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7-04 06:49沈劲松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

沈劲松

摘 要:农家书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书屋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思想认识、管理、宣传、资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对症下药,找出一条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其利国惠民、传播知识的作用。

关键词:农家书屋;书屋建设;管理与对策

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设施。它是一项面向全国农村、面向最基层农民的公益性文化工程,这项工程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而建立的。同时也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好农家书屋不易,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人对我县近年来的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发展状况(现状),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调研,现就我县农家书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一、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邻鹤庆,西与兰坪接壤,北和丽江毗邻,总面积2250平方公理。全县辖8个乡镇,93个行政村,自2009年我县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目前93个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

我县在农家书屋建设上基本是按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数量,组织乡镇村选址申报,经实地考察审核,报批后进行建设。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每个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标准是2万元,不足部分由县、乡镇、村委会按比例承担。我县农家书屋选址一般依托村委活动室、文化大院、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等,一般面积不能少于20㎡,配套有农家书屋标牌一块,《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出版物借阅制度》各一份,《出版物借阅登记簿》、《出版物目录登记簿》、《征求意见簿》各一本。均盖有“云南省农家书屋藏书”章,每个书屋按政经、科技、少儿、文化、生活、综合六类分类贴标签上架。集中采购配送图书1203种1500册、期报刊20种、电子音像制品100种,书柜一组、阅览桌一张,阅览椅8只以及电视机等基础设施。按要求需保证每周不少于3天开放时间(农忙除外),实行免费借阅。

二、存在的问题

1.农家书屋网点多,配套标准高,建设资金以国家投入为主,乡镇、村两级的资金落实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后续管理经费严重不足,难以解决图书购置、更新、书屋维护、图书丢失、损坏、人员待遇问题等,严重影响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2.书屋建成交付使用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有纳入年底政府目标考核,对其日常的运行缺乏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3.图书数量少、藏书结构不合理、质量较差、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影响农家书屋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农家书屋的科技法律类书籍过于陈旧、科学养殖、种植类书籍相对较少,知识和信息含量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民的资料需求。

4.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村里工作人员兼任,均为义务管理者,缺乏图书专业技术知识,且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和正常借还,缺少对图书的介绍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

5.书屋建起来,图书借阅率低。老百姓因为农事繁忙、读书意识较弱、文化水平较低、受其他娱乐活动的冲击等原因,难以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平均借阅率不到10%,大部分的图书处于闲置状态,有些书屋更是关门了事。

三、对策与建议

1.召开全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后的动员会,落实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规范化建立农家书屋台账、办理读者阅览证及借还登记手续、书屋开放时间、读者意见、建议等回馈工作。

2.引导建立多样化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农家书屋活力。除落实政府投入资金外,应多方面扩大资金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这项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以投入资金、赠送出版物、投资建设冠名书屋等方式向农家书屋工程提供捐助,支持有条件的村及其村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同时,建立后续保障资金投入制度,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村,可拿出一些资金补充图书、解决好图书更新、管理员报酬等问题,保证书屋长期发挥作用。

3.因地制宜解决农民群众所需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按各省、市的特定地理位置区域划分,统一配送图书。例如:笔者在农家书屋调研时,曾和农民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农民群众提出了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图书,特别是关于烤烟种植、管理、烟叶的采收与烘烤等。都是农民群众所渴望、所需要的。

4.通过举办管理员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管理员素质,颁发农家书屋管理员上岗证,强化管理员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农村低保途径解决农户管理人员报酬,通过乡、镇财政适当补助解决村委会兼职管理员报酬。

5.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农村远程教育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结合起来建设、管理和开展活动。借阅图书的同时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这样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也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

6.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依托农家书屋和学校联合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读书用书活动。引导农民热爱农家书屋,养成农民学文化、爱科学的习惯。农民观念变了,到农家书屋来的人自然就多了。

农家书屋建立在农村基层,涉及到方方面面细微的工作,随着农家书屋不断实践与发展,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在建设、管理、利用、发展机制上不断探索和改进,在供书、读书、管书等各个环节上抓准抓实,从根本上解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之,农家书屋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农民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探索性工作。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
县级图书馆促“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继续推进策略分析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区县公共图书馆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分析
“十三五”时期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究
如何加强县公共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的业务辅导