片与视频、声音与色彩的撞击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刻就开始激发,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动物的我们的好伙伴,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情绪。正因为教师巧妙地创设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爱护保护动物教育中形成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再现生活,延伸内容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与学有效性必要条件。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再现形象的现实生活,延展教学内容。 通过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呈现给学生,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就能使得枯燥的文字、图片变成了声形色兼具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品德课堂。

如教授《从一滴水说起》时,首先播放一些青山绿水的风景片,让学生欣赏山水之美,紧接着演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课件,教师:这些污染的现象你们身边有吗?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充分让学生谈自已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告诫人们什么。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视角由“我们”身边拉到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播放黄河水资源污染情况图片课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提醒同学们思考:我们要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呢?随后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中来,通过观看一些同学在水龙头旁洗手、玩水、打水仗、水龙头也不关的录像课件,通过讨论交流:看了这段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再通过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周边人浪费水的现象的材料,学生深深地明白了哪些行为是污染水、浪费水的行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够避免那些行为,学会保护水资源。

三、化虚为实,形象直观

信息技术是一种集投影、录像、微机、录音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它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来接受和表现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所需要的处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等。化虚为实 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如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一课,旨在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其中讲到了长江、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万里长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这些名胜景点是什么样子,小学生很少知道。只听到老师讲,只能隐隐约约懂得一点点。如果老师边讲边把一个个地方用录像放映出来,就会化虚为实。学生位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 有些课文还可以配上音乐讲述,如讲《我们的祖先》一课,可以选择一段古典乐曲,随着音乐的急缓起伏,把课文故事讲得高潮迭起,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配乐讲故事也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

四、挖掘资源,拓宽视野

课堂知识容量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传统进行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和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使教学出现“少、慢、差、费”的不良局面。计算机多媒体的大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和速度。例如,在讲《祖国资源的“薄”》一课时,课本内容只用几副图片和几句话介绍了我国的资源现状,而通过放录像,学生了解了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极其匮乏,以及人为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有很多内容学生原先不了解,但通过录像资料鲜明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祖国资源的匮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祖国资源匮乏的现状,而且形成了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改变了学生的态度,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当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因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 这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品德创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